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给制定沿河地区猪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尽快使国家级贫穷地区农民从发展畜牧业中增加收入、脱贫致富,我们于1989年对沿河地区猪寄生虫进行了调查。(一)自然概况 沿河位于贵州省东北角,大娄山与武陵山之间。东经108°~108°37′,北纬28°12′~29°00′。南北长96.9km,东西宽51.5km。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4%,沟坝地占5%,水域占1%,是典型的山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7.6℃,无霜期311天,年降水量1167mm。由于气候温暖湿润,水雨热同季,暖湿共节,适宜多种寄生虫的发育和繁衍。  相似文献   

2.
养禽业是我国农村的主要副业之一。有史以来沿河人民就有散养家禽增加副业收入的传统。由于寄生虫侵袭危害,病禽贫血消瘦饲料转化报酬低,产蛋量急骤下降,增肉缓,幼禽死亡率高。为了摸清寄生虫的种类、感染情况和危害程度,给寄生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9年对沿河地区鸡鸭寄生虫进行了系统调查。(一)自然概况 沿河位于贵州省东北角,大娄山与武陵山之间。东经108°~108°37′,北纬28°  相似文献   

3.
武陵山区的铜仁地区为农业部在贵州的粮食生产基地。由于牛、猪体内外寄生虫危害严重,导致耕牛春乏死亡严重,生猪出栏率下降,饲料转化报酬低,明显降低了耕牛的使役能力,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为防治本病的流行,我们于1990年对铜仁地区牛、猪寄生虫种类、分布及流行进行了调查。(一)自然概况 铜仁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南段,东径108°50′~109°29′,北纬27°26′~  相似文献   

4.
(一)自然概况 本地区地处陕西省最北部,北纬30°57′~39°34′,东径107°28′~111°15′。西与甘肃、宁夏相连接,北与伊盟为邻,东与山西黄河为界,南与延安地区接壤。现有耕地1008万亩、草原850万亩,毛乌素沙漠占全区土地的37%。海拔800~1900米,最高温度39℃,最低温度—32.7℃,年平均温度为8℃,无霜期164天,年均降雨量为296毫米。全区共有山羊约110万只。  相似文献   

5.
牛皮蝇是青海高原牛只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它严重影响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是养牛业的大敌。三年来,我们对青海黄南地区牛皮蝇病作了流行病学调查、生物学特性观察和防治经济效益测定,为防治本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感染情况的调查 1.自然概况:该州位于北纬34°03′~36°09′,东经100°42′~102°27′。东部和南部与甘肃省相连,西南部和西部接本省的果洛州和海南州,北面是海东农业区。该州所属4县,其中河南、泽库县是纯牧业区,同仁县是半农半牧区,尖扎县以农业为主,所有牧区海拔高  相似文献   

6.
《西伯利亚研究》2014,(3):F0004-F0004
外贝加尔边疆区成立于2008年3月1日。它位于北纬49°30′-58°,东经108°~122°,处于亚欧大陆的偏东地带。其西部为布里亚特共和国,西北部为伊尔库茨克州,东北部为萨哈(雅库特)共和圜,东部为阿穆尔州,东南部与中国、蒙古国相邻。境内有山地、高原、  相似文献   

7.
新疆石河子市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东径85°00′~86°30′,北纬43°30′~45°40′,海拔高度300~4774m,年平均温度6.6℃,极端最高42.2℃,最低-39.8℃,60年代试养鱼,至1989年有养鱼水面7.2万亩,年产鱼2090000吨。舌状绦虫病在该区养鱼水域流行,尚未见报道,为了解该病流行规律,给防治提供可靠科学依据,1985~1989年作了调查。(一)流行及症状 主要为散发,表现为腹部膨大,发育受阻,游动缓慢,裂头蚴钻破腹壁,导致死亡。剖解变化为消瘦,腹壁变薄,内脏器官萎缩。1985~1988年在农贸市场随意购鲫鱼、鲤鱼、鲢鱼、草鱼580尾,经检查有带舌状绦虫感染,其结果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8.
阿根廷是世界上重要的农牧产品出口国,但农牧业产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13%左右,而工业产值却占37%①;城市人口的比例为83%②。全国的人口和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巴拉那—拉普拉塔河沿河区(以下简称沿河区)及其周围的潘帕地区。沿河区位于从罗萨里奥至拉普拉塔城的巴拉那—拉普拉塔河西南一侧的沿岸地带,全长三百六十公里,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沿河区由三个部分组成: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及其周围的大布宜诺斯艾利斯;罗萨里奥及其卫星城;分布在两者之间的一连串工业城镇。大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首都的延伸部分,划分为十九个区,同首都一起构成世界第八大城市。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内几乎没  相似文献   

