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七三年的石油危机和接踵而来的世界经济衰退,使西德政府认识到,必须有一个有效的“第三世界外交”,必须去掉“以欧洲为中心”的看法,而把眼光放到全球。此后,西德与第三世界的往来日益增多。 西德认为与第三世界发展友好关系,东盟五国是理想的对象。东盟是第三世界七十七国中比较正公的声音,东盟五国主张自由贸易,东盟地区有西德所需要的天然资源,也是西德工业品有希望的销售市场。而且,东盟正在赢得国际声誉。所以,西德与东盟的往来,特别是经济上的往来近年来日益频繁。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从新加坡的外交文献及有关新加坡领导人发表的讲话和外交行为等方面探析新加坡的东盟观,即新加坡视东盟为其生存与独立的保障与发展的平台.同时,结合新加坡独特的情况,从历史和现实等多角度分析其东盟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探讨新加坡在出任"东盟对华关系协调国"期间(2015—2018)处理"南海仲裁案"阴影下的南海问题的背景与策略,进而理清"东盟对华关系协调国"在东盟对华关系中的作用。斡旋南海问题,是新加坡出任"东盟对华关系协调国"一职的职责所在,也是新加坡的外交目标之一。然而新加坡在出面协调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南海问题时,却因坚定地支持"南海仲裁案"而影响到自身同中国的关系。新加坡为"南海仲裁案"的多番、多种"背书"之举,引发了中国较为强硬的反对和反制。同时,也要看到,新加坡虽然无法"诚实""公正"地斡旋南海问题,但却为"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达成准则框架作出了努力,是最有可能在南海问题上"协调"出具体成果的"东盟对华关系协调国"。  相似文献   

4.
早在1829年,当史丹福·萊佛士建立新加坡十年之后,德国商船“露易絲公主”号,在它駛往中国途中,第一次訪問了新加坡。数年后新加坡設立了第一所德国人的商业机构,同时汉堡的商人及不来梅和汉堡的船只亦开始定期开往新加坡。旧記錄曾指出那时期新加坡与德国之間的貿易发展良好。  相似文献   

5.
CEPT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EPT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庄礼伟一、东盟第四届首脑会议1992年1月在新加坡召开的东盟第4届首脑会议上,东盟国家签署了《新加坡宣言》、《东盟加强经济合作的框架协定》和为实现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而制订的《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即CEPT)等3...  相似文献   

6.
概述 在东盟五个国家中,新加坡是唯一不出产原油和天然气的国家,但是战略性的地理位置,使它从上个世纪便开始发展为本地区石油产品供应中心。到了本世纪六十年代,新加坡开始迈入炼油时代。它的炼油业自创建以来,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二十余年来,新加坡政府和私人企业把很大部分资金投资在炼油业上,炼油业的投资占新加坡整个制造业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随着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二十多年来新加坡炼油业逐渐发展壮大和提高了炼油能力,现已成为亚太地  相似文献   

7.
今年1月27—28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东盟第4次首脑会议,签署了《1992年新加坡宣言》、《加强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定》和《有效普惠关税协定》3个文件。会议最大成就是决定成立自由贸易区和定期同对话国就地区安全问题对话。这是东盟在亚太地区战略环境和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在经济和政治合作方面采取的重大措施,和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也是它走向21世纪所采取的重大步骤。这次会议将对东盟各国今后的政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一场佛教僧侣和学生带头的和平示威平息之后,美国参议院一致通过决议强烈要求东盟暂停缅甸的会员资格,缅甸问题成为东盟会议关注的焦点.经过磋商,东盟最终拒绝了美国参议院要求东盟暂停成员资格以惩罚缅甸军政府的要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峰会开幕仪式致词时说:"东盟将努力防止缅甸问题成为我们加深一体化和建立东盟共同体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东盟五个成员国中四个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一向是工业国家的原料供应者,新加坡则一直作为在远东地区对英国服务和其它东南亚国家对外服务的中心。过去十多年,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东盟五个国家的经济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新加坡已变为一个出口现代工业制品和提供金融服务的中心,但是,初级产品的加工出口和转口贸易对于新加坡的经济仍然不是微不足道的,其它四个国家也继续大力加强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相似文献   

