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方冶 《当代亚太》2004,(11):64-64
2004年9月25日,"新形势下中国与日韩经济技术合作研讨会"在山东淄博市召开.会议由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对外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8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着重就"10+3"框架下的东北亚经济合作、中日韩合作的现状与前景、新形势下山东省发展经济的新思路与新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发生后 ,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安全因素更加受到重视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也随之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10 +3”、“10 +1”与“中日韩三方推进合作”框架的循序启动和渐进运作 ,推动东亚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步伐日益加快 ,朝鲜半岛南北两国经济合作关系发展的新态势更加受到世人瞩目 ,有必要从有利条件、发展前景等方面对这一重大问题加以考察和论证。一、历史性转折 :朝韩两国首脑第一次会晤 ,成为朝鲜半岛南北两国经济合作的驱动轮。世人不会忘记 ,在 2 0 0 0年 6月 ,朝鲜半岛南北双方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和金…  相似文献   

3.
东亚经济合作的进展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当前,东亚经济合作已经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议题,由东盟十国和中、日、韩三国组成的东亚"10 3"合作框架正在向制度化方向发展,这是一种南南型与南北型合作模式相结合的混合型合作模式,对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东亚经济合作的发展进程进行了回顾,对合作各方,特别是中国与日本这两个大国的作用和动机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且对"10 3"框架内的南南型和南北型合作的内容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东亚金融合作的进展与未来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包括金融合作在内的东亚地区合作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本文论述了在"10+3"框架下东亚金融合作的发展趋向和前景,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肯定能建立,但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需要各有关方面长期努力,必须遵循国际通行规则,在"10+3"和WTO的框架内进行,必须加速三个"10+1"的合作进程.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初东北亚经济合作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明显地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但近年来也有一定的发展.当前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主要特点是:双边合作多于多边合作;小区域合作先于大区域合作;地方间合作快于国家间合作.其21世纪初的基本发展趋势是:由低层次合作向高层次合作过渡;经历"3+3"(中日韩+俄朝蒙)的合作发展过程;交通、能源合作将成为全面合作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正>德国无疑是绝大多数中东欧国家最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合作伙伴,尤其是在贸易和投资等领域。金融危机之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由于德国将中东欧国家视为其经济"后院"及势力范围,因此,中国一中东欧合作机制,特别是中国在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参与,引起了德国的极大关注。德国对"16+1合作"机制的看法对中国一中东欧合作的未来发展极为重要。一德国在中东欧国家的地位对于绝大多数中东欧国家而言,与德国保持更密切的关系就等同于在更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8.
台湾和东南亚的关系与两岸关系及大陆-台湾-东南亚国家三方关系的互动有着密切联系.随着大陆实力的增强,因两岸关系对立而产生的东南亚国家不得不在大陆与台湾之间进行选择的政治难题已经消失,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先导的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更从客观上弱化了台湾单独与东南亚国家发展关系的政策效应.由于以"东盟+n"方式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将导致两岸关系的恶化和多方关系的复杂化,因此,台湾直接参与已经开始实施的"东盟+中国"合作框架将更有利于台湾的发展以及与此相关各方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9.
王煜 《新民周刊》2020,(1):26-29
2019年,"一带一路"的蓝图更加清晰,理念更加科学,路径更加明确。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是截至2019年11月,"一带一路"的最新成果数据。影响力和号召力日益增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  相似文献   

