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王敏 《创造》1999,(12)
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和制度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及其运用的产物。地方政府作为政府机构,体制和制度也同样是计划经济实施的结果。这种基本框架的主要弊端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政府机构是在摹仿苏联模式和总结解放区政府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长期政府与企业的职能不分、角色混淆。而且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人事人员的调配使用及财、物的统筹统购,致使企业缺乏活力和经营自主权。第二,企业在进行正常的投资决策中没有一定的自主权。而是政府干预企业的投资决策和投资活动,致使不能形成科学决策的…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职能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下,政府都具有其相应的经济职能,但不同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范围及其实现方式又不尽相同。与传统强调政府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特征是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正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市场范围和经...  相似文献   

3.
一、转变政府职能的目标取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就是明确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取代计划配置资源为主的改革方向,或者是说,在配置各种生产经营要素方面,市场处于主导地位,而政府作为具体规划的制订者和组织的作用将逐步弱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取向对传统的政府管理行为产生了巨大冲击,必须对政府职能重新界定。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担负着一定的经济职能,但在不同体制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政府职能的范围、功能强弱以及内容构造是不尽相同的。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一直强调政府(实际中体现为计划)在经济中的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集权型政府体制必然要被打破。那么,我国政府在社会转型时期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根据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对政府的要求,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的性质和功能,笔者认为,在走向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当代中国政府必须在社会的整体结构中处于主要地位并起主导作用,它的角色定位只能是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权威的强政府,而不能是一个效率低下、功能弱化的消极政府。  相似文献   

5.
百步亭花园社区的全新模式——“企业主导模式,并由此探索出的“企业经营社区”的创新实践,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经营社区”是必然结果。但随着市场发育日益充分,其弊端也就凸现出来,表现为集权体制的行政体系对社会领域和市场领域的行政束缚。这是行政主导模式本身难以克服的矛盾。而在百步亭花园社区扮演重要角色的已不  相似文献   

6.
论政府能力的有限性与政府机构改革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国在经历了几十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之后,深切感觉了政府高度集权、政府职能无限扩张所带来的弊端,终于认识到“中国过去的行政体制最大的弊端是权力过分集中”①。当前,我国正在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行的政府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本经济之我见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一、民本经济的兴起我国改革开放的20年,是传统“大一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20年,是国家高度集权的“命令经济”①向企业和劳动者分权的自主经济发展的20年。社会主义革命完成后,借鉴前苏联模式,在我国逐步确立了全国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这种体制在20多年里不仅没有改变,而且在连接不断的政治运动中被不断强化,企业和劳动者事实上成了各级行政组织的附属物。政府主要采取行政手段直接管理经济活动。由此,很自然地形成了以国家为中心,以行政隶属关系为主线、以党政机关的行政级别为基准,主要以管…  相似文献   

8.
世贸组织作为一个国际性组织,其规则的运作需要各成员方政府体制及行方式与其相衔接。世贸组织对各成员方政府在体制与运作方式上有如下个方面的原则性要求。(一)必须坚持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取向WTO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际经济组织,其全部运行规则都是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其目标、宗旨的内核是在全球范围内运用市场制配置资源。既然WTO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国际性贸易组织,它要求其员也必须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很难想象,一个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国能很好地履行WTO的运行规则。计划经济体制只能是一种封闭循环…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这就要求打破以政府为中心,以计划命令为手段的旧的计划经济模式,将市场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将经济规律作为市场运营的准则。由此,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职能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由直接的微观管理,转变为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确立市场规则,向市场主体提供服务,促进市场发育,维护市场秩序的以宏观、间接管理为主的宏…  相似文献   

10.
论农村市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陈池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就是明确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取代计划配置资源为主的改革方向,或者说,在配置各种生产经营要素方面,市场处于主导地位,而政府作为具体规划的制订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将逐步弱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取向对...  相似文献   

11.
体制转轨时期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钱胜爱目前,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期。在这一时期,传统的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系已经被打破,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中,市场功能不完善。不完全的计划与不完全的市场,决定了地方政府在转轨期要承...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的着重点在解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体制、机制等制度性障碍,着眼于体制完善。然而,由于中国的改革是由政府主导的“渐进式”改革,无论是体制完善,还是制度创新,关键仍在于政府,在于政府管理与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许多重大问题都直接涉及到政府的体制和管理方式众所周知,我国的改革是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由政府微观直接行政命令的管理经济模式,转变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的、间接的依靠经济和法律调节管理的模式。因此,中国改革的特殊性在于,许多方面的体制改革都直接涉及到政府的制度和管理方式。比如,产权制度、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投资体制、税收体制、公共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保安》2001,(4):29
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早作计划,早有安排,经商更是如此。因为,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商业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是在国家总的政策、计划指导下进行的,都体现着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要求;如果企业不早做计划,就会使经营活动偏离国家政策、计划的大方向,造成各方面工作的失误和损失。   商业企业有各种各样的计划,按其不同内容可分为商品流转计划、财务计划、商品运转计划、劳动工资计划、基本建设计划、职工教育计划等。这些计划反映了企业在组织商品流通时各项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其中商品流转计划是各项计划的主体,是…  相似文献   

14.
论短期行为     
论短期行为刁仁德一、“短期行为”提法的由来“短期行为”的本来意义,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行为短期化倾向。这种行为短期化倾向比较集中地体现在承包制时企业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所采取的做法上。在原有高度集权的旧体制下,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折旧率本来就偏低,而...  相似文献   

15.
苏东剧变后理论界通常的认识是计划经济已经失败,转向市场经济已成为世界潮流。但西方计划经济的坚守者则认为,计划经济并没有失败,苏联集权经济体制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选择市场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和苏联集权经济体制的弊端,只有走向民主的非市场的计划经济才是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企业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国家,经济运行和发展主要由政府官员推动,企业听命于政府,无企业家可言。在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企业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运行便主要由自主经营的企业的企业家来推动。经营者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中心。经营者成为企业家是企业进入市场并占领市场的关键,也是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  相似文献   

17.
论对政府宏观经济决策行为的立法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经济决策行为是政府在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上,为克服或矫正市场失灵、市场缺损,降低市场成本,对准备付诸实施的各种行动方案、发展规划、重大措施的效果和作用进行分析批较和评价,从中作出合理可行的选择,从而达到既定的宏观调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行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改革之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直接以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和财富,把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等同于国家经营企业、国家管制经济,在经济生活中,直接起作用的是指令性计划、行政命令、首长意志。改革开放以…  相似文献   

18.
沈远新 《新东方》2000,(3):42-46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要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政府和企业经营者都有产生不规范行为的可能性,从而出现了内部人控制企业、经营权力家庭化、干部企业家、等问题,把腐败推到了极端。  相似文献   

19.
《公安研究》2009,(6):90-91
海曙光在《理论前沿》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我国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存在供给主体失衡、供给总量不足、局部供给不均衡、供给效率低等四个问题。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要在分权的经济运行体制和集权的政治体制的矛盾中寻求到一个良好的结合点,把政府的作用与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目前,新中国历史上规模、力度最大的一次政府机构改革正在全面展开,并向纵深发展。这次“政府革命”,不但国人为之瞩目,而且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笔者试就目前政府机构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一、以政府观念更新作为机构改革的前提中国政府机构问题根深蒂固,以往机构改革难见成效,其背景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政府价值取向方面的原因不容忽视。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付诸实践之际,仍有必要进一步反思传统政府观念,确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政府观念。建国后,长期以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