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车改革专家、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补贴上限是本次车改最大的亮点。他说:“此前杭州、温州、深圳、上海等地车补标准不一。有的地方厅级干部交通补贴标准为每月2990元。有的地方处级干部交通补贴就高达3100元。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各级政府历来把公务用车的管理和改革作为建立廉洁高效行政管理体制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公车改革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舆情热门话题。其实,公车改革在我国已经历多年。1997年,广东省首先开始试点实施车改,1998年,国家体改委启动了部分中央机关车改试点,并在浙江、湖南、江苏、北京等省市的部分地区同时开展,2004年出现了全国性公车改革高潮,多地试点货币化公车改革,期间有的被叫停、有的悄然搁浅,引发舆论强烈关注。2013年11月25日,  相似文献   

3.
2014年7月16日,中办国办印发了两个公车改革文件。近日,记者分别回访杭州、温州等部分车改试点地区。面对中央最新车改方案,试点地区官员有期待。也有困惑和不解。如在浙江温州,不少基层公务员坦言现行车改补贴不够花。一位每月拿500元补贴的公务员表示,“不知道领导的补贴够不够,反正我是不够用”。  相似文献   

4.
山东威海推行公车改革的重要目的,是为了降低行政成本,其具体做法是废止公车制度而改为发放车贴。有的专家评论说此次公车改革,其实是既得利益者在搞障眼法,是拉大旗作虎皮,是一场“伪改革”。也有的专家为此次车改叫好。那么,威海的公车改革到位吗?还存在哪些不合理现象?下一步工作如何推进?本刊特别约请到北京、江苏、河南的学者共同讨论公车改革这一话题,以期对今后的各地车改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5.
山东威海推行公车改革的重要目的,是为了降低行政成本,其具体做法是废止公车制度而改为发放车贴。有的专家评论说此次公车改革,其实是既得利益者在搞障眼法,是拉大旗作虎皮,是一场“伪改革”。也有的专家为此次车改叫好。那么,威海的公车改革到位吗?还存在哪些不合理现象?下一步工作如何推进?本刊特别约请到北京、江苏、河南的学者共同讨论公车改革这一话题,以期对今后的各地车改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6.
山东威海推行公车改革的重要目的,是为了降低行政成本,其具体做法是废止公车制度而改为发放车贴。有的专家评论说此次公车改革,其实是既得利益者在搞障眼法,是拉大旗作虎皮,是一场“伪改革”。也有的专家为此次车改叫好。那么,威海的公车改革到位吗?还存在哪些不合理现象?下一步工作如何推进?本刊特别约请到北京、江苏、河南的学者共同讨论公车改革这一话题,以期对今后的各地车改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7.
麦欣佳 《共产党人》2009,(2):32-33,29
公车改革从1994年开始,截至目前已经十五年了,其中在全国掀起了两次车改高潮。原来只在个别地方实行的公车改革,目前很多地方和单位都在积极推行,第三次车改浪潮正在全国掀起。公车改革涉及公务员工资制度、离退休人员待遇、职务消费改  相似文献   

8.
正7月16日,《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正式下发,明确了公车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车改时间表力争2014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所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用2至3年时间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9.
杭州车改,取消单位公务车,按级别发放车贴,车贴打入市民卡,不能变现;湖南车改,保留公车,给公务车贴标识,非工作时间,车辆入库。两种车改,风格迥异,但都在"公"字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0.
<正>廉政瞭望:公车改革方案公布以后,很多官员尤其是基层官员比较有意见,您怎么看待他们的反应呢?叶青:一个县里的官员,如果不是县委书记、县长,在这次车改中确实比较麻烦。这次公布的车改方案只能保证主要负责人。这个主要负责人包不包括人大主任、政协主席还很难说。另外,县委常委们怎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带动了作风整体转变,然而,穿上"新马甲",打折扣、搞变通的"四风"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呈现出由明转暗、逃避监管的特点,增加了发现和查处的难度。公车改革"乱象丛生"。公车改革实施以来,一些地方在公车治理中出现新的问题,成为异化车改的"杂草",不免让人心生忧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地积极尝试公车改革,侧重点各异。 一、货币化改革 办法:取消机关一般公务用车,按月按人发放交通费用补贴。车改后因公用车时,可通过公交车、出租车或公车服务中心车辆等方式解决。  相似文献   

13.
公车改革势在必行,已经成为大多数国人的共识。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所指出的那样,应“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积极稳妥地进行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和公务员福利制度改革工作。”但是“车改”如何改?目前还没有一套公认的、权威的、尽善尽美的方案和模式。由于各地条件差异很大,“车改”自然不能齐步走、一刀切。广东珠三角普遍采用的货币化车改模式,可以说是先行了一步。因此,进行适当的宣传和交流,对于尚未开展“车改”的我省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杭州市自5月起推行市级机关公车改革,市局(副厅)级以下一律取消专车,如此大规模、高级别的车改在全国尚属首例。第一批  相似文献   

15.
正时下,各地车改紧锣密鼓地推进,深受干部群众的欢迎和拥护。为保证这项政策落地生根,各级政府和部门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举措,成效显著。然而,在推行公车改革的同时,私家车"粉墨登场",一些同志为办事方便快捷,私车替代公车职责,"私车公用"应运而生,这种"奉献"不该简单否决,但厘清消费关系、堵塞管理漏洞,倒是十分必  相似文献   

16.
7月29日,随着最后一批公车统一驶向位于钱江新城的市级机关公务用车服务中心,自2009年5月启动的杭州市级机关公车改革终于完成。除公检法系统和市政府3个驻外办事处暂不实施车改外,杭州全市87家市级机关共有800辆公车参加改革,这意味着杭州所有的市管干部不论级别高低、官职大小都不再配备公车。  相似文献   

17.
正如何看待公务自行车的现状,如何最大化发挥其作用?记者专访了"公车改革第一人"——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叶青表示,公务自行车不会停摆,相反,随着今年各地各级车改的全面启动,公务自行车的利用率将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好消息!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配套政策持续巩固公车改革成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县、乡在党政机关车改核定的公务交通补贴总额内,提高统筹比例,集中部分重点保障好出行任务重的岗位和人员,地方车改补贴统筹比例不设上限.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配套政策持续巩固公车改革成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妥善处理好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公务出行,是此次通知的主要内容。《通知》强调,要对县乡公务出行有所倾斜。如交通补贴方面,支持地方提高县乡公务交通补贴统筹比例,重点保障好出行任务重的岗位和人员,地方车改补贴统筹比例不设上限;同时鼓励地方在车改核定的交通补贴总额内,按实际承担工作岗位来核定补贴标准。  相似文献   

20.
时下,坐小车已成为政界官员身份的象征,于是车轮下腐败的话题不绝于耳。深圳市、大庆市成功的车改尝试,为中国公车制度的改革带来了希望的曙光。车轮下的腐败在中国,官方的车队已成一大社会景观。车轮滚滚,引人注目。市场上的高档轿车近80%为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