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生产要素中,劳动力是唯一能动的生产要素,其他要素最终都只有通过人的组织和利用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发展对整个市场体系的健康运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把握深圳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和问题,加快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发育和发展,对完善深圳市场体系,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深圳劳动力市场发育和发展的现状、特点及近期走势(一)劳动力市场发育和发展的现状1.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深圳劳动力市场的规…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是产权清晰、职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必须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发展市场体系与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环节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形成有机的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依据企业制度是企业的所有者在保持资产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将企业资产的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有条件地让渡给企业的经营…  相似文献   

3.
市场是同商品经济相联系的一个经济范畴,是由于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不单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而且是交换关系的总和,反映着交换活动中错综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市场的概念和内涵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结构,可以划分为生产要素市场与商品市场,而生产要素市场又划分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土地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等等.建立和完善生产要素市  相似文献   

4.
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质上是组织农民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综合整体,包括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扩大商品流通;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诸环节。它们既是相互依存,互为作用的统一整体,又具有各自的独特的功能作用。一、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基础在商品经济构成的诸要素中,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商品经济,它具有统一的市场和完整的市场调控体系。这就要求,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还必须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市场为中心,并受其调节,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调控制约方式。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应如何构建合理的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笔者认为:合理的政府、  相似文献   

6.
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我国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必须抓紧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可以认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育的程度有多大,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的程度就有多大。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发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现,是同一过程的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尽快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郭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培育各种市场,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使得企业能在市场上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同时也使得生产要素流动起来。在建立和培育市场体系中,劳动力市场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一讲到劳动力市场,马上就会碰到...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决定的道德体系包括相互制约的各种道德规范,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就会出现整体倾斜,导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偏离正确方向。正是诸多相互制约的道德规范形成一个力的平形四边形,使人们能够在这种综合力量的作用下,自觉地规范各自的行为,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从目前各地道德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义”与“利”的关系。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的经济,市场运作动力来自参与市场各方追求物质利益的动机,正因为追求切身利益的巨大内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只有在完善、发达的市场体系中运行,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而社会主义金融市场,则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加快发展社会主义金融市场,是"八五"期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关键. 一、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必要性金融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也是衡量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途径。因为商品经济是与市场相联系的,发展商品经济就离不开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这早已为大多数人所共识。但是,由于  相似文献   

11.
开拓技术市场、促进技术成果商品化,不仅直接关系到科技体制改革根本目的的实现,而且也涉及到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国内科技和经济部门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已对技术成果商品化、技术商品的属性、技术商品的价格等问题作了论述和介绍,本文拟就技术市场的供需矛盾、技术市场中介、国内技术市场与国际技术市场的关系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经济体制改革的精髓就是要把市场机制引入社会主义经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建立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的问题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上.这对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又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的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不仅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而且应当包括资金、劳务、技术、信息和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单一的商品市场不可能很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特别是建立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  相似文献   

13.
郑会艳 《学理论》2012,(2):121-122
书画市场在唐代时期形成,由于人们对书画的审美价值的关注,出现润书市场,进而收取润笔在唐代普遍流行,书画交易开始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宋元是书画市场的发展期,因为城市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及交子出现,促进了书画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明清是书画市场的成熟期,在商品大潮的影响下,书画买卖已形成风气,书画价格出现明码标价的现象,市场发展更加规范化,书画商品化程度加深,书画市场至此成熟化。  相似文献   

14.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国“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一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的概括,第一,突破了把计划与市场视为水火不相容的传统观念,明确肯定了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的关系;第二,消除了过去一些对有计划商品经济运  相似文献   

15.
关于企业经营机制体系的构造陈百强,武荣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运行目标,客观上要求建立自主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运行机制,企业才能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配套、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保证企业运行目标的实现。本文试对构成企业...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就是运用市场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改革传统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从计划为主到市场为主的转变,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劳动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深圳是我国最早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十几年来,深圳特区改革开放,始终围绕打破传统的计划体制模式,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这个中心来进行,劳动力市场也伴随着特区整个市场体系的发展而不断发育、壮大、成型,已初步…  相似文献   

17.
一、相互冲突的现象生活中往往有不少相互背离和冲突的现象,使人困惑不解。在商品经济与商业道德的关系问题上就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使商业道德升华呢,还是衰败呢?正、反的例证都有。镜头一:天津“狗不理”包子远近闻名是由历史造成的,然而天津食品街、文化街、旅馆街、服装街的出名则是由于现代的商品  相似文献   

18.
(一) 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中包含的系统思想是系统辩证论中的整体优化思想,即整体联系的统一性和整体的有机性。首先,在经典作家看来,商品经济这个系统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所谓统一的整体即“整体联系的统一性”。它表示:社会商品经济这个系统是由系统——结构——要素组成的一个范畴链,其中,系统的真正含义,就是经过交换(结构)这一中介环节并由生产、分配、消费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在这里,整体性就成为商品经济系统最基本的特性。所谓“整体的有机性”则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技术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十大生产要素市场之一,其地位的重要性正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我们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发展上海技术市场的问题作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对策,供有关领导部门参考。一、上海技术市场发展概况上海技术市场于1979年开始萌发,至今已经历了十多年历程。十多年来,经过各方面努力,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技术贸易网络。从1984年至1992年,上海技术市场签定各类技术合同达239754项,技术交易额达55.58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技术市场之一。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20.
民法是调整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基本法律,是治国安邦的基本法律规范。民法是调整具有平等地位的民事主体之间所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一、民法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 1.从民法的产生和发展来看,民法为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人类社会自有了法律,就有了民事法律规范。从诸法合体到民刑分离,民法和刑法一道,是最早产生的法律部门。商品经济导致了民法的发展。民法体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条件:社会分工、身份独立、交换自由。商品经济是“天生的平等派”,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交换必然要求主体是平等的、独立的、自由的人格。各个商品生产者相互独立、互不隶属,才能依法自由自主地参与各种民事法律关系,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民事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