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商标侵权诉讼的主体、诉权和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细则以及有关司法解释所规定的商标侵权,大多都是按照商标侵权行为的内容或者类型来确定案件管辖和案件主体的。商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商标的;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但是事实上,商标法所保护的商标专用权…  相似文献   

2.
商标共同侵权连带责任的形式 商标共同侵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或自然人(包括非法人联合体、个人合伙等)违反商标管理法规的规定,共同侵害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共同侵害商标  相似文献   

3.
对商标法律保护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商标法自1993年施行以来,国家商标局依法核准注册商标近百万件。各级工商管理机关履行商标法赋予的行政保护职责,依法查处了大量商标侵权案件。人民法院审结了近一万件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刑事案件和商标民事侵权案件,依法判决侵权人承担了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有效地保护了我国和外国工商业者在我国享有的商标权。例如,浙江省蒋志汀、杨学春假冒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我国注册的SANTANA(桑塔纳)商标案,上海市奉贤县人民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6年6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和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1.5万元,严厉制裁了侵权人,从…  相似文献   

4.
搜案     
《法人》2007,(1):10-10
戴尔公司告戴尔学校商标侵权一审胜诉2006年12月20日,就北京市海淀区戴尔培训学校及其举办者北京洲际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和美国戴尔有限公司的商标侵权一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戴尔学校在经营过程中对于“DELL”标识的使用侵犯了戴尔公司享有的DELL教育类注册商标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因此,法院支持了戴尔公司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5.
秋实 《检察风云》2023,(20):62-63
<正>2023年6月26日,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外公布一起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该案例说明,涉外定牌加工不能成为商标侵权的除外情形。生产仿冒柴油机被查处1998年1月至2005年10月,常州常发动力机械有限公司(下称“常发机械公司”)取得第1143073号、第1143071号、第1299488号和第9529811号注册商标,  相似文献   

6.
试论加工承揽中商标侵权责任徐懿《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用专章规定了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这对维护企业的商标信誉,促进市场竞争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商标法制还只是刚刚起步,许多经济法规中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未作规定,这给司法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  相似文献   

7.
所谓商标专用权,是指由商标管理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申请注册的商标核准注册后,商标注册人即可享有排除他人擅自使用其注册商标的专用权利。它具有排他性、严格的地域性和时间性。商标专用权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工业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是我国商标法的基本宗旨。1982年8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及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问题作了明确规定,这是我国商标管理法规上的重大进展,为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8.
商标通用名称化会导致商标不再受到法律保护,具有正当理由。然而,正是基于商标通用名称化的这种法律后果,在商标司法实践中对涉案商标是否具有被通用名称化的特征,应当谨慎和从严,不能基于他人具有侵权性质的使用而使得侵权蔓延后在一定的范围内注册商标在相类似商品上被淡化和使用而认定注册商标专用权人的商标成为通用名称,从而不再受到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9.
商标侵权和假冒商标一直是商品生产经营者防不胜防的问题,成为创驰名商标和保驰名商标的大敌,据国际反伪造委员会估计,伪造品约占世界贸易额的3%至5%,价值700多亿美元.因此,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就成为企业的一件大事.所谓商标侵权,是指在商标专用权的有效期内,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以盈利为目的实施其商标的行为.那么商标权人如何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我国司法制度上又有哪些规定?1.行政上的措施.我国商标法第39条规定:“有本法第38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处理,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  相似文献   

10.
案情简介本案原告北京恒升电子计算机集团(下文简称“恒升集团”)的“恒升”商标于1993年2月20日获得国家商标局注册,取得注册商标专用权,其核定使用的商品为第9类,即计算机类。本案被告北京恒生科技发展公司(下文简称“恒生公司”)在1998年9月21日向商标局注册了“恒生”商标。原告恒升集团在1999年6月24日以恒生公司注册使用的“恒生”商标与自己注册商标“恒升”相近似为由,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商标局认为,被异议商标“恒生”与异议人商标“恒升”发音虽相同,但异议人商标“恒升”为美术体,被异议人商标“恒生”为黑体,两商标字体、含义有…  相似文献   

