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与法律是辩证统一的。法律是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道德是由人的经济关系决定的,用善与恶、好与坏、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道德现象为标准来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行为规范。道德与法律二者有明显区别。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 道德与法律从性质来看具有一致性。道德与法律都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9,(23)
人们在从事社会生产活动和其他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总要结成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上下级之间,有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同事之间有共事与合作的关系,部门之间有分工与协作的关系,贸易双方有合同契约的关系……没有正当、合理的关系,什么事情都无法进行。关系是否正当合理,要靠法律、法规、纪律、道德来约束,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正当的、合理的。一些人为了个人的或小集团的私利,往往突破法律、法规、纪律、道德的约束,发展起各种不正当的关系或曰庸俗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极大的腐蚀剂,它破坏法制,松弛纪律,…  相似文献   

3.
强化道德规范建设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除了在思想意识、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增长方式、社会氛围、法律体系、政策环境、技术与质量标准体系等领域采取举措外,还有一个在全社会进行道德建设、确立行为规范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4.
1从60年代的焦裕禄,到90年代的孔繁森,他们虽然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们的高尚的道德情操,伟大的人格力量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却永远鼓舞激励着人们。人在社会生活中要有行为规范,法律、道德都是人的行为规范。法律的规范是外在的、被动的,道德的规范则是内在的、主动的。在一个社会中,只有道德规范充分发挥了作用,才会显示出高度的文明。焦裕禄、孔繁森的成长轨迹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就是,唯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完善的道德人格,才能自觉地扬善抑恶,达到崇高的人生境界。焦裕禄身患重病,但他拖着病体跑遍兰考的12O多个村庄,规…  相似文献   

5.
道德是调整规范的体系,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通过形成特殊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因此,对道德的评价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只有正确地掌握道德评价的新特点,才能充分发挥道德评价的历史作用。那么,在我国现实条件下,进行道德评价应把握哪些特点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道德评价对象的层次结构更为复杂。道德评价实际上是对人们行为规范的评价。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规范是多种多样的,对此进行立体剖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多层次的行为规范系统。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到经济发达城市就业和生活,并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城市外来务工群体在城市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相对贫困性,在城市生活中具有生活质量的相对低层次性.导致其心理承受力相对脆弱,成为社会风险多发群体,潜在危及城市社会稳定和影响社会发展.因此,开展外来务工群体道德生态研究,拓展道德研究面向城市新群体的新领域,并在实际应用中促进外来务工群体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社会准则、行为规范等的接受和认同,成为降低社会运行成本,践行以人为本科学理念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马悦 《各界》2009,18(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为,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做人,在生活中自我觉悟,在教学中我把生活与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紧密结合起来.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9.
浅议社会公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不能忽视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教育。社会公德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第一,它是社会道德体系的最低层次,是维持社会生活最起码、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人类社会不同于动物界,为了保护人类最低限度的利益,必须建立一套人人都要遵守的社会秩序,这种秩序要靠社会公德来维持。社会公德的要求一般都十分明确、具体,所有社会成员都很容易识别、理解和遵循。第二,它是全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因而是社会各阶级、各行业成员共同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青年问题是一个较为敏感的社会问题,因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当代青年道德观念淡化问题正在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我们的认识。一、道德、道德观念和日趋淡化所谓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们对于这类行为规范的评价,便是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的淡化,是指逐渐淡漠、减弱这样一种量的渐变过程。所谓“日趋”,表明量的积累现在还是一个未了过程,它还将延续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1.
再释引咎辞职制度的性质与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我国学界对于引咎辞职制度的解读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对于引咎辞职能否作为法律制度的判别一直见仁见智。事实上,引咎辞职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行为,它一旦被法制化,就必然造成曲解与背离引咎辞职本质的问题,这也是引咎辞职制度作为法律制度的根本困境所在,它集中反映在我国学界有关主张与支持引咎辞职法制化的各种主要理由之中。将本质上作为道德行为的引咎辞职制度化,从而所提出的"引咎辞职制度"已经不是一种传统意义的制度形态,而是一种具有全新性质的"道德制度"形态,即在本质上是一种面向后工业社会的道德制度。引咎辞职制度作为道德制度的效应在于:提供稳定的和具有可持续性的引咎辞职行为规范体系;丰富我国领导干部退出制度的内容;有利于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发挥特有的公务员道德教育功能;有利于更加全面地追究公务员的公共责任;有利于更加前瞻性地追究公务员的公共责任;有利于更加高效地追究公务员的公共责任。  相似文献   