9.
1982年以来黄牛陆续发生眼病,眼内有活动虫体,影响采食。经鉴定为牛吸吮线虫。 (一)美姑县自然概况 美姑县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东经102°52′~103°20′,北纬28°01′~28°50′。东邻马边、雷波县,南接昭觉县,西面是越西、甘洛县,北与峨边县接壤。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海拔4042米,最低海拔640米,平均海拔2200米左右,全年平均气温11.4℃,极端最高气温32.3℃,极端最低气温-10.9℃。相对湿度72%,年降雨量814毫米。无霜期240天左右,全年平均日照1790.7小时。 (二)调查方法 1.地点:乐约乡、柳洪乡、大桥乡、巴普乡、依果乡、塔古乡、龙窝乡,共检查328头牛。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永川和宜宾地区60日龄内的哺乳小水牛,散发一种以拉白粪或灰白色粪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当地群众称为“犊白痢”。用粪便镜检证实为犊牛新蛔虫病,1980年以来我们用病牛粪镜检101例,现报告如下。 (一)流行资料 发生地区处于四川中南部丘陵地带,雨量充沛,水牛以青草或干稻草为主要饲料,多以圈养为主。圈舍内常有粪尿蓄积。本病无季节性,不分公母均可罹病,发病犊牛最小者16日龄,最大者56日龄。其中20日龄内发病7头,占发病犊牛的6.93%;20~30日龄发病40头,占39.6%;30~40日龄发病35头,占34.6%;40~50日龄发病16头,占15.8%;50~56日龄发病3头,占3%。在发病犊牛中20~40日  相似文献   

11.
牛囊虫病系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人患牛带吻绦虫Taeniarhynchus saginatus,病原体是牛囊尾蚴Cysticercus bovis,致使牛患牛囊尾蚴病。本病对养牛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而且对牧民及人的身体健康危害严重。(一)一般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部边疆,东径97°12′~127°4′,北纬37°24′~53°23′。北部与苏联、蒙古毗连。区域辽阔,森林、草原、野生动物的资源丰富。全区总面积118.3万km~2,其中草原面积为13.2亿亩,天然草场著名于全国,系我国四大牧业基地之一。全区1988  相似文献   

12.
六十年代以来,对猪普遍地进行了预防接种,猪丹毒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但有些地区仍有散发流行。为了摸索发病规律,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对猪丹毒疫情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流行病学特点 近些年来,猪丹毒病出现以下新的流行特点: 1.易感年龄;收集的1966~1980年期间发生的657头猪丹毒病例中,40~100斤重架子猪602头,占91.62%;100斤以上肥育猪28头,占4.22%;100斤以上的种母猪10头,占1.52%,120斤以上的种公猪3头,占0.45%;40斤以下的仔猪13头,占1.98%。说明猪丹毒主要发生在40~100斤的架子猪中。  相似文献   

13.
阿穆尔州位于北纬55°33′东经127°50′,地处俄罗斯东南部,在斯塔诺沃伊山脉之南和阿穆尔河(黑龙江)北面。领土面积为36.37万平方公里,占俄联邦领土总面积的2.1 3%。2010年人口普查统计数据为830103人。阿穆尔州成立于1932年lO月20日。  相似文献   