11.
案件由来 1999年10月,北京美厨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厨公司)在销售其方便面的过程中,将标有"JING TANG"注册商标的500克装"精制绵白糖"作为赠品装于方便面箱中,搭赠销售.1999年11月16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门头沟分局对这批搭赠的绵白糖进行检查后,最终认定为假冒"JINGTANG"注册商标的商品,并对美厨公司进行了相应的行政处罚.作为"JING TANG"注册商标的商标专用权人,北京市糖业烟酒公司(以下简称糖业烟酒公司)于1999年12月24日以商标侵权为由,将美厨公司诉至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2.
以他人商标作为楼盘名称是否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理论界和司法界均存有争议,在全国遍地开花的“星河湾”诉讼,安徽省高院和江苏省高院就作出了相反的判决.对于楼盘名称能否获得商标法的保护,应立足于商标侵权理论,并结合个案的具体情况,从商标近似性的认定、商品或服务类似性的认定、“商标性使用”的理解,以及“混淆可能性”的判断这四个方面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3.
近似商标作为商标侵权诉讼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见诸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商标的行为,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规定,商标法规定的商标近似,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比较,其文字、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色彩,或者其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容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者认为其来源与原告注…  相似文献   

14.
试论在先使用末注册商标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先使用未注册的商标 ,是指时间上早于他人实际使用但自己未予申请注册的商标。“商标使用”是指为销售的目的 ,将商标贴附于商品、包装、容器、广告、产品说明书、价格表、服务营业物品及促销展览会之上。在先使用未注册的商标的使用人 ,法律上应该得到什么样的保护 ?它能否享有对未注册的商标的专用权或一定程度的专用权 ?正确解决这个问题 ,可对当前社会发生的商标“恶意抢注”、对驰名商标的扩大保护等提供理论支撑点。传统理论认为 ,在先使用未注册的商标的使用人不能形成民事权利 ,而仅仅是使用人主张其不侵权或撤销注册商标的一种抗…  相似文献   

15.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日前发出文件,对有将他人注册商标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以对抗他人商标专用权的现象,作了明确规定。文件指出,商标专用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是重要的知识产权,分别受《商标法》和《专利法》的保护。这些权利的取得,应当遵守《民法通则》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不得侵害他人的在先权利。文件规定,对于以外观设计专利权对抗他人商标专用权的,若该商标的初步审定公告日期先于该外观设计申请日期,在该外观设计专利被撤销或者宣布无效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依照《商标法》,及时对商标侵权案件进行处理。国家工商局出示新…  相似文献   

16.
周勇 《法治研究》2006,(3):28-31
2005年5月,由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立案侦查的南通芭蕾米拉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外商独资企业,以下简称芭蕾米拉公司)假冒注册商标案,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犯罪“山鹰行动”中,被公安部挂牌督办,并列为“全国十大商标侵权”案件之一。随后,公安部、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法制日报》等主流媒体,公开曝光芭蕾米扭公司假冒注册商标的违法经营数额高达200多万美元。这是首例黎巴嫩籍外国人在中国假冒国际知名品牌注册商标的跨国犯罪大案,因而也成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关注督办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要案。  相似文献   

17.
商标专用权是经核准的注册商标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使用商品上拥有的专用权。它的内容包括商标使用权、禁止权、许可权和转让权。商标专用权的取得,依据商标法第3条的规定,必须是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只有注册商标的所有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8.
原告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诉称,其作为“天士力”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依法对该商标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该商标也已经成为广大公众知悉的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19.
近日,北市市商级人民法院发布了北京市法院2005年二大知识产权案件。此次发布的十大案件以“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盗版、仿冒行为”为主题.其中包括专利侵权案件2件.商标侵权案件2件.版权侵权案件4件,不正当竞争案件3件。据悉.2005年北京市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近2000件.  相似文献   

20.
在商标法的自愿注册制度下,注册商标与未注册商标在市场上同时存在与流通。我国《商标法》第3条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显然,商标法保护注册商标是毫无疑问的。那么,未注册商标处于何种法律地位?是否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呢?笔者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