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的话     
<正>陈映真先生是台湾著名文学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台湾同胞的杰出代表,台湾爱国统一阵营的杰出领袖和思想家、理论家。他创作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和文艺评论,通过个体命运书写时代,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现当代台湾历史和现实。他满怀人间爱,站在民众立场,对台湾政治、社会弊端,展开勇敢无畏的批判。他矢志不渝追求国家统一,颂扬台湾同胞爱国爱乡传统,揭露"台独"的荒谬和危害,呼吁台湾同胞投身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9,(15)
<正>陈映真先生是台湾著名文学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台湾同胞的杰出代表,台湾爱国统一阵营的杰出领袖和思想家、理论家。他创作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和文艺评论,通过个体命运书写时代,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现当代台湾历史和现实。他满怀人间爱,站在民众立场,对台湾政治、社会弊端,展开勇敢无畏的批判。他矢志不渝追求国家统一,颂扬台湾同胞爱国爱乡传统,揭露"台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9,(13)
<正>陈映真先生是台湾著名文学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台湾同胞的杰出代表,台湾爱国统一阵营的杰出领袖和思想家、理论家。他创作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和文艺评论,通过个体命运书写时代,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现当代台湾历史和现实。他满怀人间爱,站在民众立场,对台湾政治、社会弊端,展开勇敢无畏的批判。他矢志不渝追求国家统一,颂扬台湾同胞爱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7,(22)
正陈映真,1937年11月6日生于台湾苗栗,2016年11月22日逝世于北京,是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台湾同胞的杰出代表、著名文学家、台湾爱国统一阵营的杰出领袖和理论家。他创作的作品颂扬台湾同胞光荣的爱国爱乡传统,反对独裁专制,揭露"台独"的荒谬与危害,唤醒、感召着许多台湾同胞。11月1日,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作家协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台湾人间出版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5,(11)
<正>5月18日上午,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台湾财团法人两岸和平发展基金会、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财团法人台湾文化会馆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北京台湾会馆重张五周年成果展"及台湾画家"山川韵秀——苏惠心书画特展"在北京台湾会馆开展。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汪毅夫,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台盟北京市委主委蔡国雄,台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苏辉,北  相似文献   

6.
问:您对小林善纪的《台湾论》及许文龙关于"慰安妇"的言论有何评论? 答:最近,日本右翼人物小林善纪以漫画形式发表《台湾论》一书,美化日本对台湾的殖民主义统治,受到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同声谴责。作者在书中指述,台湾的许文龙称,台湾妇女被强征为日军的"慰安妇"是"自愿的"。许2月25日竞进一步诬称"慰安妇是父母卖女儿的"。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特别是在霸占台湾50年对台湾同胞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是任何人都抹杀不了的。作为经历过日本的殖民统治给台湾同胞造成深重灾难这段历史的许文龙,竟然附和日本极右势力,歪曲历史,颠倒是非,为军国主义张目,对台湾同胞横加诬蔑,完全暴露了他背叛民族的丑恶面目,终将被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所唾弃。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4,(11)
##正##10月19日下午,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台湾"二林蔗农事件"文化协会主办,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漳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泉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协办,厦门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历史研究所承办的"台湾农民抗日运动与台湾光复——纪念李应章逝世60周年暨台湾光复69周年"座谈会在厦门大学科技艺术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8.
赵博 《台声》2019,(11)
<正>5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前主席、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率领的台湾各界人士代表团。汪洋赞赏洪秀柱长期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为发展两岸关系、增进同胞福祉作出的积极贡献。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1月2日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台湾同胞积极表达加强两岸沟通对话、  相似文献   

