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腐败的危害性是全方位的.腐败造成的社会分化使社会成员有不公平感,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腐败导致社会成员千方百计利用政府官员手中的权力谋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腐败严重降低社会成员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大大弱化.本文力图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腐败的危害性,认识腐败,坚决铲除腐败.  相似文献   

2.
"80/90后"官员腐败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政治现象。"80/90后"官员腐败有七种类型,包括谋求权力型腐败、谋取利益型腐败、贪慕虚荣型腐败、消费享乐型腐败、依附关系型腐败、急功近利型腐败与随波逐流型腐败。而市场观念的侵袭、政治生态的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社会心态的失衡、权力制约的缺失与理想信念的薄弱则是"80/90后"官员腐败主要原因。为此,我们需要从合理设计薪酬、优化制度环境、树立正确导向以及筑牢理想信念等方面入手开展腐败治理。  相似文献   

3.
一个幽灵,腐败的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腐败,中国有,外国有;古代有,当代有。反腐败也不是从今天开始。开明的君主,廉洁的官员,都和腐败作过斗争。但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腐败都是愈演愈烈。美、日、德、英、法、意这些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不知有多少届内阁,因腐败丑闻而倒台。可  相似文献   

4.
警察腐败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腐败是警察权力的蜕变和异化,具有主体的特定性、逐利性、隐蔽性、集中性、关联性等特征。警察腐败主要有利益型、侵权型、渎职型三类。警察腐败生成的原因主要是价值错位、社会失范、社会角色失调、社会控制弱化、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要从根本上解决警察腐败这一社会现象,必须抓教育,提高警察自身素质;抓好角色建设,使民警能够胜任多种社会角色的要求;发挥制度控制的作用,优化环境,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段小力 《前沿》2012,(13):110-111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高校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高校"三资"监管缺失与管理程序漏洞使高校干部腐败行为进入易发高发期,并在规模上、程度上有逐步与社会腐败趋同之趋势,预防高校腐败成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之必须。本文在分析现阶段高校腐败现状、特点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总结了高校腐败滋生蔓延的规律,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徐国栋 《传承》2013,(2):24+53
当前中国面临的腐败形势非常严峻,主要特点有:腐败呈高发蔓延之势,集团化腐败日益突出,"低龄"腐败分子开始大量涌现,腐败有向最基层蔓延的趋势,腐败的社会认同度提高,腐败文化开始形成等。把握中国腐败问题的主要特点,有利于针对性地解决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7.
腐败根源的政治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腐败对一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造成极大威胁。腐败的根源涉及诸多层面,但腐败主体隐性的心理因素更有其内固性。从腐败的心理过程、腐败者的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等三个层面,可以对腐败发生的主观心理机制进行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8.
卢尚涛 《传承》2011,(5):84-85,88
腐败是现代社会的毒瘤,也是现代国家最大的腐蚀剂。权力腐败则是腐败的核心,它不断侵蚀着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如今,各个国家正在逐渐加大对权力腐败的惩治力度,以控制权力腐败。通过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三个方面指出权力腐败的基本危害,并提出惩治对策,即基于权利、社会和权力三个方面建立一个完善的权力制约体系。  相似文献   

9.
腐败现象源于社会规则的有限性与个人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腐败的决定性原因是主观原因,腐败的发生也有其社会心理原因。真正的源头反腐就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而制度建设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治理腐败的最高境界,是使官员"不想腐败"。  相似文献   

10.
腐败现象源于社会规则的有限性与个人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腐败的决定性原因是主观原因,腐败的发生也有其社会心理原因。真正的源头反腐就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而制度建设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治理腐败的最高境界,是使官员"不想腐败"。  相似文献   

