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戚鲁江 《中国人大》2013,(16):51-53
美国是全球网络技术的发源地,掌握着网络空间的核心技术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美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立法也起步最早,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宽,内容最复杂。近年来,出于对"所遭受网络攻击"的担心,美国国会更是加快了网络安全的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2.
江冶 《半月谈》2005,(1):85-86
日本政府20014年12月10日推出了确定未来十年日本安全保障和国防建设走向的新《防卫计划大纲》。新防卫大纲在“日本周边安全环境”一章中提到了两个国家的名字:一个是至今仍未与日本建交的朝鲜。以往在谈及周边威胁时.日本总是拿朝鲜说事,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是全球网络技术的发源地,掌握着网络空间的核心技术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美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立法也起步最早,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宽,内容最复杂。近年来,出于对"所遭受网络攻击"的担心,美国国会更是加快了网络安全的立法进程。美国第111届国会以前(1984年一2009年)起支架作用的法律,明确了网络安全的基本内容及政府备部门职责。据美国国会研究部统计,1984年至2009年.美国通过的含有网络安全相关条文的法律有36部。根据其规范的主要  相似文献   

4.
2013年"棱镜门"事件爆发后,各国对网络空间和信息安全的关注度明显上了一个台阶,世界各国分别从国家安全战略、网络演习、强化互联网管理、产业自主可控、加深国际合作等方面来提升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防御水平,而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必须由世界各国携手合作才能解决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本文论述了中国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的国际形势;分析了在"全球公域"和"国家主权"、"联合国"和"伦敦进程"及"管什么"和"怎么管"等方面形成的网络空间安全国际对话两大阵营;并提出了中国夺取网络空间安全治理规则制定主导权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庄会宁 《人民公安》2022,(15):26-29
<正>“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一系列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6.
作为重要的信息安全标准,等级保护体系为我国信息系统提供了基础性的信息安全保障。在社交网络与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如何识别网络空间中新的信息安全需求,从信息安全标准研制方面进行与时俱进的新探索与尝试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网络空间主体信用安全的概念,并分别针对网络空间内的网站主体和用户主体的信用安全需求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出了一种网络空间主体信用安全评价的体系框架。该框架有助于引导网络用户安全地使用网站服务,与其他网络用户进行安全地信息交换和电子商务交易,并规范其网络空间内的行为,从而在信用安全评估标准研究层面为网络空间内信用体系的建立作出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布什版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白宫于2002年9月20日发表的布什上任后第一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自“9·11”事件后,继《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核态势评估报告》之后的又一事关国家安全政策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至此,体现“布什主义”的重要文件已基本齐备。  相似文献   

8.
点评:对美国来说,这次的驻日美军调整在很大程度上针对中国。因为美国将中国的发展视为对台海地区稳定的威胁,还认为中国会威胁日本、印度等亚太国家安全。这份协议显然赋予日本更多自我防卫权力,也提高了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安全作用。中国对此表示,日本和美国的同盟关系是一种双边安排,它不应超出双边关系的范畴,更不应针对第三方。中国希望日本和美国尊重本地区国家的安全关切,多做有利于本地区稳定与和平的事。  相似文献   

9.
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新型政治动员和社会运动以及网络恐怖主义离我们渐行渐近,并开始威胁社会安定和国家安全。网络空间的不安定因素具有全球性、突变性和联动性特征,特别是以网络为中介的群体行动,会在网络之外产生现实性的后果。因此,和谐稳定是两个世界共同的建设目标。面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不断升级,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强国的战略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亟需相匹配的国家安全战略来护航。  相似文献   

10.
1999年5月24日,日本国会以142票多数赞成,47票反对,通过了“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这一举动,引起了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和正义的日本国民的强烈愤慨。我们不能不说,“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的出台,是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军事格局中又一个引人注目的举动,是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在亚洲的又一表现。一、与《和平宪法》背道而驰的“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几乎是一片废墟的国土上,日本人民开始了新的生活和恢复家园的建设。1946年1月1…  相似文献   

