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传播计算机病毒犯罪的案件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是我国刑法上如何对此准确定义和定性,目前还很难形成一致的看法.实践中,我国刑法规制出现的漏洞使我们不得不对此问题重新思考.应当从新的视角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作界定,并以此为前提,从计算机病毒分类的角度对计算机病毒犯罪进行重构,探究在当前刑法规范的体系下计算机病毒的不同分类在刑法中所应对应的不同罪名.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犯罪是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各种犯罪,严重危害着社会的稳定;遏制和打击计算机犯罪,进一步完善我国计算机犯罪的立法体系刻不容缓。文章针对我国计算机的犯罪问题和法律现状,提出一些遏制计算机犯罪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犯罪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和变化趋势。由于计算机病毒的独特作用机制,对该类犯罪的打击十分困难,需要社会及公安机关加强研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维护信息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4.
随着环境污染犯罪的日益繁多和复杂,我国环境污染犯罪刑事责任制度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环境污染犯罪刑事责任制度的价值取向是遏制环境污染犯罪,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和保护公民环境权。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高发,是最使农民工头痛,也是严重危及治安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如何妥善处置成为当务之急。为遏制该类行为,《刑法修正案(八)》将其犯罪化,但问题并未因此得到解决。犯罪背后,隐藏着犯罪分子成本——收益的理性考量,同时也是与追诉机关的博弈。从犯罪经济学的角度,运用经济模型对此问题探讨,进而在犯罪经济学视野下提出防控对策,以期对遏制该罪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犯罪问题也日趋严重。农民犯罪是当前影响我国社会治安 稳定的重大问题之一。鄢陵县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其农民犯罪问题较为突出。通过对 大量案例的分析比较,找出农民犯罪在不同时间和环境内的规律;有助于有效预防和遏制 农民犯罪。  相似文献   

7.
目前,未成年人再犯罪率正逐年递增,有效遏制有犯罪前科的未成年人重新违法犯罪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要从未成年人再犯罪的内因和外因上综合治理,才能切断其犯罪根源,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是预防未成年人再犯罪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犯罪是21世纪破坏性最大的一类犯罪,要打击和遏制这种犯罪,计算机取证承担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这是我国信息网络安全亟须研究的重要问题,具有强烈的社会需求。随着公安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公安院校开展计算机取证教育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街面多发性侵财犯罪猖獗,是困扰社会治安的难点问题。探析街面多发性侵财犯罪特点和形成原因,研究遏制对策,不仅有利于遏制街面多发性侵财犯罪猖獗的势头,也有利于从总体上遏制刑事犯罪上升势头,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治安状况的好转,同时也是我们当前加强街面多发性侵财犯罪案件侦查工作问题研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犯罪依然频发,为了有效遏制腐败犯罪,需要对当前反腐败刑事政策进行研究。文章在梳理我国腐败犯罪现状基础上,结合反腐败犯罪刑事政策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遏制腐败犯罪的建议。同时提出反腐败犯罪的刑事政策体系要坚持法治化和科学化并进,要和我国依法治国的大局相一致。具体来说,必须做到宽严相济、坚持"零容忍""老虎苍蝇一起打""行贿受贿一起抓"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经采取预防性的反腐败措施遏制腐败,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预防腐败犯罪仍然难点重重,适应我国现有腐败犯罪的形式、腐败犯罪特点,我国反腐败和预防腐败犯罪制度也要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洗钱是一种国际性的犯罪,但我国刑法上游犯罪的界定已经不足以充分打击目前我国洗钱犯罪的所有形式。立法应考虑将贪污、贿赂、腐败犯罪和其他严重犯罪都规定为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熟知犯罪的种种途径能更加有效地预防和遏制犯罪。  相似文献   

13.
我国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严峻,一直以来我国刑法对于食品、药品犯罪采取重刑主义刑事政策,然而却未能发挥应有的遏制效果。这表明以法益侵害和责任主义为中心的刑法规制传统已不能对食品、药品犯罪全面、有效地遏制和预防。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刑法对食品药品犯罪的规制,应扩大食品药品犯罪的外延涵盖,将帮助行为正犯化、增设持有型犯罪、完善食药监管渎职犯罪,这比单纯立法趋重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法律并未直接规定因食用毒品产生幻觉后犯罪的可罚性问题,司法实务界也存在很多的争议。基于对毒品致幻型犯罪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及"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可能性分析,最终认定毒品致幻型犯罪适用刑法,从而确定毒品致幻型犯罪的可罚性,为打击毒品犯罪,遏制毒品犯罪高发势头做出一定探索。  相似文献   

15.
论社区警务与犯罪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犯罪现象日趋严重、复杂,社会治安问题愈来愈严峻,使许多国家的警察在与犯罪问题和社会治安问题的斗争中疲惫不堪。刑事犯罪打不胜打,防不胜防。我国亦然。从1983年开始“严打”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刑事犯罪日益严重的势头虽然得到一定的控制,犯罪嚣张气焰受到了打击,然而犯罪问题并没得到有效遏制。世界不少国家的警察机关不断认识到,只重  相似文献   

16.
性贿赂与性受贿腐败犯罪行为刑事立法问题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贿赂与性受贿腐败问题乃当前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性贿赂等腐败犯罪现象是否用刑法加以制裁以及如何制裁是当前刑事司法界颇具争议的问题。性行贿与性受贿往往引发极其严重的腐败犯罪,致使国家蒙受极大的经济损失。遏制腐败犯罪现象的蔓延,必须有效打击性贿赂犯罪。我国应尽早研究刑事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强化外来流动人口管理,遏制和打击外来犯罪活动的是当前安全工作重点之一。文章 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对外来人口管理的办法,以及加大外来犯罪的力度等问题,以期把遏制、打击外来犯罪的工作提高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洗钱”既是一种犯罪行为,又是使犯罪规模升级和恶性膨胀的重要根源,危及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治安稳定。为有力打击和遏制“洗钱”犯罪,必须加深对“洗钱”犯罪问题的认识,在用足用好现行法律打击“洗钱”犯罪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加强“反洗钱”立法,构建我国“反洗钱”的情报网络和惩治机制。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生犯罪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大学生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其犯罪的特点具有团伙性、激情性、报复性、技术性和盲目性。高校应从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等措施入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大学生犯罪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的防范和遏制。  相似文献   

20.
拐卖儿童犯罪摧残儿童及其家庭,与新时代平安法治中国建设相悖,如何遏制问题再发生意义重大。我国的"反拐"工作在持续紧抓,但发案仍有增量,源在存有拐卖儿童的犯罪市场,且该犯罪市场"供需+利益"链条完整,更为重要的是,实施拐卖儿童犯罪成本与收益悬殊。为根除该问题,应从近年所发生的拐卖儿童事件切入,以犯罪经济学为剖析视角,构建成本—收益模型,深挖问题行为背后的经济动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该犯罪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