10.
隆德新 《东南亚研究》2012,(4):27-32,38
国家属性的不同导致小国、大国对生存环境与条件的差异性认知。本文通过对小国概念与小国危机意识的透视,提出小国危机意识是影响新加坡战略制定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对小国危机意识的来源进行理论概括,然后以小国危机意识为视角探讨新加坡东盟战略与国家战略的内在关联,从生存平台、发展腹地及安全保障三个方面对新加坡应对生存危机的"东盟第一"战略进行体系解构与理论提炼,这同时也是新加坡经验的意义扩展。  相似文献   

11.
1977年8月,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组成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的政府首脑,聚集在马来西亚首府吉隆坡召开第二次东盟最高首脑会议,同时也庆祝这个组织成立十周年。 许多观察家都说,过去几年来,东盟的车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东盟成员国之一的印尼早就同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但同东盟第六个成员国文莱达鲁萨兰国的贸易关系还不够发展。 无论是从印尼向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出口商品种类以及他们向印尼出口商品种类来看,还是从所创的外汇来看,印尼同这四个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无疑是逐年增加的。鉴于目前印尼政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国—东盟经济关系讨论会”于1987年10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这两个研究所于1985年签订协议,规划进行一次为期四年的以“中国—东盟经济关系”为主题的联合研究,并将为此举行三次讨论会。第一次于1983年在新加坡举行,主要讨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双边贸易关系。本次会议是第二次。第三次会议将于1989年在曼谷举行,  相似文献   

14.
前景光明道路曲折--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0年11月于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东盟和中、日、韩"("10+3")政府首脑会议上,朱总理提出要研究中国与东盟发展自由贸易的可行性问题,东盟给予积极响应.会后,东盟与中国成立了由政府职能部门的官员和学术机构的专家组成的联合专家组,就东盟与中国之间发展自由贸易关系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东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联合研究.在2001年11月于文莱举行的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此报告被提交讨论,取得了东盟与中国领导人的一致认可,双方决定在十年内,建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非常活跃,先后出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柔佛和印尼的廖内群岛等组成的"新柔廖增长三角",又被称为"东盟南增长三角";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相邻部分组成的"东盟北增长三角";文莱、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相邻部分组成的"东盟东部经济增长区(简称东盟东增长区)"等.这些由东盟各国自愿组成的各种增长三角已成为东盟进行合作的重要形式,促进了东盟各国间经济联系和相互合作,带动了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本文选取东盟区域内最大的、最年轻的东盟东增长区,分析其带动资本流动的效果,探讨其发展成效.  相似文献   

16.
引言 东南亚联盟最近举行成立15周年庆祝。它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寄托在这地区联盟的许多期望仍未能实现。在新加坡举行的一次东盟外长会议上,决定成立一个特别工作小组以评价和制定东盟未来的政策。印尼外长穆赫达尔·库苏马阿马查在会上颇为坦率  相似文献   

17.
越南与东盟的关系:从对抗到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与东盟的关系:从对抗到合作黄云静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立于1967年,成立时有五个成员国:印尼、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1984年文莱独立后加入。初时东盟只是一个松散的默默无闻的组织。但今天的东盟已发展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区域组织。东...  相似文献   

18.
东盟5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伴随着东盟5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的经济增长,各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东盟5国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是与世界各国工业化中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相适应的。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存在着历史性、结构性和制度性的差异,东盟5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国际相比仍有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东盟区域安全合作的新尝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盟区域安全合作的新尝试赖松龄,曹云华令人瞩目的东盟区域论坛首届会议于1994年7月25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东盟成员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东盟的对话伙伴(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联盟、日本、新西兰、韩国和美...  相似文献   

20.
东盟在大国战略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在大国战略中的地位柳艳译1967年8月8日,东南亚五个国家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在曼谷成立一个泛东南亚的组织———东盟,到今年8月8日恰是东盟成立30周年的日子。东盟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经济发展迅速。会员国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