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幸编译 《台声》2013,(7):80-82
不少学界研究者都将日本殖民统治者在台实施的“皇民化”运动时间界定在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事实上日本殖民者自《马关条约》割台以来,即开始在许多领域推行“皇民化”运动。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5,(21)
<正>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由于清政府无力救援,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日据半世纪,从反对割台议和的斗争、武装抗击日寇占领、辛亥革命前后的武装  相似文献   

3.
祖国大陆人民要换位思维,要理解台湾人民在百年不幸的曲折历史中,所形成的历史悲情和不愿被任何人统治,一定要由自己当家自主的强烈愿望。从马关割台到今天,两岸完全统一只有1945—1949这4年时间,在此之前的50年,当大陆在马关割台后,救亡图存的民族主义,在烈士鲜血的浇灌下,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时候,台湾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下,基本上处于和大陆隔离的状态。在日本殖民统治期间,因依附日本殖民统治在经济上获得利益而忠于日本的皇民化地主、  相似文献   

4.
当德国工程师康拉德·祖瑟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脑——“Z23型计算机”时,想必只是为人类增添一种驾驭知识的工具。 日本任天堂公司却别具慧  相似文献   

5.
陈仪与台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胜利,中日甲午战争中被日本强行割占的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当时,陈仪被任命为国民政府首任驻台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代表国民政府从日本手中接收并治理台湾.一年半以后,台湾爆发了“二二八”起义,陈仪“引咎辞职”,结束了在台湾的主政生涯.本文所要论述的是,陈仪接收台湾、治理台湾的措施,以及对他的治台措施作一评价.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5,(22)
<正>今年是台湾光复70周年。当年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甲午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声,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日本在乙未占据台湾,开始了台湾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日本殖民统治,台湾岛内同胞被强制改为日本国籍。在日据50年中,台湾同胞开展了英勇的武装斗争和非武装的民族运动,他们英勇抗争,不屈不挠,付出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0,(6):84-85
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噩耗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台籍举人汪春源、罗秀惠、黄宗鼎与在京台籍官员叶题雁、李清琦等多方奔走,率先上书都察院,反对割台议和,表明“台地军民必能舍死忘生,为国家效命!”都察院将呈文代奏光绪帝,表达台湾同胞强烈反对割台的决心和民意。是为“五人上书”。本刊现将载于老台胞何标主编《老北京台湾人的故事》书中、现存北京市档案馆的呈文全文录于此。  相似文献   

8.
倪蛟 《台声》2003,(5):46-48
题记:1894年,蓄谋已久的日本帝国主义借朝鲜“东学党”起义之机,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而昏聩无能的清政府一味求和妥协、指挥不力,以致战局直下,北洋水师亦全军覆没。尤令国人痛心不已的是清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春帆楼与日媾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被强行割让给日本。由此,广大台湾同胞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反割台”爱国斗争———  相似文献   

9.
乙未前后,张之洞主持南洋防务,多方设法,积极为抵制割台出谋划策,努力争取实现"援外保台"。张之洞及其亲信的反割台活动,引导并推动了台民反割台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援外保台的路线和思路,也成为台民自主保台乃至成立"台湾民主国"的路线图。不过,深谙仕途之道的张之洞注意与清廷保持一致,这制约了他对台民的支持。尤其当台民成立"台湾民主国",超出清廷所容许的界限,张之洞的表现十分矛盾,既想为台民掩饰,又不愿承担责任,最后为保其权位,主动放弃援台活动,未能为台民的反割台斗争作出更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卢成池 《台声》2013,(2):70-73
1895年,甲午战败的清政府被迫以一纸《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同胞“义不臣倭”,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全岛性惨烈的反割台斗争。5月25日,台北宣告成立抗日临时地方政权“台湾民主国”。6月上句台北失陷后,战事主要在台湾中南部展开。  相似文献   

11.
林金源 《台声》2014,(3):38-39
农历新春,岁次甲午。回顾历史,这是第3个攸关台湾命运的甲午年。第一个甲午1894年,日本借口出兵朝鲜,挑起中日战争,清廷战败,被迫割台。日人武力镇压、殖民开发、“皇民同化”三管齐下,但从台湾被日本侵占的那一天起,台湾乡亲英勇不屈,  相似文献   