11.
腐败现象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同时也有腐败者个人的社会心理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其心理的支配下进行的。腐败行为也是在腐败者个人的心理因素支配下产生的。可见,腐败者个人的社会心理因素是腐败行为产生的直接的内因,各种政治经济等因素是腐败行为产生的外部原因。因此,对腐败者产生腐败行为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可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腐败行为产生的机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腐败。腐败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因素:1.贪婪心理。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堕落为腐败分子,其心理本质就是贪婪。贪婪心理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腐败与犯罪有着不同的涵义,但腐败与犯罪又是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复杂的社会现象。邓小平针对腐败和犯罪的许多论述,是对腐败和犯罪关系的准确把握,为我们开展反腐败斗争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的斗争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3.
<正> 长期以来,人们对腐败的认识仅局限于违法乱纪、以权谋私这个表象上,没有更进一步地分析引发腐败的各种各样的成因,导致在制约腐败行为的方法上单一化.不能针对不同类型的腐败,对症下药,找到一个综合治理的方案。本文就试图在这个方面作一些尝试。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利用权力为自己或小集团谋私利的行为。如果从腐败的成因上对腐败进行分类的话,可以把腐败分成结构式腐败和个案式腐败两大类。结构式腐败是指由社会、历史原因给相应历史时期的社会的腐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诱发的腐败;个案式腐败则是指排除社会、历史因素,完全是因个人的  相似文献   

14.
腐败,这个伴随人类物质文明而生,并随着社会财富积累蔓延的毒瘤,存在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下,它危及社会稳定,孳生社会蛀虫,减损政府公信。腐败的日益猖獗和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危害,使得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和持有不同价值观念的人们达成共识,腐败成为了整个国际社会的公敌。据有关国际金融研究机构统计,腐败每年给各国经济所造成的损失达1.5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5%;全世界每年约有2万亿美元涉及腐败的资金进行跨国流动,占世界GDP的6%。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腐败不再是局部问题,而是一种影响所有社会和经济的跨国现象。不少腐败…  相似文献   

15.
一腐败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对社会肌体有着巨大的破坏作用,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下,腐败现象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危害性却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容忽视的。因此,如何从根本上铲除腐败,保证社会肌体的健康,从来都是不同政治制度、不  相似文献   

16.
王昌沛  察风娥 《前沿》2005,(1):152-155
腐败是一个贯穿古今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当前形势下 ,腐败之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 ,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就必须坚持进行反腐斗争。根据我国目前腐败行为的特点 ,本文从政治思想、法律制度、政权机制、经济措施等方面探讨了反腐保廉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轨时期,有组织犯罪特别是具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已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重庆"黎强"案就是其中一例,与腐败相结合之后,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加速了有组织犯罪和腐败对社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权力腐败是我国社会肌体上的一个毒瘤。在腐败产生的根源上,学者们往往过于注重政治、经济、文化分析,侧重主体论、环境论、寻租论等论点,忽视了权力腐败产生的伦理道德因素。笔者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腐败产生的伦理道德根源也应纳入我们研究的视角。从伦理学视角透视权力腐败的根源,一是权力持有者个体道德已经变异,出现了人性蜕变,有了权力腐败的动机;二是整个社会道德出现了多元化,已经具备了容忍权力腐败存在的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19.
评价腐败以犯罪学为标准是科学的。腐败在犯罪学上被认为是犯罪。对社会的严重危害使腐败本身具有犯罪性质。与腐败有直接联系的犯罪可分为谋求钱物型和谋求权利型。腐败对于犯罪具有示范作用、驱动作用 ,动摇人们的法律信仰 ,并使国家预防和控制犯罪的能力弱化。  相似文献   

20.
高校腐败研究中的理论命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腐败研究中涉及的理论命题包括"劣币驱逐良币"、公共权力与高校腐败、职务犯罪与权力异化、寻租与权钱交易、科技伦理与科学道德、腐败成本与腐败收益,以及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异化与分层社会的断裂等方面.高校腐败的成因既来自于权力的失衡和体制的不健全,也与社会形态的改变导致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发生异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