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是党的一贯方针,也是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但是,在近几年来,这一方针和传统,却一再受到非议。在一些人看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就会妨害“自由思想”,就会扼杀科学研究。本人很难赞同这种见解。为了弄清问题,下面谈一谈自已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包容,“包容”正在成为时代的强音.正确理解包容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包容观就显得十分必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超出度的规定性,事物就会发生质变.包容不是静态的,对于任何一种现象,能否包容、包容到什么程度,要“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在现实社会中,就是要以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是否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为界限.  相似文献   

3.
《湖湘论坛》2021,34(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考察新时代美好生活提供了基本方法。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出场语境来看,美好生活首先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大众化和时代化表达,是人民立场和世界胸怀的辩证统一。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构成要素来看,美好生活是一个标志优良生活品质的总体范畴,是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总体概括,是优良生活条件和满意生活体验的辩证统一。从美好生活的生成过程来看,美好生活是人的一种感性活动,是对美好生活过程的动态描述,是艰苦努力和悠闲自在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传统法治文化中的哲学智慧和世界优秀法治文明成果。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回答了为什么和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时代之问,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制定了目标和方案,并率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新命题,明确了人民立场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根本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既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中国法治实践,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张君  陶柱标 《桂海论丛》2007,23(5):61-6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对腐败现象越来越关注,文学界出现了一大批反腐题材小说,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反腐小说热".反腐小说的题材和主题是对现实社会发展的折射和反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从它的利益观视角来分析和解读反腐小说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剖析各种腐败现象,提高反腐败和拒腐蚀能力,加强执政党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自身最突出的理论品质,是它的科学性、实践性和人民性,这不仅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而且还决定了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最重要的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此外,必须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契合马克思主义对现代社会发展问题的深层关切,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从这一视域进行研究,透过科学发展观内蕴的"实践为先"、"以人为本"、"中国化时代化",借助哲学的反思,体悟马克思主义的范式变革、价值超越以及基本课题,有助于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由、指向和基石,从而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稳固的支点。  相似文献   

8.
袁赛男 《桂海论丛》2010,26(5):43-47
哲学视域下的国家形象建设研究蕴含着五层哲学范式:在历史唯物论层面,世界历史是国家形象研究的时代范式;在本体论层面,国家客观实在是国家形象研究的本源性范式;在认识论层面,客体能动性是国家形象研究的维度范式;在建构论层面,本我、自我、他我形象是国家形象研究的三重意蕴范式;在实践论层面,互动实践是国家形象研究的型塑基础范式。这五层哲学范式突破了以往国家形象建设的具象研究,是对国家形象所具有的客观本性、蕴含的价值理念的根本性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的内在逻辑和后现代社会的生存境遇,孕育着未来哲学发展的生机和希望.罗蒂作为新实用主义的领军人物,是发动这场哲学革命并试图提出崭新思维的自觉代表之一.他提出的种族中心主义思想反映了后哲学文化下人类生存的实际境况,也是一种处理不同国家、民族、团体之间求同和存异关系的积极探索或哲学筹划.罗蒂的种族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论、文化帝国主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国20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只有邓小平理论,才能指引我们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就要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哲学思想,深刻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金崇碧 《求索》2012,(8):185-187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第一批试图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们力图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理解马克思哲学,注重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运用,以往被科学社会主义所覆盖的马克思历史理论逐渐地被揭示出来,被忽略的马克思历史概念慢慢的显现出来。苏俄马克思主义和中西方马克思主义,都深受他们所开启的马克思哲学历史研究路向的影响。因此,了解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解读,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发展马克思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历史的维度梳理法哲学领域关于"正当性"与"合法性"的争论,逻辑领域关于"合理性"与推理"正当性"的争论、伦理领域关于行为"正当性"标准的争论,一方面以主要学者的代表性观点为线索演示"正当性"在上述学科领域的内涵变化并做出评价,另一方面试图在分析历史争论的基础上,抽象出"正当性"内涵分歧(不同学科领域和同一学科领域内部)的统一实质,即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并认为尽管事实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断裂,但在属人的领域,必须对事实进行价值追问。  相似文献   

13.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党的根本方针和一贯要求,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结合国内国际新的实际,研究和回答政治思想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把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持续不断实践的问题。其实,早在建国前,毛泽东在其名著《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就已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  相似文献   

14.
曾晋  王福生 《岭南学刊》2021,(1):116-122
以实践为核心、中介理解人与以语言为核心、中介理解人,是现代哲学重构主体价值的两种重要路径。以实践为中心的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各自的代表分别是马克思和福柯;实践转向和语言转向的关联,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扩展到人们通往理解“主体的价值”的不同途径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哲学二者方法不同,但对现代哲学重构主体价值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晶 《前沿》2012,(3):67-70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革命性变革是哲学界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多个视角,以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关系为视角,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就体现为从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变。西方哲学总体上呈现为从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转向的发展历程,而这一转向的实现者,就是马克思。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为实践哲学,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内涵和意义将得以揭示。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于1843年写下的一部未完成的法哲学著作手稿,该手稿于1927年才得以发表.它是马克思针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所作的批判性分析,其写作始于马克思自己“困恼的疑问”.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基础上,第一次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其法哲学观点:不是国家与法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与法;不是君主主权,而是人民主权;民主制中不是人为法律而存在,而是法律为人而存在.该作品中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开始萌芽,它是马克思世界观转变历程中的一部重要作品,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真正发源地.  相似文献   

17.
"可行能力"是贯穿阿马蒂亚·森理论的重要范畴,也是其政治哲学观的核心:既是自由的实质和平等的焦点,也是权利的基础和责任的前提,是(可持续性)发展的保证并内含着发展的渴望.这一范畴的政治哲学意蕴,为我们解读现代政治哲学理念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李军 《求索》2008,(11):132-134
现代法律的趋势是在保持规则控制的前提下,力求建构多元化和综合化的控权模式,以适应现代行政权发展的需要。大陆法系国家借助于比例原则对行政权进行有效的调控。比例原则蕴含深厚的人文精神,对其内在价值进行理性的解读,于人权保障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田红娟 《人民论坛》2013,(11):140-142
古往今来,幸福问题始终是一个恒新的话题.马克思主义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科学阐述了幸福的物质内核和精神实质.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域下阐述幸福民生的意蕴,赋予了民生问题全新的内涵和科学的理念,探寻幸福民生的践行路径,构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和谐互动发展模式,对幸福民生的实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是,也必须看到和承认,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仍然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教学科研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在当前条件下尤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摆正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是要端正学风,特别是要坚持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