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台声》2018,(23)
正11月28日,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三十周年感谢茶会暨"迁台历史记忆库"抢救计划发布会在京举行。两岸文化、公益界百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分享两岸文化交流30年的辉煌成果。同时启动"我家的两岸故事"征文征影活动,希望通过网络平台广泛征集迁台人物和家族亲友的故事,增进两岸对于历史记忆的保护及传承,增强维护与传承历史的使命感。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务副主席杭元祥、  相似文献   

2.
章韦 《政协天地》2008,(9):16-17
展出的是族谱流动的是血缘积淀的是文化2008年8月8日,参加2008台南大学生海西乡土文化研习营的38名来自台南大学、致远管理学院等台湾高校的营员们,得知漳台族谱对接成果展展馆里收集了600多部族谱,集体前来一饱眼福。在"历史上漳州百姓迁台人员一览表"前,来自台湾致远管理学院的王冠尹看到自己的姓氏"墙上有名"时,激动地叫同伴帮她  相似文献   

3.
正1949年前后,随国民党迁台的党政军、学生以及文教界人士,先后成立众多大陆同乡会组织。据统计,在迁台的外省人中,山东人为最多。山东素有"礼仪之邦"美誉,台湾地区山东同乡会亦以至圣先师孔子为楷模,发扬孔孟之乡精神,凝聚同乡,促进两岸交流。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由于地缘上的接近,福建地区的人民成为迁台移民的主体。这些早期的福建移民,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台湾,不仅带去了大陆先进的农耕技术,也带去了祖籍地的文化传统。经过几  相似文献   

5.
姚春玲 《政协天地》2008,(12):43-43
海峡两岸首次以地缘关系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闽台地缘关系研讨会11月3日在福州举行,两岸专家学者100多人围绕"台闽地缘关系对两岸发展的促进作用"、"台湾政要祖籍地和宗族渊源关系"、"两岸姓氏宗亲血缘地缘关系"、"闽南族群迁台历史"等闽台地缘关系方面问题深入研讨,并展望两岸如何在全球金  相似文献   

6.
<正>1 949年5月1 9日,台湾省政府主席兼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陈诚颁布《台湾省戒严令》:自5月20日零时起在台湾省全境实施戒严。戒严,这个临时措施,在台湾却"临时"了38年又56天,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久的戒严。谨防"共谍"渗透《台湾省戒严令》颁布后,国民党政权在内地的情势持续恶化,被迫于12月迁台。跟随国民党政权一同来到台湾的还有一百多万军政人员和数十万平民,当然也很可能混入大量"共谍"。蒋介石撤到台湾后,第一要务就是谨防"共谍"渗透。迁台后,警备总司今部将台湾  相似文献   

7.
1998年11月至12月在台湾历史博物馆举办的"闽台族谱暨家传文物特展",共展出闽台族谱100多部,其中从福建带去的有50多部册。族谱记载了各姓家族迁台的人数和相关史料。展览期间,连战仔细观看了从漳州带去的《连氏族谱》后说:"我的祖先是从漳州迁台的,那个地方叫马崎,到我为止,已经第九代。"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5,(19)
<正>抗战期间为躲避战火,故宫文物数度在绝境中迁移。国共内战爆发后,它们甚至远去台湾。自此,中国有了两座隔海相望的故宫博物院,一座在北京,一座在台北位于台湾中部的雾峰,因终年多雾得名,坐落于雾峰西北的北沟村地势偏僻,人迹罕至,很多人并不知道那曾是1950年到1965年台北故宫落成前,故宫迁台国宝的暂居地。2009年,《朝日新闻》记者野岛刚为采集故宫资料,曾探访北沟仓库,他费尽周折找到当年存放文物的山洞,只见杂草丛生,荒芜一片。迁台文物完整移转至台北故宫后,  相似文献   

9.
书讯     
《台声》2015,(22)
<正>《岁月台湾:1900年以来的台湾大事记》有大悲痛,有大欢喜,1900年至今,一年一年,细说台湾这些年来的筚路蓝缕和欢喜哀愁。一件件改变台湾的大事,结成一幅流动的百年台湾历史长卷——日本殖民、台湾光复、"二二八"、国民党迁台、金门炮战、美丽岛事件、大陆探亲、汪辜会谈、"保钓"、民进党成立、开放党禁、蓝绿分野、两岸三通……  相似文献   

10.
正陈独秀长毛泽东14岁,两人出生环境不一样,所受家教不同,秉性各异。陈独秀不满两周岁的时候,父亲便被瘟疫夺去生命。母亲对他的个性影响极大,她对儿子的唯一要求是"考科举,起码也要中个举人,替父亲争气"。母亲虽没读过什么书,却比较开明,从不拿"忠孝节义"的道德说教来束缚自己的孩子。陈独秀评价自己的母亲很能干,本质上又是个老好人。他说:"有人称赞我嫉恶  相似文献   

11.
<正>田汉九岁丧父,母亲易克勤靠缝洗衣服、采茶、典当衣物将三个儿子抚养成人。田汉身为长子,聪明懂事,从小最得母亲疼爱和器重,他对母亲的孝顺在文艺界更是出了名的。1922年,从日本留学归来刚在上海落脚,24岁的田汉就给母亲寄钱,把她从湖南老家接来上海同住。此后易克勤大部分时间跟着儿子四海为家。奔走一生终于"安家"田汉一生颠沛流离,二三十年代大部分时间在上海租房子住,搬家不下五次;1935年他在上海被捕,解送至南京,母亲和家人也迁至南京,迎接他出狱;抗战爆发后,他与家人分分合合,在武汉、长沙、桂林、重  相似文献   

