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目前我国切实推行依法治国政策.每一个公民应懂法、守法,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应接受普法教育课程教育,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减少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在学生中开展普法教育是国家长治久安和依法治国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3.
4.
焦安琴 《法制与社会》2012,(21):222-223
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是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提高大学生人丈素质、培养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学生法律素质令人堪忧.高校需要从思想观念、课程设置、校园丈化、网络资源等方面着手,大力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为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的文献、典籍,大多是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因此,法律信息的分布颇具特色。第一,散见于经部。我国封建文化,学术上以儒家为本,经学独居首位。“春秋决狱”,以经注律,以经代法,成为趋势,从而加速了经学法典化。如《书义断法》、《春秋比事》、《舜典补亡》等。第二,集中于史部正史“刑法志”、“食货志”  相似文献   

6.
医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具有阶段性、类别性、层次性、多样性的特点,而医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价值内核又决定了我们必须审视当前医学生法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此,有必要从医学专业教育、法律常识教育、学生工作和学生活动四个层面系统地建构医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工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法治”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如今,法律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法律教育的革新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法律素质教育内涵以及我国传统高校法律教育特点的分析,详细阐述了我国高校法律教育的素质教育发展新取向,并对高校法律素质教育提出了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8.
医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具有阶段性、类别性、层次性、多样性的特点,而医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价值内核又决定了我们必须审视当前医学生法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此,有必要从医学专业教育、法律常识教育、学生工作和学生活动四个层面系统地建构医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工程。  相似文献   

9.
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期间,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在全国开展尊重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教育的建议,引起大家的共鸣。自1985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到今年普法教育工作已实施20余年。特别是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法律素质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
唐菁 《中国司法》2005,(11):78-79
在柏拉图的对话录《克力同》里,描述了古希腊的伟大哲人苏格拉底誓死不越狱的经历。苏格拉底提出了两个理由说明不应越狱:其一,如果一个人自愿生活在一个国家,并且享受这个国家法律给予的权利,意味着是和国家之间订立了一个契约。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接受法律赋予的义务,在双方契约关系存续的情况下,如果只享有权利而不服从和履行义务,即是毁约,而这在道德上是不被允许的。其二,法律本身也有公正的要求——社会秩序。如果人们动辄以法律规定背离自己的意志和利益为理由,拒绝服从法律义务,甚至否定法律的效力和资格,则社会秩序便会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新世纪钟声的敲响,举世瞩目的中国加入WTO的谈判正在加快,它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这一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特点,对普法教育也提出了新课题和新要求。(一)在我国经济将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竞争中,广泛开展WTO法律知识和我国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是当务之急。加入世贸组织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综合国力、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和声誉、实现中华民族新的腾飞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加入WTO既是机遇,但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世界贸易竞争。为适应入世的需要,我国政府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这两个重要概念写入了党的纲领性文件。特别是首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提出了“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命题。“弘扬法治精神”的提出和践行,意味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落实进入了新的阶段,确立和实施十年之久的依法治国方略,正在从法律制度的层面深入到法治精神的内核,从法制体系的构建升华到法治文化的培育,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对法律人才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时代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使素质教育成为当今各国教育界关注 的热点问题。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法律工作 者特殊的工作性质要求法律人才必须具备较常人更高的综合素质,而这首先依赖于 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为此,应改革我国法律高等教育的现状,以适应21世 纪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普法教育与法治观念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锐 《中国司法》2005,(10):79-80
2005年是“五五”普法规划的研究论证之年,本文认为,“五五”普法乃至以后的普法工作应以培育现代法治观念、树立人民法律信仰为根本目标。一、现代法治观念的概念法治观念是指以人们的法律观、法制观和法感情为基础的一系列法律观念,它是人们在参与有关法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自身认识发展的内化与积淀,是主体将自己的经验和法律知识加以组合的结果。所谓现代法治观念是以主体意识为基点,以权利和平等思想为核心内容,以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为最高层次的关于法治的正确认识。一方面,法律信仰的形成要以主体意识的觉醒为前提,以对权利和平等的正…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中国语境,在晚近劳动分工的背景下,围绕法律从业者的职业定位,阐释了法律公民和法律理性的基本内涵、特征与形式,并简要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的法制与法意",旨在探讨为了达成理想而惬意的人世生活,法律与法律公民之为一业的实然与应然,可能与现实.  相似文献   

17.
李莉 《法制与社会》2011,(18):238-239
民族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形式,民族预科学生是一个不同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群体。加强民族预科生的法律素质教育,是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和谐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全民法制宣传教育20周年,使公民法律素质的教育更有抓手,提高更有方向,评估更有标准,中国普法网、东方法治网、依法治市网联合组织开展了公民“法律素质基本规范”征集活动。征集活动得到了来自全国800多名作者的积极响应,2005年7月15日—9月15日两个月期间共征集作品908条(篇)。为保证对征集作品评选的公平、公开、公正,主办单位成立了由王进义(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副司长)、刘忠定(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王淑琴(南京市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副局长)、王敏(上海市司法局法制宣传处副处长)、陆黛(东方法治网总监)、张少华(南京市司法局依法治理工作处副处长)、刘小兵(江苏省委党校法学教授)等七人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对征集的作品进行了公开讨论评议,采取自主推荐、集体讨论、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评出张方、刘伟2个一等奖、王军等10个二等奖、吴乃刚等20个三等奖。南京市公证处公证员对整个评选过程进行现场监督公证。  相似文献   

19.
“五五”普法教育创新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制宣传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法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通过强化工作创新,增强普法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已成为当前开展普法工作应当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机械的理解和执行法律是和依法治国的目标背道而驰的,本文从培育法律信仰和强对法律解释方法论研究和运用的角度找到克服这一困局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