10.
杨鲁慧 《当代亚太》2004,(10):53-57
地方之间的合作交流模式是东北亚地区引人关注的新型经济开发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方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合作主体和合作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山东要发挥地缘战略优势,就要寻求与日本和韩国地方经济合作的结合点.地方经济合作实质是产业互补合作,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面向东北亚,立足"两个核心区",构建起产业合作平台,是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沈红芳 《当代亚太》2004,(11):37-46
本文从菲律宾"逆工业化"经济发展的特点,政府与商界的互动关系,菲律宾国内政治发展的需要,华菲族群之间的经济差距,以及菲律宾21世纪外交政策的特点等视角,探究了菲律宾政府与商界逆向应对中国入世和"10 1"的深层原因.中菲两国的经济合作存在着互补的空间,中菲两国高层领导人在处理双边关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理智和睿智,决定了在中国入世和"10 1"的背景下,中菲经济政治关系不仅不会倒退,反而将会有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逐渐从中国对外开放的末端转变为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在与周边国家开展以经济合作为重点的交往过程中,云南积极推动澜沧江—湄公河、孟中印缅等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提升了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合作水平.在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合作中,特别是在2000~2010年的10年时间里,云南积极利用地缘优势,与毗邻的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通过双方、多方举办的"节庆活动""文艺展演""文化展会""学术交往""考察互访"等文化活动平台进行文化交流.多种形式的交流,是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文化交流的显著特点.云南与东南亚、南亚文化交流,对于我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理念,加强睦邻友好关系,促进澜沧江—湄公河以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经贸、文化、教育、旅游的开发与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印太"战略出台以来,日本与越南不断推进涉南海领域的合作.两国南海防务合作逐步常态化、机制化,涉南海经济合作日益全面、深入,涉南海议题支持配合更加多元、多样.日越南海合作既有提升南海议程设置地位的战略考量,又有利用南海合作牵制中国、谋求对华战略博弈主动权等动机,对地区局势稳定和中国维护领土主权带来切实的负面影响,但受战略需求不同、政治安全互信不足等因素影响,其合作效果会一定程度被削弱.中国在坚定维护南海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应通过地区互利合作化解对华地缘政治竞争,积极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有针对性地与日、越等国开展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14.
湖北同法国有着特殊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双方在友好交往、文化教育、能源、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生产、化学、副食品加工、农业、林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和实质性的合作,在中法"全面伙伴关系"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鉴于此,经过两国政府批准,1998年10月10日法国在武汉设立了法国在华第四个总领馆,在湖北则是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外国总领事馆.法国驻汉总领馆设立后,湖北与法国及西欧的合作交往得到进一步全面快速发展.前往法国及欧洲国家的因公出国境团组很快超过赴美团组数,占到全部因公出国境团组的18%.经贸、文教、科技等各领域的合作交流日益频繁,法国在鄂投资势头更加强劲.  相似文献   

15.
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难点与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泛北部湾合作是在中国-东盟10+1框架下的一个海上次区域经济合作,与陆上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一起,构成了中国-东盟的全方位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泛北优势在海,范围广,潜力大,但困难和挑战也大。合作的突破在项目。南宁-新加坡走廊、中国投资参与东盟东部增长区发展、北部湾经济圈等项目的推进将惠及所有泛北成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主动和率先崛起,成为泛北部湾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核心区。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提出建立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为泛北合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6.
加强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需要认清两国的经济贸易具有很强的依存性与互补性,同时要避免敏感性问题为合作带来的阻碍。中日两国政府应当尽快打破隔阂和壁垒,建立互信互利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共同致力于和谐世界的构建。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使中日两国行业间贸易往来更加密切,这需要两国积极展开经贸合作,提升经济实力,共同提高创新力和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在2011/2012年度提出的与中东欧16国开展对话的倡议引发了一系列反响。布鲁塞尔和西欧国家的最初看法是,中国此举可能会引起欧盟成员国的分裂。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及随后爆发的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中东欧国家急切地想获得来自中国的投资。争相成为中国进入欧洲的"经济门户"。中国强调"16+1合作"将是双赢的,于所有参与方都是有利的。随着时间的推移,"16+1合作"平台已经成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间建设相对成熟的合作平台。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称"一带一路")的倡议。与古丝绸之路相似,"一带一路"倡议主要致力于实现亚  相似文献   

18.
<正>编者按:在"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落实、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稳步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学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正在走向深化。在"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简称"16+1智库网络")的组织协调下,中欧学界有关"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等议题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基于这些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16+1智库网络"秘书处与《欧洲研究》编辑部联合组织了本次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后,欧盟与东盟的关系呈现新的发展势头:双方在经济、政治、安全、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且这种合作关系建立在更加平等、互利、灵活、务实的基础之上.双方关系发展的动因在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双方对共同利益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目前的经济全球化.不仅在开放和市场化程度上达到了历史上的新高度,进入金融全球化和东亚、北美与欧洲三大生产网络整合的新阶段;而且正在进入一个高油价、商粮价与高金融风险、货币相对宽松的新环境,国际投机蜂起和金融动荡交替作用与不断调整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低增长、高通胀"预示着全球化风险在日益加大.对此,中韩两国应在推进和谐世界进程中进一步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相互依存的合作基础和共同利益,建立中韩两国之问更加紧密的经济、贸易和投资联系;在市场体制建设、金融、能源、科技等领域深化合作,在FTA方面先易后难、求同存异,在多层次交流上增进政治互信、扩大民间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