12.
抗战胜利后,招商局陆续恢复长江沿海各埠分局及办事处,航线遍及南北洋沿海及东南亚各地,拥有大小船舶490艘,达到招商局成立以来船舶拥有量的最高点。1949年,招商局随同国民党迁往台湾,迁台船舶为92艘,并承担了政府机关、人员及物资的迁台工作。迁台后,随着形势的变化,船舶数量、分支机构、码头、员工以及航线缩减,台湾招商局实力骤减。  相似文献   

13.
一、材料一 :今年1月17日 ,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学生徐某(16岁)因忍受不了学习成绩名次和家长的压力 ,将母亲活活打死。据徐某交待 ,从小学开始 ,母亲要求他考试成绩不能低于97分 ,低了就打。本学期期中考试徐某成绩降至第18名 ,母亲知道后就拿皮带、棍子打了他一顿 ,并说 ,如果期末考试考不到班上前10名 ,就要打断他的腿。母亲对他的要求是考上北大、清华 ,最低也是浙江大学。徐某为此感到很压抑 ,很委屈。在这种极端痛苦的情绪下 ,他失去了理智……材料二 :今年春节前夕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桥头镇中学两名初三学生因勒…  相似文献   

14.
夏珍 《台声》2014,(7):57-57
<正>台湾于清光绪年间因清廷战败而被割让给日本,岛民起而反抗,牺牲惨烈。厥后几十载,我中华民族抗日风起,终获胜利,台湾复归中华。却奈何,此后又逢国共内战,国民党迁台后一片"白色"笼罩宝岛,致两岸隔绝数十载。而今,台湾岛内从"戒严"到"解严";海峡两岸也从对峙走向和平发展。回顾这段近代史实,昔日曾经遭受日本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15.
偶然从俞杨母亲那里听到他为了找到那张“最佳小组长”的奖状而与其母亲大发脾气的事,才知道那是他上学以来所得的第一张也是惟一一张奖状。那是在期末评先进时,俞扬所在的小组被评为“最佳小组”,而他顺理成章地被评为“最佳小组长”。对此,我始终认为是因为组员的良好配合成就了他这个“最佳小组长”,并没有把这件事特别放在心上。但从他母亲那里得知,那天俞扬从学校捧回奖状时是多么的激动、兴奋。他曾小心翼翼地将奖状贴在书桌前的玻璃板上,并一脸兴奋地告诉妈妈:我得奖了,我终于也得奖了。后来在母亲收拾房间时,无意将奖状压…  相似文献   

16.
爱迪生从"问题少年"成长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发明家,其中很大程度得益于母亲南希的教育。以下是母亲南希的教育心得:爱迪生刚出生时脑袋很大,很拙笨,但在我的眼里,他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孩子。尽管孩子满是缺点,非常淘气,但我从心底爱着这个孩子。他好奇心极强,常常会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来,但我从来没有觉得爱迪生的那些提问愚蠢。我想,孩子们一定是带着好奇心出生的。我不强制他,我要和儿子一起享受思考的乐趣。默记教科书,长大以后起不了任何作用,活的教材不是遍地都是吗?  相似文献   

17.
1949年前后,随国民党当局迁台的大陆人士纷纷在台湾组建大陆同乡会,并通过同乡捐助、海外募款、银行贷款、建商合作等方式筹建同乡会馆。同乡会馆的家乡神灵、乡贤牌位、内部陈设,以及落成典礼、春节团拜、日常活动等,承载了迁台人士对大陆及家乡的集体记忆。同乡会馆凝聚和团结同乡,增强同乡归属感,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同乡会馆具有实在性、象征性和功能性,成为大陆家乡在台湾的缩影,成为大陆迁台人士的“记忆之场”。  相似文献   

18.
连锦添 《台声》2022,(24):73-75
<正>福建省福州市92岁的“台湾女婿”林振华,最近把珍藏的73封两岸家书捐给福建省档案馆。捐赠现场,林振华说起多年前赴台探亲,与46位亲人欢聚一堂的难忘情景。他说:“这些信件,每个字都在说‘两岸一家亲’!”开展“迁台记忆”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已列入福建省“十四五”规划。今年3月,福建省政府台港澳事务办、省档案局、省台联、省档案馆联合发出公告,  相似文献   

19.
<正>"儿子,别犯错误!"这是吉林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倪连山的母亲临终前跟他说的最后一句话。然而,他终究还是辜负了母亲的临终嘱咐。2019年3月29日下午,倪连山在散步回家途中"遇到"了吉林省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已退休一年多自以为"安全着陆"的他没有想到,这一天,他会被立案审查调查,并被采取留置措施;这一天,他安享晚年的美好计划彻底成为泡影。其实,他"没有想到"的结局,从他第一次走上歧途就已经注定。  相似文献   

20.
正龙有兴长长地吁了口气,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2017年12月11日,带着老母亲来看病的龙有兴获知医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时,担心"钱不够"的顾虑一扫而空。他忙着挂号、带母亲做检查、照料母亲食宿,忙前忙后恪尽人子之责。龙有兴是田阳县玉凤镇岭平村贫困户,前段时间母亲生病,在广东打工的他匆匆赶回,辞工火急,甚至连工钱都未结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