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调速电机厂工程师张国才与史文富老汉的女儿史彩云本是一对恩爱夫妻。史彩云不幸于1972年去世,撇下了一对年幼的儿女和年老耳聋的爹、张国方毅然挑起这副沉重的生活担子,拉扯小儿女.照顾老岳父。8年后,张国良与小学教师曾宪苹再结良缘,有人以为史老汉这下不仅失去女儿,也要失大女婿厂。然而,重建家庭并没有冲淡张同才对老人的一对爱心.他还为老人“赚”回一个女儿。曾宪苹温柔贤惠.冈张回才一样孝敬老人。每遇假日,张国才总要带妻子、背着女儿从市区来到郊区.为老人洗衣洗被做家务,给他捎上一点吃的和穿的,奉上一份浓浓的…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密云县不老屯镇的张老太共生育6个子女,含辛茹苦将他们抚养成人,丈夫因病去世。本村肖老汉的妻子早亡,儿子不幸因病去世,儿媳改嫁,只与孙儿相依为命。肖老汉多次向守寡的张老太求婚,张老太被肖老汉的诚心所感动,不顾儿女劝阻,1986年和肖老汉结婚了,老俩口与刚满16岁且已参加劳动的孙子一起生活,到也相安无事,直到去年11月肖老汉因病去世。 此后,肖老汉的孙子对张老太突然翻脸,经常为一点小事与老人大吵大闹,并说:“没有义务赡养她”,双方已无法一起生活。 苦命的老人找到了自己的亲生儿女,想回到他们身边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3.
现年72岁的国玉尚老人共生育了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均已成年。老伴去世后。老人独自生活。  相似文献   

4.
《人民政坛》2012,(1):38-38
【案情】张某与丈夫协议离婚,9岁的女儿随前夫生活,张某每月付抚养费300元。后来,前夫再婚,继母对女儿很少关心,经常借故打骂,而前夫对此却无动于衷。女儿即提出想随母亲生活的要求。张某正承包村里果园,经济状况尚好,既有能力又愿意女儿和自己生活,但前夫就是不同意。张某遂向法院提起变更抚养关系的诉讼,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我是年近七旬的老人,有两个子女。在老件去世后,我一直随女儿女婿一起生活。女儿已经下岗,孙子又正在外地念大学,全家人的生活和其他花销都靠女婿每月不到700元的工资,日子过得紧巴巴。屋漏偏逢连阴雨,前不久,我又生了场大病,不仅把自己的3000元积蓄花光了,还害得女儿背上5000元的外债.眼下生  相似文献   

6.
2013年9月2日《羊城晚报》刊登言者的文章,文中指出76岁的郭老汉近日将三个女儿告到通州法院,称自己身患重病,要求女儿每人每月支付500元赡养费。据称,老人其实退休工资较高,并不缺钱,也没啥病,打官司只是因生活孤独,想借机跟女儿们见见面,说说话。经法院调解,最终三个女儿承诺以后常回家看看老父亲。在传统语境中,老无所依就是缺衣少穿、无儿女赡养,但在现实中,有儿有女,不缺吃穿,老人照样孤苦无依,于是有老人使出种种“苦肉计”,以引起儿女关注。就如郭老谎报称病,将三女儿告上法庭,为的只是想多与女儿们见见面。“常回家看看”入法时曾引起舆论争议,许多人都认为此条款执行难。而今看来,若想法规不成为一纸空文,除了道德教化,让孝道深入儿女的观念,同时,也有必要完善细化法规条款,令其人法也入心。  相似文献   

7.
“桂珠的晚年生活问题是我多年来的一块心病,改在可好了,农保为我除去了这块心病。”这是江苏省东台市富东镇许灶村4组许可旺老人为出嫁多年的残疾女儿许桂珠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时说的一番话。许可旺老人是从常州退休的老职工,他生有4个儿女,都已成家立业。其中许老汉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小女儿许桂珠。桂珠因幼时患小儿麻痹症成年后不诓不能从事田间劳动,而且连基本生活也不能完全自理。如今许桂珠已出嫁5年,虽然家庭对她照顾比较后到,但许可旺老人心里总不踏实,随着他本人日益年迈,桂珠的养老问题,成了老人的一块心病。最近,村…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去年.我与邻居张某因琐事发生纠纷.我的右腿被他打成骨折.胳膊也缝了十几针。今年3月,张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法院通知我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张某赔偿。听朋友说.法律有相关的赔偿标准。请问.具体标准是什么?如何计算?  相似文献   

9.
对于五保老人,除了经济照顾外,还要有服务照顾,对于年老多病,生活难以自理的农村五保老人,服务照顾显得更重要。服务照顾事情很杂,又不能间断,任务是很重的,要有很好的组织,采取适当的办法。对五保老人的照顾我们采取了多方分担的办法。一是个邻街舍分担。五保老人与左右邻居长年同居一处,平时交往较多,相互帮助的事是常有的,让邻居照顾五保老人,村组适当减免一定数量的公用工,保证了五保老人得益.邻居也得到一定补偿。二是远亲近房挂靠。五保老人虽没有直系亲属,但总有些远房亲戚,他们间因有某种亲缘关系.感情较为亲近,…  相似文献   

10.
曾何几时,人们又悄然兴起为亲人朋友乃至情人同事,赠送一份保险单或保险证,以表对他们的祝福和爱心。这一活动的悄然兴起,无意间又把人与人之间的礼尚往来和馈赠礼品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档次。它除具有点歌时的温馨、亲切和祝愿外,还具有实用永久等更为诱惑的特点。下面是发生在豫鄂山村的几则故事。在刘庄村没有人不羡慕刘老汉晚年生活幸福的。原来刘老汉的两个儿子“高瞻远瞩”,在结婚安家前,先用勤奋劳动的积累,为两位老人累计投保6O岁后每月能领取400元的养老保险金。刘老汉夫妇怀揣儿子送的养老保险证,有了“经济基础”作后盾,…  相似文献   