12.
杜雁芸 《前沿》2005,(11):253-255
战后,在反省二战侵略罪行问题上德国和日本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反差,其认识根源上不尽相同,也存在着深刻的历史、现实原因。日本只有像德国那样认真反省,吸取教训,日本才会有光明的政治前途,日本才能取信于亚洲各国人民和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13.
纪欣 《台声》2014,(8):56-56
近代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始于140年前攻打台湾少数民族的"牡丹社事件"。食髓知味后,于120年前发动甲午战争,正式夺占台湾。随后,又在83年前占领东北,77年前制造"七七事变",引发侵华战争。中华民族艰苦抗战八年,最终日本战败,台湾光复。可以说日本侵华的肇始,就是对台湾的侵犯、殖民。今年和明年,分别是甲午战争、乙未割台两甲子,也是"七七事变"77周年和抗战胜利70周年。  相似文献   

14.
抗战爆发后,德国一直在中日之间进行调停。德国之所以积极调停中日冲突,是基于自己的战略考虑。因为德国希望日本北向进攻苏联,使苏联面临日德东西夹击的不利境地。如果日本将主要兵力投入中国战场,使中日战争长期化,会削弱日本对苏联的威胁,日本作为盟国的战略价值将大大降低。日本为了争取国际舆论,把战争责任推向中国,切断德国对华援助,希望德国调停中日冲突,因为日本与德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德国出面调停对日本有利。  相似文献   

15.
<正>120年前的甲午战败和乙未割台,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和惨痛悲剧,是日本军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尤其是台湾同胞的深重灾难,但台湾同胞并不甘心被奴役、被压迫,与大陆同胞同仇敌忾,奋起抵抗殖民者残暴侵略和统治。无数台胞用鲜血和生命来证明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分离的成员。70年前的1945年,两岸同胞携手打败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16.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甲午战争后日本侵略者霸占台湾50年,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台湾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和祖国大陆的各族儿女一样,从未屈服于日本殖民者的残暴统治,他们奋起反抗,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给日本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泰雅人发动的震惊中外的雾社起义。雾社——位于台中埔里地区,因山峦叠嶂,时有雾气笼罩而得名。高山族的一支泰雅人世代都在这里繁衍生息。早在日军侵台之初,泰雅人就协助过徐骧、刘永福领导的抗日义军。乙未(1895年)反割台斗争失败后,他们又帮助过“抗日三猛”之一柯铁领导的铁国…  相似文献   

17.
郁辛 《台声》1995,(10)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七·七”事变58周年,又是“马关条约”割让台湾100周年。为不忘国耻,牢记惨痛历史教训,两岸各界纷纷举办了多种纪念活动。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和损失是空前的。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3500万;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台湾同胞遭受日本殖民者奴役达50年,为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牺牲了65万人。 从1895年4月17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到1945年10月25日台湾与澎湖列岛重归中国版图,中间整整50年日据时期,台湾各族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日本侵略者,争  相似文献   

18.
1895年,日本在甲午海战中打败中国,并通过《马关条约》强行割占台湾,从而揭开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为了使国人永远牢记《马关条约》"割台之辱"的这段历史,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和中国妇女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台湾同胞抗日50年纪实》(以下简称《50年纪实》)一书。《50年纪实》一书是一部成体系的文集,共收集85篇文章,其中大多数是亲历者或其后人的回忆录,这一篇篇记述构成了一幅全面再现延续半个世纪之久的台湾同胞抗日斗争的历史画卷。在统治台湾的五十年中,日  相似文献   

19.
甲午战争是日本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也是列强为扩大各自在华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结果。俄国对日本发动战争的立场由明确反对转向暗中支持,英国的态度则由暧昧变为怂恿,战后俄、法、德三国联合干涉还辽,美国利用单独调停中日和谈的机会偏袒日本,并在处理"日本间谍案"的过程中袒护日本的战争行为。《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东亚传统的朝贡体系和宗藩关系最终瓦解,中国加速沦为列强瓜分的对象;日本则迅速崛起,企图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国际新秩序,并开始了半个世纪的对外侵略扩张。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1月29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在钓鱼岛问题上偏袒日本的法案条款,与前些时侯美国国务院表态希望避免事态升级并卷入中日争端明显不同,很大原因是美国的军工垄断财团正急切希望制造国际紧张局势并转嫁危机。美、日特殊利益集团收买政客破坏中美、中日关系,严重威胁中国的和平发展环境和各行各业的切身利益,我国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能视而不见而应积极行动起来,运用各行各业掌握的舆论、经济、贸易、民间交流杠杆,提醒、劝说美国、日本的同行制止右翼政客的反华行动,避免中美、中日关系倒退给双方各行各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