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总部设在柏林的"透明度国际"于4月25日公布了2004年度全球腐败报告.透明度国际又名廉政与反腐改国际,是一个由政府官员、专家和商人组成的非政府组织.  相似文献   

2.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2,(14):20-21
多种迹象表明,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腐败,已被正视。 今年年初,知名网购平台淘宝的反腐行动,引人注目。l到5月,淘宝查处违规员工达27人,9人将被以受贿罪起诉。另一知名民企“美的”的“反腐风暴”,则被纳入广东的“三打两建”专项行动中。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拳反腐,"打虎""拍蝇""猎狐",成绩有目共睹。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能不能在与腐败的较量中最终取胜,当下有些人还是持怀疑态度:有的认为反腐攻势再猛也挡不住中国腐败的严重,甚至声称会越反越腐;有的认为一党执政反腐不可能成功,中国共产党反腐注定要失败;还有的"预测"重拳反腐将"昙花一现",腐败必将卷土重来。果真如此吗?中国共产党到底能不能管住腐败?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有报道称中科院一项研究发现,受贿金额越多的受贿行为对大脑刺激就越大,外界由此讨论是否可以通过吃药抑制腐败。中科院就此回应称,课题主要是研究什么样的脑神经机制会导致"金钱会使人们违反公平原则"这一现象,与腐败无关,反腐须靠制度不能靠吃药。与人们司空见惯的"小偷反腐"、"情妇反腐"、"网络反腐"相比,"吃药反腐"的不靠谱显而易见。不过,"吃药反腐"的误读背后,其实折射出人们对多渠道反腐、可持续反腐的由衷期待。从"大脑支配行动"的角度推论,官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国共产党能不能在与腐败的较量中最终取胜,当下有些人仍持怀疑态度:有的认为反腐攻势再猛也挡不住中国腐败的严重,甚至声称会越反越腐;有的认为一党执政反腐不可能成功,中国共产党反腐注定要失败;还有的"预测"重拳反腐将"昙花一现",腐败必将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6.
王里 《唯实》2022,(4):17-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阐述了反腐倡廉的价值理念、主要目标、总体思路和战略举措,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从回答"为什么要反对和根除腐败"这个现实问题出发,遵循"为什么要反对腐败、反腐依靠谁和如何反腐"的逻辑思路,系统回答了腐败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深层次原因,勾勒出一套科学而有效的反腐方案.  相似文献   

7.
政治学语境下的腐败是指被称为"政治之癌"的权力腐败。面对严峻的反腐败形势,我国在反腐败路径选择上依然存在着重道德反腐,轻制度反腐;重实体反腐,轻程序反腐;重权力反腐,轻权利反腐等倾向。要在坚持道德反腐与制度反腐相结合的基础上,突出制度反腐;在坚持实体反腐与程序反腐相结合的基础上,突出程序反腐;在坚持权力反腐与权利反腐相结合的基础上,突出权利反腐。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以来,网络反腐频频发威。小鼠标拉下腐败大官员,低成本催生反腐高效率,网络反腐以其独特的现实魅力展现在反腐舞台,经网络曝光、由网民参与的网络反腐热潮正改变着中国的反腐格局。网络反腐的积极作用已使它成为制度反腐的一种必要补充,已使它成为反腐大军里的一只"尖兵"。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腐败的治理工作,反腐力度不断加大,新的反腐架构、新的反腐措施、新的反腐制度不断出台.与此同时,腐败的"抗药性"也在不断增强,腐败手段愈加隐秘,腐败行为愈加复杂,腐败的社会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更加广泛.腐败严重侵蚀着我们这个社会的肌体,瓦解着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基础.现阶段诸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不但表明追成社会矛盾的深层原因正在形成,而且显示现行反腐措施解决问题和维护秩序的效能在逐渐削弱.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地推进反腐败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治理腐败呈现一些新态势。党委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强化,纪委聚焦监督执纪问责职责,腐败治理责任更明晰。治标与治本、惩治和预防相结合,反腐"治标"取得新突破,反腐"治本"迈出新步伐。利用各种媒体的优势,发挥巡视制度的作用,引导反腐向基层延伸,腐败治理策略扎实有效。有效遏制贪官外逃,开展国(境)外追逃,国(境)内外反腐互动。  相似文献   