12.
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是和谐社会中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两者属于不同的社会规范体系,但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和谐社会道德精神与法治精神的融合有其规范基础和现实基础,实现道德精神与法治精神融合的途径是多元的,但最主要和首要的是要实现公民社会道德信仰与法律信仰的互通。  相似文献   

13.
姜希玉 《学理论》2011,(8):48-49
现代社会是既充满丰富多样性或差异性的价值张力、又能够以社会"自组织"和个人道德自律的方式加以化解和升华的正义社会、责任社会和道德理想社会。它不仅是指一个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平安,甚至首先是指人们精神心理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宁静。所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不仅是政治和法律的事情,而且也是道德伦理的事情。道德教化维护现代社会稳定的手段包括三种,即:制度的正义性、责任感教化和人文教化。  相似文献   

14.
法治与德治作为两种相对独立而又密不可分的社会调控方式,特点各异,长短并存。二者都是行为规范的总和,但道德调整的范围更广、更普遍,带有自我调节的“柔”性;法律调整的范围有限,特指性明确,带有强制调节的“刚”性。道德长于对人内在信念的调整,而法律注重对人的外部行为的规范。因而,二者相比,德是法的高层境界,法是德的最低标准,德是法的“上位”,法是德的“底线”。由此可见,法律需要道德的辅助和补充。  相似文献   

15.
道德评价是道德活动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在现实生活中道德评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更重要的是它密切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的树立,社会生活的和谐.一直以来,学界就这一问题争论不休,主要有两派:动机论、效果论.至今也没有定论.旨在改变过去一味的理论争论而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用实例来阐明现实生活中应怎样来进行公正、合理的道德评价.  相似文献   

16.
学点伦理学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遇到大量的有关道德方面的问题。伦理学也叫道德科学,或道德哲学。它是以道德做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以后,调整和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也就产生了。建立在人类道德实践基础上的伦理学,它的研究范围包括道德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道德的  相似文献   

17.
道德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现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市场经济,一方面,决定着一定的道德关系,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另一方面,道德又规定和制约着一定的生产关系下的人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道德的进步提供物质基础,而道德又为市场经济发展确立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二者处于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之中。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与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行为规范。它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  相似文献   

18.
刍论法律信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广婷 《理论导刊》2004,(11):18-20
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对自己生活状态下国家法律的极度认同、信服、敬畏并自觉自愿将其作为行为规范的法律情感和法律态度。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国家中,法律的权威和神圣最早是借助于宗教信仰建立起来的。培养信仰化的法律情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政治教育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体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把法律交给人民,这是最近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很多企业正在开展理想和纪律教育,使广大职工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纪律就包含遵守国家法律在内。企业各级党的组织,应该把在职工中普及法律常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作为“四有”教育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20.
论点集萃     
摘执政道德初探华南师范大学左群何明撰文提出:所谓执政道德,是指执政党在执政活动中应当遵循的,用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标准评价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来调节执政行为、调整执政党与社会及他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不仅由法律或党章明文规定,而且要靠执政党的理想、信念、作风、传统、品格、形象等形成和维持。它是执政党治理国家、整合社会的伦理基础和道义基础,体现着执政党治理国家的道德水平。是否具备良好的执政道德,关系着执政党的形象和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关系着执政党所提供的秩序是否得到民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