11.
身患晚期胃癌的八旬老人黄宁和远在美国的女儿商量决定,自己去世后出售房产,将其中的60万元作为特殊党费交纳。为了完成父亲的夙愿,女儿专程从美国加州飞抵浦东,与父亲共同签约,履行承诺。  相似文献   

12.
王永辉 《人民政坛》2007,(10):31-32
8月2日 星期四 下午3点,酷暑高温,刚到办公室上班,就看见刘老汉的女婿用轮椅车推着他来上访。刘老汉情绪很激动,再次(也不知是多少次了)向县人大询问其实名举报松源镇皂甲巷26号叶某违法建房一案的办理情况。这时,我看见刘老汉他们汗流满面,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没等刘老汉说完,我赶紧把他们请进办公室,又是让坐,又是倒水,又连忙打开电风扇。待他们“火气”平静下来后,  相似文献   

13.
《人民公安》2007,(1):57-57
张某想追求李某的女儿.又怕其父亲干涉,于是找到李某的父亲。以不干涉他们谈恋爱为条件.付给李某两万元现金,不管以后成功与否。都不退还。两人就此签下了一份合同。两年后。李某的女儿以两人性格不合。决定分手,张某找到李某.要求退还当初他给的两万元现金。李某以签合同上写明不管成功与否都不退还为由。不肯退还,请问:李某应该还张某的钱吗?  相似文献   

14.
端午节前夕.黑龙江省同江市某辖区老人张某来到某边防派出所索要扶贫物资(米、面),该派出所在今年端午节没有帮扶计划的前提下。由所领导自掏腰包驱车为张某购买了一袋大米和一袋白面.送至张某老人家中。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夏在乡黄殿村67岁的孙老汉夫妇俩无子无女,被村委会列为五保户,由集体出资供养。但他们眼看邻居们家家户户靠养兔致富,也不甘寂寞,向邻居赁了4只免,又买来了许多有关养兔的书籍、资料。老俩口夫唱妇随,一个在家喂养,一个到田间割草。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他们养的兔不断增多,现在已养各类长毛兔200多只,年收入达1.4万多元。老俩口养兔,不仅增加了收入,也带来了无穷的生活乐趣,同时减轻了村里的负担。五保老人争致富@张连瑞  相似文献   

16.
"听人说上了年纪就不盼着过年,可我就很盼着过年哩。"笔者面前的这位老人说此话时,就像一位大孩子那么天真。老人名叫苏琼英,是海口龙华区大同里社区的老居民。老人今年80岁,子女不在身边,老伴去世已有10多年了,是社区的一名空巢老人。"‘女儿’都已经把年货准备好了呢!"老人口中的"女儿"名叫何仁芳,大家都喊她阿芳,就是她平日里照顾老人生活起居。阿芳40多岁,是社区附近的下岗工人。"两年前,居委会为我提供了一个公益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寻乌县富寨村,人称“长寿村”。853人中70岁以上老人86个,其中无子无女12人,孤寡老人10人,每当人们由衷叹说“这里老人真有福”时,老人们都会说:“多亏我有一个孝顺‘女儿’李月娥呀。”富寨村没有养老院,乡政府、村委也没有指定李月娥照料老人;可是她却在37年中,精心照料过57位无子女或生活困难的老人。两年前,87岁的张兰把老人的丈夫去世了,她唯一的儿子也早在20年前为生产队筑河堤时淹死了。老人周子非常难过,李月娥便主动帮她拉柴洗衣,聊天拉家常,还两次把自己的‘党员困难户补助’送给老人治病。去年,春雨季节,…  相似文献   

18.
《民主与法制》2007,(3X):68-68
编辑同志: 我单位有一个老同志不久前去世,其育有一子一女。从遗物中发现,老人曾将8万元存款以儿子的名义存八了银行,但存折和密码均自己掌握。因老人未立遗嘱,两个儿女因继承遗产问题发生争议。其女儿主张,存入银行的8万元存款应当作为遗产,由兄妹二人共同继承。其儿子则主张,老人将这笔存款以自己名义存入银行,说明有意在去世后赠给自己,不应再作为遗产加以继承。请问,这笔存款的性质应如何认定?  相似文献   

19.
赡养情     
在那深山边远的贵州省贞丰县沙坪乡者丫村住着一位生于895年的布依族老人——潘丫利(“丫”布依语为“老太”之意)。其侄子播文进一家村老人孝敬、赡养三件载,被相邻村寨传为佳话C潘老太生有四个女儿,3(j年羽部已出嫁成家女儿办完婚事的差二年其老伴就去世广,剩下年逾5%的潘老太一人、背起了立孤生价河其任了潘文进青在眼里备在心【1967年,他提出义务奉律潘老人V叱.老人就启了一个弟馍幸福的家ic…)H’(月潘老太得厂一场大病其任f、任媳请医、煎药、喂水,端屎倒尿、侍候数日。老人护病日益好转,但双目失明了,什e也看不见,…  相似文献   

20.
2月21日一大早。家住河北省沧州河间市黎民居乡的刘老汉跟往常一样,赶着自家十几只绵羊去地里放牧。初春的早晨。天气还有些冷,刘老汉一边吆喝着把不听话的羊群往一起赶,一边裹紧身上的棉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