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经济法理论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 ,其后走过了曲折的历程。虽然苏联各个时期的经济法理论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抨击 ,但这些理论有一定的域外影响力。中国60年代起草的《经济法草案》就是接受苏联现代经济法学派的结果 ,80年代初在我国经济法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纵横统一说也深受苏联经济法理论的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仍能找到痕迹。  相似文献   

2.
民法与经济法之争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中国的改革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法制建设也如此.当时,恰好苏联拉普捷夫的现代经济法学理论被引入中国,很多法学人士认为中国应当按苏联模式强化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提出“经济法”概念,提出国家需制定经济法典或经济法纲要;认为民法属于资产阶级的法律,建议取消民法或者将其贬为个人关系法.  相似文献   

3.
由长年从事经济研究的青年学者俞梅荪、朱晓黄合著的经济法新论20万字,最近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的主要章节为:1.中国经济法的兴起及理论困惑;2.改革开放与经济法;3.新经济法绪论;4.建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借鉴外国法律的实例(下)沈宗灵十四、民法与经济法之分在80年代初,“经济法”这一名称对中国还是相当陌生的。随着国家的主要任务转向经济建设,同时也在当时苏联和个别其他东欧国家以及少数西方国家法学的影响下,中国法学界出现了倡导经济法的呼声。但与此...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40年代,在苏联和东欧国家出现广义国际私法的同时出现了国际经济法,在以后的发展中便出现了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关系不同主张的争论。如何恰当地、正确地处理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间的关系问题,以有利于立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便成为国际私法学界和国际经济法学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考察西方国家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发展过程入手,研究了西方经济法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西方国家先后以重商主义、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本文认为,作为实现经济政策的法律手段的经济法,也相应地经历了三个阶段;并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对经济理论的重新评价和各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将对西方经济法的前途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徐孟洲 《法学论坛》2008,23(3):26-31
中国经济法是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兴法律部门.中国经济法理论对法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表现为:经济法理论对公法与私法两分法局限的突破;经济法理论对传统部门法调整对象理论的更新;经济法理论对法律调整机制及其功能的拓展;经济法学提出社会本位观丰富了法的理念,是对个体本位理论的超越.经济法理论的进一步创新既需要坚持思想的大胆解放,又必须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变革的现实,还应当经受社会生活与法律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学术研究定位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学界之间曾发生了一场在当时法学界可谓规模空前的大论战,论战的核心是经济法的地位。这场论战虽然早已告一段落,然而,“论战意识”却一直存留于一些经济法学者的头脑中。论战意识对经济法研究的直接影响使所谓的经济法基本理论领域成为主战场。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使经济法理论研究的视野一直限制在一个非常狭小的领域。不少经济法学者一直在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部门的独立性,经济法调整对象,经济法的性质、特点,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等相关法律部门的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等抽象的问题上纠缠不清,他…  相似文献   

9.
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刻地影响了政府权力和市场权利之间的关系,进而使考察近四十年来经济法制中政府权力和市场权利的嬗变成为解读中国经济法特色的重要路径,也是展望未来经济法制发展方向的经验指引。计划经济的历史起点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表明,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政府向市场不断释放和重塑权利的过程,这同时也表明,经济法不仅过去曾经而且将来依然会沿着改革指引的强权利、弱权力方向调整政府权力和市场权利关系。与套用西方经济学理论解读中国经济法的范式相比,剖析经济法中政府权力和市场权利的结构流变,可以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中国经济法的本质属性与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因为它们所调整的关系主体都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关系内容都包含有管理性。在20世纪80年代,曾出现了经济行政法说,把经济法归属于行政法。后来,随着经济法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都清楚地认识到,两者是可以划分清楚的。 一、经济法与行政法分别的主要观点及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