11.
张玉芬 《世纪桥》2014,(10):23-24
腐败被称为"政治之癌",是人类社会健康肌体上的毒瘤。从古至今如何有效地遏制腐败都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已经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反腐,可以说反腐的高压态势依旧猛烈,可腐败案件依旧层出不穷,启发我们对腐败执行力度的探索,以及开辟新的思路整治反腐这个重头戏。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高压态势不松、力度不减,"不敢腐"的威慑作用逐渐显现,有效遏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但是,一些基层干部"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尚未完全形成,"微腐败"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不仅严重侵害了群众的根本利益,也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直面"微腐败"危害,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对策进行有效治理,形成基层反腐的强大合力,才能不断铲除"微腐败"滋生的土壤,不断增强群众对正风反腐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13.
2014年以四个"特大老虎"被缚,数十名贪官被查、制度建设推进等诸多战绩,在反腐历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不难看到,腐败带来的挑战非常严峻。展望2015年,当前高压反腐的态势将如何延续?哪些地方和部门将成反腐重点?从巡视结束到被巡视省份开始"打虎",中间有怎样的过程?廉政瞭望记者分别采访了多名反腐领域的知名专家,以各自视角为2015年的反腐趋势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4.
《廉政瞭望》2013,(1):12-12
正房价一直是人们舌尖上的话题。近来,一个"反腐能降房价"的观点引发了社会热议。业界人士各持不同观点,有人说腐败助推了房价高涨,但也有人称反腐不见得就能使得房价下降。反方腐败因素微不足道,关键是供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反腐能降房价"很愚蠢。就宏观经济政策而言,凡是对价格进行直接控制的政策,通常都只是短期行为,如果把它变成长期行为,就一定  相似文献   

15.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本文通过对腐败成本的探讨和对腐败成本与腐败收益的比较,根据我国腐败行为的"低风险、低成本、高收益"的现状,提出以提高腐败成本的方式,来加大对腐败的惩治力度,构筑反腐防线。  相似文献   

16.
黄心华 《求实》2005,(6):65-67
腐败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古今中外历来都有.近几年来,我国加强反腐力度,反腐措施愈来愈严厉,反腐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腐败事件仍层出不穷,腐败由个案向窝案发展,由官场腐败向大众腐败发展.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人们开始从新的视野即文化的角度来关注腐败问题.反腐败不仅需要制度反腐,更大程度上还要在社会中形成防止腐败蔓延的文化氛围,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预防、制止腐败,即文化反腐.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高压态势不松、力度不减,"不敢腐"的威慑作用逐渐显现,有效遏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但是,一些基层干部"不想腐"的思想尚未完全形成,"微腐败"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不仅严重侵害了群众的根本利益,也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直面"微腐败"的特点及危害,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对策进行有效治理,形成基层反腐的强大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铲除"微腐败"滋生的土壤,不断增强群众对正风反腐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18.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彰显出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从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的思路转变。适应这一转变,亟需加强制度的建设,然而,腐败案件的频发凸显出"制度的笼子"固然重要,有无制度意识却直接影响制度反腐的实际效果。因此,培养对制度规则的尊重、信任、遵守和维护的制度意识将成为制度反腐的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腐败大案频出,腐败高官纷纷落马。广东是越反越腐,还是反腐败越抓越紧?创新反腐机制制度,吸纳民意开门反腐,媒体舆论监督反腐败……"反腐书记"汪洋主政下的广东,使出了反腐败的十八般武器。不光要做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还要做反腐败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20.
邹德萍 《先锋队》2015,(3):26-28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我党历史上反腐败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查处贪官最多的一年,既表明了共产党人与腐败“水火不容”和对腐败“零容忍”的决心,又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查处各种腐败的关切。从反腐“关键词”即可看出去年反腐不平凡的轨迹。无论是反腐关键词,还是反腐新词,都彰显了中央反腐钢铁般的意志,壮士断腕的决心,也昭示了今年的反腐工作新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