9.
贾斐 《台声》2019,(16)
<正>8月19日,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在机关会见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理事长王正和台湾新住民经贸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贺桦一行,并举行交流座谈。杨毅周对新老朋友来到"台胞之家"做客表示欢迎。他指出,民进党当局破坏了"九二共识"的互信基础,推行"去中国化""渐进台独",阻扰两岸交流合作,勾连外部势力破坏台海和平稳定,插手香港事务,这些图谋和行径损害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使广大台湾同胞深受其害。面对当前台海复杂严峻形势,推进两岸和平发展需要台湾各团体、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开展有效深入的交流活动,增进共识。杨毅周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9,(13)
<正>陈映真先生是台湾著名文学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台湾同胞的杰出代表,台湾爱国统一阵营的杰出领袖和思想家、理论家。他创作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和文艺评论,通过个体命运书写时代,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现当代台湾历史和现实。他满怀人间爱,站在民众立场,对台湾政治、社会弊端,展开勇敢无畏的批判。他矢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9,(21)
<正>11月4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经商中央组织部等20个有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26条措施"),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6条措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继续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为台湾同胞台湾企业提供更多同等待遇。"26条措施"宗旨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惠台措施"一脉相承,是在对台工作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的又一具体体现。"26条措施"涉及为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先生与台湾全国政协委员、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评议委员会副主席徐萌山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推翻封建帝制的革命事业,但他始终不忘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台湾同胞,以实际革命行动来光复台湾。孙中山受到了台湾同胞的景仰,在台湾同胞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今...  相似文献   

13.
<正>"那天上午,在台北办公室的电脑前听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深感振奋,久久不能平静。"台湾《观察》杂志社社长纪欣回忆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深刻揭示了台湾前途命运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联系,引发台湾同胞认真思考"台湾在民族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当时正在美国留学的纪欣被深深打动了。3个月后,首次踏上祖国大陆的她许下心愿:希望有生之年看到国家富强、两岸统一。后来,纪欣回到台湾,积极投身统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4,(2):68-69
<正>(1980年4月20日)各位台湾同胞、各位同志:今天,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和在京台湾同胞在这里集会,反对台湾当局镇压"高雄事件"的有关人士、迫害台湾同胞。刚才各位同志的发言,谴责了台湾当局的例行逆施,表达了我们在大陆的台湾同胞对受到迫害的台湾各界人士和乡亲们的慰问。对台湾人民的爱国民主斗争表示热烈的支持。我完全同意。去年十二月十日,台湾各界人士在高雄市举行一次群众集会,台湾当局经过事先周密策划,竟然出动早已准备好的大批军警维度袭击群众,进行血腥镇压,殴伤了几百人,抓了一百多人,并且一连几个月动员舆论,制造恐怖。然后,对黄信介、姚嘉文、张俊宏、施明德、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郑重提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这对我们进一步坚定信心,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一、探索"两制"台湾方案,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必要准备70年来,特别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年来,大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坚持在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台湾问题,坚持  相似文献   

16.
刘嘉 《台声》2005,(11):21-21
为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共同举办的《台湾同胞抗日斗争展览》,于10月24日上午10点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梅颖、中共中央台湾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和各界人士代表以及应邀前来参加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系列活动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共4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他指出,在日本殖民者侵占台湾的半个世纪里,英勇的台湾同胞从未屈服…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8,(24)
正12月17日上午,台湾金门同乡会总会参访团一行拜会全国台联,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在机关会见客人并与之座谈。纪斌对台湾金门同乡会总会参访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向来宾介绍了全国台联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工作。纪斌指出,全国台联是台湾各族同胞的爱国民众团体,服务、联谊、沟通、团结台湾同胞,努力为台湾同胞做好各项工作。希望能和台湾金门同乡会总会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为台  相似文献   

18.
孙冬雪 《两岸关系》2010,(12):24-26
台湾会馆自1890年前后始建,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历经百年沧桑的台湾会馆,不仅见证了《马关条约》签订后,台籍士子垂泪请命的"五人上书"事件;见证了台湾被日本割占后,一些不愿受殖民统治的台湾同胞举家内渡到大陆生活的史实;见证了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后,追求进步的台湾爱国知识分子来到北京寻求强国之道的一腔热血;见证了1949年后,在京台胞为国家建设所付出的点点滴滴;也见证了《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年来,京台两地各项交流日益蓬勃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7,(2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惠互利,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  相似文献   

20.
郑岚 《台声》2014,(7):34-37
<正>展现海峡两岸基层民众大交流平台的第六届海峡论坛6月15日在厦门开幕,由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福建省闽台交流协会、福建省无线电管理办公室、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华广网、闽台缘博物馆、厦门市台湾同胞联谊会、海峡卫视主办,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漳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泉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台湾新北市板桥区张廖简宗亲会、台湾海峡旅游集团协办的"同名村一家亲"联谊活动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