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城市空间生产理论是大卫·哈维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揭示空间生产对资本积累重要作用的同时,批判了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生产的危机和矛盾。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中,同样面临着城市空间生产的危机和矛盾,亟需提升驾驭"空间正义"的能力,以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2.
高兹认为蕴含在“消费得好些”、“生产得少些”之中的是走出异化劳动、劳动自主、实现劳动解放;工人在劳动场所通过权力分散和自主决定实现劳动闲暇一体化,在劳动中实现对劳动时间的自主掌握,用“足够”规范生产和消费,通过劳动解放达到生态问题的解决。高兹的劳动解放观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把生态问题融入劳动解放丰富了马克思的劳动解放思想,对解决中国民生问题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钟晟 《理论月刊》2022,(9):79-87
在面向后工业化转型的城市语境中,创意街区作为一种生活化的开放式文化创意空间,是促进城市创意转型和品质提升的重要文化空间载体。基于场景理论的研究视角,创意街区具有场域、场所和场景三重属性,包含“物理空间”“文化空间”“场景体验”三种维度,有着鲜明的文化、符号和美学特征,可以营造创意氛围、集聚创意人群、激发创意活力,促进创意生产和消费的城市场景生成,其空间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和运营机制都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在创意街区的空间营造实践中,要注重设施环境、文化符号和情境意义的交融,创意生活、创意生产与文化消费的融合,社区发展、商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需要与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两大最基本的现象,也是人的最基本的两大生存状态。需要与实践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在私有制下,人的需要和劳动实践发生了异化,满足需要的劳动实践与需要发生了对立,人处于全面异化的生存状态之中。人的全面异化的生存状态必然引发消灭这种异化的需要,即人的解放的需要,而人的解放的需要必然引发争取人类解放的实践活动——共产主义运动。通过共产主义运动,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需要与劳动实践实现了真正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既是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顺利实现一系列重大战略目标和完善顶层制度设计的迫切需要。当下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受到西方政治学话语体系严重侵蚀,缺乏原创性理论和自主性话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之间存在明显的不适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要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以"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作为理论前提,以阶级分析方法为主要方法,坚持社会发展阶段论为现实依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福柯在《必须保卫社会》演讲中,试图告别个案性的权力研究,从一般意义上去界定权力关系的实质。在这一目标之下,他以话语分析和权力分析的方式,揭示了辩证法形成的渊源。在福柯看来,曾经处于边缘地位的永恒战争话语在16世纪以历史—政治话语的方式复活,并在发展中被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政治话语所改造和重置,从而形成了辩证法。辩证法是对战争话语资产阶级化的编码,是资产阶级社会新型权力类型的话语表达。福柯对辩证法的理解有其特殊意义,但他无法从历史规律的意义上去理解辩证法的实质。  相似文献   

7.
劳动解放何以可能是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核心问题。理解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及其对劳动解放何以可能问题的回答,必须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起点。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劳动理解为人的生命活动,把人的自由本性内在地植入劳动之中,这是马克思与西方传统哲学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从劳动的社会本性出发,把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与劳动异化的积极扬弃内在统一起来,理解为一个社会运动或社会生成过程,从而指明了劳动解放的现实路径。自由劳动作为劳动解放的最终目标,是劳动的自由本性的真正实现;作为积极扬弃异化劳动或者私有财产的社会运动过程的结果,则是劳动的社会本性的真正实现。劳动解放或自由劳动的实现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或共产主义社会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8.
肖春燕 《人民论坛》2010,(9):264-265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成为人类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各种生态主义流派层出不穷。地理学家大卫·哈维以地理学经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辩证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地理发展及其空间修复策略,呼吁寻找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提出了辩证的乌托邦思想和生态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阐释气候变化的本质和根本原因、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方略和主要措施,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应对气候变化思想理论中局部与整体、生态安全与生态风险以及被动与主动的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随着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深入探究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体制上的疏漏,切实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社会治理、实现有效社会整合,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群体性事件形成、发展的特点,遏制民众与公权力的疏离、对立趋向,缓解社会矛盾冲突,疏导不良社会心态成为有效应对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关键.从社会整合视角加强制度建设,必然要求加强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创新发展公共管理与服务体制、建立健全政治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1.
辩证法不是抽象的形而上学原则,而是对客观现实的辩证关系的深刻反映,是具有实践意义的具体的辩证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发展表明:列宁关于对立面的统一是辩证法实质的规定是对辩证法的最有普遍意义的最高层次的概括;对辩证法实质的不同理解,是“两极相联”、“对立面的统一”,还是“对立面的斗争”、“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辩证法运用上的重大差别;辩证法的实质问题是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关键环节。 列宁《哲学笔记》出版以后,对辩证法实质问题的探索与争鸣促进了辩证法理论的全面发展。但近几年来,在一些论著中,广泛存在着一些流行论点,这些论点经过论著者的“理解”、“引申”或“推论”,就作为对辩证法问题的定论强加在列宁头上,使人们误以为这就是列宁的结论。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在于论著者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  相似文献   