14.
布里亚特共和国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东经98°40′至116°55′、北纬57°15′至49°55′之间。布里亚特共和国于1992年10月29日通过了国旗的图案,国旗为水平蓝、白、黄三色旗,三色比例2∶1∶1。蓝色是布里亚特人的民族颜色,代表布里亚特各民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联系。白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 我国驯鹿主要产于内蒙古纳尔古纳左旗敖鲁古雅鄂温克 民族乡。饲养的驯鹿以游牧为主。旗境位于呼伦贝尔盟北部,大兴安岭年林区西北坡,东经120°12′~122°55′,北纬50°22′~52°32′,海拔700~1300m,无霜期平均为60天左右,平均气温-5.5℃,最低气温-49.6℃。 (二)调查方法 1982年12月至1984年10月,共剖杀驯鹿5头,将驯鹿胴体和内脏,按蠕虫学完全剖检法要求,搜集全部虫体,再用常规方法处理虫体,并对虫体进行测量、描绘、鉴定、统计感染率和感染强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藏高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各类高原家畜种类繁多。有关西藏各类家畜血液生理指标虽由中国科学院西藏综合科学考察队和西藏畜牧兽医研究所先后对西藏高原牦牛、黄牛、绵羊、山羊的血液生理常值作过测定,但目前仍有许多空白。其中西藏高原甲咂牛的血液生理指标尚缺如,也未见有关西藏高原同一生态区的甲咂牛、藏黄牛、牦牛血液生理值差异的报道。为此,我们于1989年8月对西藏高原南河谷工布江达县的甲咂牛、藏黄牛、牦牛的若干高原血液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工布江达县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尼洋河谷区,约东经92°10′~94°20′15″,北纬29°25′17″~30°40′,海拔3600m,属山地灌丛草场。年降水量500~800mm。年平均气温5~7℃,≥0℃积温为2800~3300℃,≥10℃的日数约150天,日照较少,属高原温凉半湿润区。  相似文献   

17.
《西伯利亚研究》2008,(2):F0004-F0004
布里亚特共和国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东经98°40′至116°55′、北纬57°15′至49°55′之间。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邻特瓦共和国,而北部、西北部与伊尔库次克州接壤,东邻赤塔州,领土面积为35.13万平方公里。2003年布里亚特共和国共有人口100.33万人。布里亚特共和国是典型的山地地形,平原少,海拔为500-700米。在布里亚特共和国领域内有闻名世界的大湖——贝加尔湖。  相似文献   

18.
(一)副结核病的发生概 况 日本1987年按法规屠杀处 理的162头牛中,患副结核病 的黑毛和牛和褐毛和牛分别占39.5%和17.5%,荷兰牛占38.3%。 美国1982年对威斯康星州废用淘汰牛进行了调查,其中10.9%为副结核分枝杆菌分离阳性牛。1983~1984年,美国农业部从32个州76个食品检查部门收集7540头份的成牛回盲肠淋巴结。通过分离培养检查,有119头(1.6%)为阳性结果,奶牛和肉牛的污染率分别为2.9%和0.8%。最近,Buergelt等以佛罗里达州的4500头牛(5个地区,每群10头)为对象,用ELISA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9.
《西伯利亚研究》2010,(1):F0004-F0004
克麦罗沃州是俄联邦西西伯利亚经济区的组成部分。面积为9.5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总面积的0.6%。该州位于西西伯利亚的东南部,东经84°30~89°30’,北纬52°05’~56°50’。主要位于库兹涅茨克盆地,沿着它的边缘是萨拉伊尔斯克低山脉和库兹涅茨克山脉,在它的南部是戈尔诺-绍林山脉,北部同托木斯克州毗邻,南部同阿尔泰共和国和阿尔泰边疆区相接,西部是新西伯利亚州,东部是哈卡斯共和国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在南北疆各牧场的羊群中流行着一种以口唇部组织损伤为主的疾病,主要感染断乳前后的当年羔羊,其症状表现为口唇及鼻孔周围出现丘疹、水泡、脓疱、结痂,脱落即痊愈。严重患羔整个头部(尤为下颌)肿胀,水泡、脓疱联成片,口唇不能动,有的舌及齿龈粘膜亦有溃斑。个别成年哺乳母羊可引起乳头及乳房感染,并拒绝羔羊哺乳,造成羔羊死亡。该病流行季节大部分在5月底至8月间,个别地区10~12月也发病。常发病地区发病率为5~20%;新发病地区发病率为70~80%。本病遍及世界各国养羊地区,我国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四川、陕西、西藏、云南等省区均有广泛流行,严重地危害着养羊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