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南关岭街道地处大连市甘井子区北部城乡结合部。2002年,大连市农村城市化试点工作在这里展开。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成千上万的农民洗脚离田,变成了城市人;村民委员会转化为社区委员会;集体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集体经济组织转化为股份有限公司。社会经济制度和组织结构发生的变化,给这个街道的党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积极推进我省村级体制改革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下半年起,在全省全面推开改革村级体制、实行村民自治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将村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村民自治体制,将村公所(办事处)改革为村民委员会。在村公所(办事处)辖区范围设立村民委员会,以合作社或自然村设立村民小组,原来以合作社或自然村设立的村民委员会自然消失。改革村干部管理和选任制度,村干部退出乡(镇)干部编制序列,由选聘制改革为选举  相似文献   

3.
从1999年3月开始,我省陆良、玉溪等地,率先进行了基层政权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撤销乡镇政府的派出机构村公所(办事处),在其原辖区基础上,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总体来看,试点工作是比较成功的,促进了农村稳定,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协调好农村基层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我省下一步全面改革村级体制需要切实解决好的问题。就我省村级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来看,少数农村基层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关系不顺,首先是思想认识上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  相似文献   

4.
1999年3月29日,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幕层组织工作条例》。条例第九条第三款明确指出,村党组织要“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权”。这一规定明确了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从理论和制度来看,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各自地位是明确的,相互关系是协调的。但在实践中,一些地方村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并没有真正摆正自己的位置,理顺好关系,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严重影响着村民自治的运作。因此,如何处理好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对于继续推进村民自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淮》2008,(1)
村级党组织是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级各类组织的领导核心。村级党组织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自的章程充分行使职权。  相似文献   

6.
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村级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当前,就村民自治的运行状况,国内外学者大致分为三大类型:两分法、三分法和四模型说。为推进村民自治走向深入,亟待理顺村民委员会与乡政府、村民委员会与村级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自治职能与其它职能的关系,以及遏制并根除村民自治权力的异化现象。十余年来,村民自治的实践推动了我国农村基层社区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必将对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起到越来越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党员干部之友》2014,(11):16-17
正为做好村(农村社区)党支部委员会(党总支、党委)和第十一届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山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人》2007,(16):22-22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认真贯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逐步实现基层群众的直接民主,是我国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密切党同农民群众联系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村民自治,不是无领导的自治,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党支部是农村社会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  相似文献   

9.
《求实》2014,(2)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青壮年外流,导致农村社会出现了空心化。空心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在新的条件下重建农村社区。重建农村社区,必须将经济、政治、文化、服务各要素协同,政府、社会、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发展农业生产,壮大集体经济;培育自主力量,强化村民自治;加强社区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增强社区意识,重建社区认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在全国各地农村深入开展,对保障村民实行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有的地方村民委员会选举竞争行为不规范、贿选现象严重,影响了选举的公正性;有的地方没有严格执行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影响了村民的参与热情;有的地方对村民委员会选举中产生的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为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保障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公正有序,保障村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推动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当前,农村社区有效管理面临着管理机制不健全、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公共服务薄弱、居民文明程度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社区文化缺失等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在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过程中,深入推进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农村社区领导协调机制,积极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全力构建...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5,(5)
<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不能由村民随意讨论决定,而是依据相关法律和政策确定农村牧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是个老话题。但在当前各项惠农惠牧政策逐渐增多的大背景下,受土地等利益的影响,各类涉及土地纠纷涌入法院,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认定问题,已是法官在审理此类案件过程中绕不开的一个内容。根据多年的执法工作实践和经验,作者从政策、法理、情理等几个方面对这个问题作以探析。  相似文献   

13.
村民委员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之一,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各地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认真组织开展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选举制度日益完善,选举活动不断规范,农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显著增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得到较大发展,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了贡献.2002年,全国农村许多地方正在或将要进行新一轮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从目前情况看,选举工作总体上是健康有序的,但也有一些地方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思想认识不足、依法办事不力、发扬民主不够等问题,个别地方甚至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为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依法维护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为党的十六大召开创造良好的环境,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13,(8):49-49
<正>村"三委"换届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涉及许多复杂、具体的问题。结合以往这方面工作的实际,以下三方面问题需要引起有关方面和工作人员高度重视。一、回避问题1、村民选举委员会是主持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惟一合法机构,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之间不得有近亲属关系。2、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确定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应当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  相似文献   

15.
一、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 2000年,新乐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村民自治是发展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工程,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改革的根本措施,在此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河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积极正确地领导了这次有史以来全市范围的、真正体现村民意志的、规范操作的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各乡镇党委政府及组织、民政部门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160个行政村中,成功地选举出了138个村委会,产生了村委会主任138名,村委会委员364名,一大批能力强、素质高,尤其是一部分有文化、懂技术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13,(30):8-8
广州全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和发展,白云区经历着村改居、村民变市民的变迁,由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为了遏制集体资产的流失,在去年5个经济联社试点改革的基础上,广州市白云区从今年开始全面开展街道(转制社区)集体经济管理改革。推动行政事务、集体经济事务、自治管理事务分离,搭建资产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17.
童芽  刘伟旗 《求实》2006,(8):82-84
开展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是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农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的有效途径。推进农村社区党建工作,主要措施有:1.强化组织堡垒,健全组织体系,让党的旗帜红起来;2.改进领导方式,健全服务体系,让社区服务功能强起来;3.紧扣生产发展,培育支柱产业,让广大农民富起来;4.健全工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让社区建设合力聚起来。同时,必须切实解决好农村社区组织体系构建的动力问题;发挥群众性组织作用与加强指导和引导的问题;农村社区组织人才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在全省率先顺利完成农村村级体制改革、全面建立村民委员会的陆良县,其半年多的实践效果如何?干部群众的反映又怎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最近走访了陆良县的一些干部群众。负责组织实施这项工作的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长冯学智介绍说,陆良全县135个村公所(办事处)除一个情况特殊外,已全部于去年11月底全面完成建立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其中建立最早的已有七八个月,大部分已运作了半年多时间。总的看,情况较好,干部群众普遍满意。广大农民群众依法实行  相似文献   

19.
《党建》2002,(1)
实行村民自治是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生产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不再直接组织农村生产活动,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政社合一”的体制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经济体制。一些农民创造出自己管理自己的组织———村民委员会。1998年11月我国正式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个法的实施,适应了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实行村民自治是发展基层民主、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步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自治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简称《村委会组织法》,下同)自1988年6月1日颁布以来至今已经十周年,十年来,全国已有半数以上的农村初步建立了村民代表大会制度,落实了规范化的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积极推行民主管理.实行村民自治,是一场深刻的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把实行村民自治列为深比农村改革的重要工作.指出:这项工作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并同健全法制紧密结合.一、村民自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村民自治的核心是由农民直接选举村长,村民依法直接参与村内重大事务的决策,使广大农民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