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析新企业破产法的九大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新企业破产法出台的背景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了新的企业破产法。这一1994年开始、历时10年起草完成的草案,在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两年三次审议、修改后,终于成为法律。此前于1986年制定的仅适用于国有企业的企业破产法(试行),将于2007年6月1日新法施行时废止。新企业破产法的出台是我国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深化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以与发达国家经济接轨的必需。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正在加大,企业的重组、联合、并购渐多,破产…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职工因为改制而改变原国有身份该不该得到经济补偿?原国有企业职工因为改制而被迫解除劳动合同该不该得到经济补偿?用于职工身份置换的经济补偿金被改制后的非国有企业使用是有偿还是无偿?这三个问题,一直困扰了陈铁山等人10年。  相似文献   

3.
15.《若干规定》明确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得有哪些以权谋私、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答:为了减少国有企业腐败现象的发生,使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忠实履行职责,《若干规定》第五条明确规定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得以权谋私、损害企业利益的八项行为:(一)私自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或者在本企业的同类经营企业、关联企业和与本企业有业务关系的企业从事证券投资以外的投资入股;  相似文献   

4.
一、国有企业改革遇到的重要难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有企业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两极分离、转换经营机制等一系列改革,在当时的条件下.对搞活国有企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些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变换企业的经营方式,而没有触动企业制度本身.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固有的弊端并没有因此而根除,企业依然难以搞活。经过十多年来改革实践的不断探索.使我们认识到.企业改革进行制度创新.才是搞活国有企业的根本途径。因此.在企业改革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所谓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国有企业腐败现象的特点,阐述了国有企业产生腐败与企业管理的关系,并对国有企业如何搞好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调查第21届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在华专利申请的总体情况,对专利成本、企业专利综合竞争力等指标进行专利分析,对比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华专利申请状况、国内电子信息10强企业和国际电子信息10强企业在华专利申请状况,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并进一步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企业文化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入手探讨了目前企业文化建设中产生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并就企业文化建设对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拥有人才优势,才能拥有竞争优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人才流失最严重的企业类型之一——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并导致商业泄密现象和劳动争议增多,影响到了企业生产经营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和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国企吸纳和稳定人才的方法,寻找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率的对策,正在成为相关主管部门和广大国有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贾福兴 《中国监察》2009,(22):30-31
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建设是推进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贺国强书记今年初到部分中央企业调研时提出“把惩防体系植于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之内、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之中”,为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建设明确了探索和完善的方向。近年来,国有企业按照中央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注重发挥惩防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实效性,初步形成了与企业改革发展融为一体的反腐倡廉机制,推进了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总法律顾问及企业法律事务机构的性质和定位进行了阐述,提出我国国有企业总法律顾问性质的重新定位问题。在借鉴美国、法国企业对总法律顾问定位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以立法形式确立的国有企业总法律顾问高级管理人员身份及其全面管理企业法律事务的职能,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如何对国有企业总法律顾问重新定位,才能确保以总法律顾问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在促进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过程中有效地发挥其预防、监督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兼并的若干问题□王淑玲李泽章国有企业兼并的法律特征企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一种民事行为。国有企业兼并是指在国有企业之间实行的企业兼并,它的法律特征如下:1国有企业兼并,产权性质不变。根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进行了多年 ,但是企业的经营状况却一直不见有明显好转。 90年代以来 ,国有企业的改革虽然走上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阶段 ,然而效果仍不理想 ,由此在理论界引发了一场关于是否应该允许国有股上市流通的论战。文章藉此入手 ,提出了对国有企业重新定位以彻底改变我国企业整体运营效率低下的状况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企改制已进入攻坚阶段,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有加剧的现象。国有企业职务犯罪对企业的危害性特大,严重破坏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稳定发展,轻则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重则影响社会安定,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通过对国有企业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原因对预防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有企业的政策定位与若干立法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红一 《河北法学》2002,20(2):34-38
对国有企业进行准确地政策定位是解决我国目前企业法律体系混乱 ,完善公司法规范以及制定《公共企业法》的基础。国有企业是一个经济概念 ,表现为多种企业法律形式。我国国有企业与西方国家国有企业相比有共性也有个性 ,将广泛存在于竞争与非竞争领域 ,并采取公共企业与一般商事企业等多种企业法律形式。因此 ,立法应区分国有企业的不同经营性质分类进行规范并纳入以企业组织形式为标准建立的企业法体系中 ;废除《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 ,对公共企业进行专门统一立法 ;对其他国有企业按一般商事企业同等规范 ;将《公司法》中“国有独资公司”的规定归入《公共企业法》的规范范围 ,廓清我国企业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而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根据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去年12月,中央决定成立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和中央企业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以加强党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那么,加强监督与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企业改革、发展是什么关系,国有企业领导人应当怎样对待监督,加强监督怎样结合实际有效进行?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央企业工委副书记郑斯…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呈现出无限生机和活力,为繁荣社会主义经济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国有企业由于在管理、监督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导致企业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国有企业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已严重阻碍了企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稳定。在此.我们采取召开国有企业有关人员座谈会.查阅案卷的方法对我市近年来国有企业职务犯罪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适应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的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维护出资人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所在,也是国有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众多国有企业在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上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  相似文献   

18.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是实现党的十五大目标和贯彻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在企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与生产经营相互促进、互相作用。但是,个别企业存在的党风廉政建设薄弱,重经济建设轻廉政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严重地制约了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根据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精神,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针对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现状,实事求是地找准存在的问题症结,研究对策,为国企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一、当前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存在…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制,是一次广泛而深刻 的变革,它既是对维系了几十年的企业 管理体制和机制的突破,也是对有关历 史问题的彻底清除。我国的国有企业改 制以来,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不少企业都 起死回生,重新焕发了生机;也有不少企 业经过改制后,变更了所有权,使企业增 添了活力。然而,在国有企业改制的大潮 下,也隐藏着一股暗流,那就是国有资产 的大量流失。 国企改制 资产流向何方 国有企业改制的方向是正确的,采 取的手段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各地 结合自身的实际,把国有企业改制的工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司立法对国家股权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围绕着企业改革既坚持全民所有、又使企业真正独立的目标,如何处理国有企业中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实现国有企业财产权利在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科学划分与组合,建立起新型的有利于国有资产有效运用的企业体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所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以企业内部产权的重新构造为重心的公司化改革,由于显示了其巨大的生命力而引起了企业界、理论界和决策层的普遍关注,并被逐步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