11.
信息传真     
常州市利用互联网 开展国家安全宣传 为深化《国家安全法》宣传,常州市国家安全局日前在常州市信息港上开设了《国家安全在我心中》专栏。此栏的开设,不仅可以使我国公民通过互联网学习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也为外国人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提供了方便。本刊讯 美国曾参与推翻 智利阿连德政权 2000年11月13 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公布一批有关智利70年代初期政局的解密文件。这些文件表明,美国情报机构在智利1973年发生的推翻民选总统阿连德的军事政变中曾秘密资助了政变的发动者皮诺切特。在军事政变前 3周,美…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国防部炮制的《2005年度中国军力报告》7月19日出炉。两周之后,日本内阁通过了日本防卫厅提交的《2005年度防卫白皮书》。两者看似无关,但细察之后不难发现,它们在一些关键内容上“不谋而合”:“中国威胁论”是贯穿其中的一根主线。自2000年以来,美国五角大楼每年就中国的军力状况向议会提出所谓年度报告,大肆制造和渲染中国正常的军事发展“对地区乃至美国构成了威胁”的论调。今年的报告依然是对中国的军费预算横加指责,声称“中  相似文献   

13.
鉴于互联网全球性与连通性,依靠单一国家并不能彻底解决互联网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遵循国际法基本原则、制定网络空间国际法管辖规则、明确网络空间国际法责任范畴,确保网络空间国际法步入正轨,成为治理网络空间的利器。  相似文献   

14.
网络空间安全已经成为影响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外交领域的关键因素和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网络安全观的时代内涵;分析了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与网络安全观的内在逻辑;论述了新型网络安全观视角下的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目标定位,并从网络空间顶层设计、防御体系、法律体系、互联网信息内容治理机制、网络空间国防力量建设、全社会参与、弘扬网络文化和强化国际合作等八个方面探讨了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实施路径,以期对保障中国网络空间安全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的霸权主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9·11事件”以来,随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布什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战略学说。这是与克林顿政府不同的、具有“布什主义”特征的战略理论。伊拉克战争是实施这一战略理论的初步尝试,并进而使其成为美国谋求全球霸权的理论依据和战略方针。现将该学说的主要论点介绍如下。一、“失败国家论”与“政权更迭”。冷战结束,特别是“9·11事件”以后,美国对安全战略进行了大幅度调整。2002年9月,布什政府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美国安全战略转变的标志。该报告提出,当前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是恐怖主义网络与拥有大规模…  相似文献   

16.
丛林 《观察与思考》2004,(22):22-23
美国的反恐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贸中心轰然坍塌、五角大楼浓烟四起,美国民众一日之内陷入极度恐慌之中。惨痛的教训使美国人真正意识到本土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因此,“9·11”事件之后,布什政府迅速将国土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最优先位置,并为美国国土安全加上了四把“保险锁”。第一把锁:出台《国土安全国家战略》。2002年7月,布什政府正式公布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份《国土安全国家战略》报告,对美国国土安全政策作出  相似文献   

17.
8月4日、5日,美国智库连续出炉题为《慑止、防卫、击退与合作》、《均势问题》的台海军事情势研究报告。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美国智库公开向台湾当局“支招”如何对抗大陆,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相似文献   

18.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作为网络空间内承载国家安全的重要载体,已成为网络空间安全的"必争之地",但我国尚未建立全面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体系.作者深入研究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相关政策标准,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运营方面开展积极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提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运营体系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框架.  相似文献   

19.
作为重要治理主体,国家治理边界一直是学界探讨的重点。将国家这一以领土为核心的物理性空间结构投射到二维地图上,可以实现抽象国家的可视化,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不规则的地图轮廓中发现领土边界与国家治理边界之间的内在契合。网络空间的诞生,意味着以现有物理空间为映射的地图与治理范围扩展到了虚拟的数字世界。在具有流动性、跨区域性特点的网络空间中,依托于传统地图上领土边界而存在的国家治理边界不再适用。这需要回归到网络空间本体论,在分析网络空间的分层治理结构基础上,将行动作为网络空间中划定国家治理边界的依据,建立动态可变的“中心—外围”国家治理边界轮廓。  相似文献   

20.
一些发达国家冷战意识不退,在骨子里敌视中国的体制,并嫉妒中国技术的发展,就对中国妄加猜测,妄加攻击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分析了日本政府机关以及自卫队等国家重要部门的网络安全现状,借美国之口强调中国的网络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