12.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坚守着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以及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主体的思想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它也在创新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但这是以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的,是坚守中的创新,更是创新中的坚守。  相似文献   

13.
学术话语权具有深层的意义赋予、抽象演绎与价值判断等功能,对于政治认同和社会建构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由于中西学术话语权的不对称性,使我国政治认同的深层学理支撑机制受到削弱,消解了我国政治合法性与正当性基础,使我国政治认同的自觉程度、认同深度与表现形态受到限制,给中国道路与长远发展带来难以预测的风险。因此,需要转变学术话语权的不对称地位,为我国政治认同提供深层的学理支撑机制,提升政治认同的深度和有效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14.
恽代英从青年时代就投身于中国社会改造实践,探求救国救民真理,先后接受和实验了多种西方思潮,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但他从进化论者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就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中国社会各阶级、中国革命、救国思潮等事关中国命运与前途的六个重大现实问题一一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革命学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既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提出顺应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要求,也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时代要求。它的成功实践在引导中国顺利融入全球化进程、为实现民族复兴、建设一个现代国家创造了有利条件的同时,又有效规避了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风险,维护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根本利益和安全,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是当代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完善社会主义双重任务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了经营者对消费者要尽的一个很重要的义务即保护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需要的要求.这一义务有其特定的涵义,如果任意将其扩大,则经营者无所适从,不堪重负,违背立法本意.  相似文献   

17.
运用辩证思维科学认认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群体的利益差别和利益博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思想前提。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利益差别.在质上应该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合理合法的.在量上应该是适度的。而通过多元群体的均衡博弈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则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8.
李秀萍 《求索》2011,(7):182-184
文学批评和文学论争参与了文学的生产,通过对文学价值予以阐释,确立文学的合法性意义和文学的体制与规范。现代文学史上的每次论争都包含着复杂的原因机制,既包括意识形态、美学观念等方面的冲突,又存在着话语权力争夺这一深层原因。文学借助论争确立自身话语的权威性,将其他话语排斥或整合进自己的话语系统,确立新文学规范。这种对文学规范的诉求早在"新青年"时期已露端倪,在文学研究会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一项新文学的内在机制,并对以后现代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相较于与创造社论争的被动应战与同室操戈,与鸳鸯蝴蝶派代表的旧文学的论争更充分显示了文学研究会论争体制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杨国龙 《前沿》2013,(22):53-54
目前我国教学空间格局以封闭性、稳定性为特征,学生作为编排以“秧田式”为主,造成了教学活动刻板、僵化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的缺失.本文以教学空间格局的改革为着手点,探讨关于教育改革的问题.从设计哲学的角度对现状加以反思,以人性化设计理念对当前的教学空间格局提出改善改革设想.希望能够通过改变外在的空间格局,重新建立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王涛 《探索与争鸣》2022,(2):53-73+178
国家在农村实施的宅基地测量与不动产登记工作是一种实现乡村空间现代性的空间治理方式。在调查区域,测量和登记时测绘员利用现代科技通过“打点”与“上图”过程对乡村人居空间实现地图上的符号化重塑,在农户实际建筑物空间秩序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测量和登记过程重构了农户实践的建筑物财产权利。同时,“庄”与“家”作为农村社会农户的日常生活空间,其空间秩序的塑造遵循着一套基于当地文化习俗与家户经济的地方知识,亦构成农户家庭实践的财产权利空间。入户过程中农户与测绘员围绕“一户一宅”和建筑物结构产生的争论,不仅表明了国家对农户建筑物空间秩序的符号化重构,重塑了农户“庄”与“家”空间的权利秩序,也反映了处于“乡土中国”与“城乡中国”张力中的农民的财产权利观念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