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清代纪晓岚曾言:"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意思是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能够一心一意地履职尽责,必定能够练成精湛的技艺,成为本职岗位上的佼佼者。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做历史眷顾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就要涵养"心心在一"的干事精神,立足平凡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事业"。世界上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阿蒙森团队,人们分析他们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2.
廖江 《兵团工运》2017,(11):18-19
<正>2016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也让工匠精神成为全年的热词之一。如何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更多中国工匠,成为社会广泛热议的话题。工会组织能否在传统工作中找到"大国工匠"的培育通道,既是自身工作创新的需要,也是服从服务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治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为何要培育工匠精神?以及如何培育工匠精神?文章对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从今年3月5日上午开始,一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词语——"工匠精神"热起来,盖因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所致。李总理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是个好词语,提倡"工匠精神",我百分之百赞成。关键是做不做,精神如果不扎根,停留在热议上,就是无根之浮萍。为什么要提"工匠精神"?因为我们缺乏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一个新名词——"工匠精神",让人耳目一新,其目的就是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何为"工匠精神"?即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本质上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坚定、执着、踏实、韧性、专注、精益求精和追求极致的精神,也是一种热爱工作,热爱事业、热爱生  相似文献   

6.
正传承弘扬"工匠精神",既需要我们为"工匠精神"的回归创造条件,还应该对一些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激励。我的手头有两本关于"工匠精神"的书,一本是美国人亚力克·福奇写的《工匠精神》,记述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些工匠如何改变美国;另一本是日本根岸康雄写的《工匠精神》,写一群国宝级的日本中小制造企业,如何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7.
<正>"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备受重视。从2016—2019年全国召开的两会来看,"工匠精神"一直出现在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内化于从业者心灵"的要求被反复提及。在贵州,"工匠精神"氛围愈发浓厚。从2016年起,贵州相继开展"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寻找身边的贵州工匠"系列网络文化宣传活动和万名"农民工匠"培育、十大"贵州工匠"和"金牌工人"评选等活动,展示、发掘了一批又一批"贵州工匠""农民工匠","工匠精神"在贵州愈加"根深叶茂"。职业院校是专职培养技能人才的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弘扬工匠精神。这是新时代的真切呼唤,也是新征程的必然要求。"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讲认真,凝练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工匠精神。辽宁是工业大省,最早孕育了新中国的产业工人文化,培养出一批批备受赞誉的产业工人队伍。可以说,工匠精神在辽沈大地有着深厚的土壤,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文化。今天,我们要实现新时代的使命,要实现全面振兴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不断唤醒工匠精神、激活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近来,"工匠""工匠精神"屡屡见诸报端和新闻媒体,一时间,"工匠""工匠精神"成为热词。所谓"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工匠精神",是严谨,一丝不苟;"工匠精神",是耐心,专注,坚持;"工匠精神",是专业,敬业,打造同行业无法匹敌的最优质产品、最  相似文献   

10.
<正>【政府工作报告原文】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贵州博大智能终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涛将"工匠精神"融入工作的每个细节"工匠精神"再次写入政府报告,作为基层技术研发人员,我备受鼓舞。我们公司一直致力于金融电子现金行业智能终端设备的研发、生产与运营。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7,(4)
<正>所谓"工匠精神",就是指匠人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更要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它代表了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的精神品质。工匠精神的形成、传承、丰富和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民族文化、伟大的人文时代以及成熟的市场经济,其内涵也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变化。一、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铸就"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6,(7)
正"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学",就是要精读原文、学深悟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就是要从我做起,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两学一做",最终要落到干事创业上。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两学一做"要按照省委要求,真正学深读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和在黑龙江考察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教育与所承担  相似文献   

13.
正组工干部是志同道合者的聚合,是新时代"领跑人"的聚合,只要发扬好"工匠精神",团结奋进,就一定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强大的组织力量"工匠精神",就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精神和价值取向的行为体现。现今社会,任何行业和个人所具有的"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精神,都可称为"工匠精神"。新时代的组工干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决拥护者,肩负着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进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和干部、人才等工作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更要具备"工匠精神"。要有爱岗敬业精神。把简单的  相似文献   

14.
地方动态     
《先锋队》2012,(36):25+31-32
永和县纪委:"三个及时"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一是及时学习。及时组织全县纪检监察干部集中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党章修改情况说明,撰写学习笔记、心得体会,深刻领会报告精神,确保十八大精神真正"入脑入心"。二是及时宣传。永和县人民政府网、永和县廉政网、永和县阳光农廉网、永和纪检监察信息、手机短信等宣传平台,都转载刊登  相似文献   

15.
耿银平 《前线》2016,(4):81-81
正过去这几天,作为政府工作报告里新词汇的"工匠精神"备受关注。"工匠精神"的理念就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当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我们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让它为中国腾飞做出积极担当。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欲速则不达"、"萝卜快了不洗泥"告诉我们,无论是企业发展、人的发展,太强  相似文献   

16.
<正>工匠精神在近年来是一个热词。党中央倡导工匠精神,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实践工匠精神,意义重大而深远。众多实践者中,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公司工人戎鹏强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他1983年初中毕业后入厂,30多年来勤学苦练,干得一手"绝活",技术精、靠得住、能创造。他长期秉承工匠精神工作,形成了令人敬佩的人格。2017年7月,戎鹏强成为"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媒体公示了他的事迹。品味他的经历和作为,人们对工匠精神会  相似文献   

17.
刘光辉 《先锋》2022,(7):24-26
<正>欲成非凡之事,必用非凡之功。推动成都市纪检监察工作走前列、作表率,创新更多成都做法、形成更多成都经验,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们的重要目标。新时代、新征程,全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坚持四种思维、发扬四种精神,激发新状态、提振精气神,用奋发有为的状态、敢闯敢试的斗志、开拓进取的精神,做好奋斗者,当好答卷人。  相似文献   

18.
"工匠精神"是企业提质增效的动力源、"中国制造"的软实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企业打造"百年老店"的"金钥匙"。但是,近年来,由于工作标准不高、急功近利、劣币驱逐良币等原因,导致工匠精神严重缺失。要通过强化价值激励、创新教育培训、完善政策顶层设计、健全制度、让"工匠精神"渗透进各行各业等对策措施,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活力添动力。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7,(6)
<正>自2015年起,根据《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的相关要求,七年制中医学专业的学制改为八年。这次改革在规范化的同时使中医学生的求学之路变得漫长,这就需要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要懂得沉得住、静下心,创造性地去传承中医药文化。新时期"工匠精神"中所蕴含的精神理念和文化内涵与这做好中医学生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马建堂 《前线》2016,(9):42-44
强调器物的文化价值和教化功能,是中国工匠精神独特的价值追求。当代的工匠精神,应当是传统和创新、理念和务实、中华文明特色与世界发展大势的有机结合。新时期培育工匠精神,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需要,是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需要。要借"双创"东风,使工匠精神成为亿万人民创业创新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