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畲族是我国东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据1982年人口普查,福建省畲族人口有208495人,约占全国畲族人口总数的57%。他们分布在全省64个县市,其中以闽东地区景为集中,有166941人,占全省畲族的80%。史载,畲族原属于  相似文献   

2.
正2012年4月,他与著名诗人吴琪拉达合著的《走进阿孟东家人》一书20万字,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填补了贵州畲族文化研究的空白;他撰写的《贵州畲族的社会文化》《贵州畲族与沿海畲族之比较》等文章先后在《福建民族》杂志上发表,从此,畲族文化受到外界的重视。他,就是被誉为研究畲族文化的"土专家"——赵华甫。赵华甫,男,1969年10月生,是一位淳朴的畲族汉子,也是一个扎根畲族聚居区的乡村教师,现任  相似文献   

3.
对“畲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畲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畲族文化不断经受现代文明的撞击,致使相当部分的优秀文化遗产处于自然消亡的境地。今天,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畲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  相似文献   

4.
畲族文化作为一种少数民族文化,是福州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畲族文化,必须提高认识,强化宣传,扩大畲族文化的知名度;创新载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同时加强引导扶持,加快民族镇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文主要以景宁畲族文化和当地旅游业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查找资料、当地访谈和调查问卷等形式,来了解景宁畲族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程度,提出畲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思路,深挖民族文化内涵,打造与景宁旅游业实际发展相匹配的民族文化产业链,以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畲族是贵州省17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在畲族人民所创造的各种形态的民族文化中,服饰是最具代表性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之一。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表征符号有着特殊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客家与畲族的关系前人有过不少探讨。文章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法,从村落地名与姓氏、祖先崇拜、神明崇拜,以及其他习俗等方面,钩沉史迹源流、口传文化,藉此查找线索,进一步探寻客家与畲族的关系,以期得出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连江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县 ,有畲、回、满、壮、苗、蒙古六个少数民族 ,其中畲族人数最多 ,共2 2 5 6户 ,1 .3万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县畲族地区的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实现了“两大转变”,即 :由救济型向温饱型转变 ,由单一的种粮自然经济向多种经营和商品经济转变。与此同时 ,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事业 ,特别是教育卫生事业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并且还对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落后的某些乡镇实施“造福工程”,使畲族人民日渐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但是 ,从总体水平来看 ,畲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 ,贫困问题还比较突出 …  相似文献   

9.
闽东地处福建东北,包括福鼎、柘荣、霞浦、福安、周宁、宁德、寿宁、屏南、古田、连江、罗源等十一个县。境内崇山峻岭,森林密布。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居住在这里的三百多万汉、畲族人民饥寒交迫,民不聊生。一九三一年二月党领  相似文献   

10.
畲乡红     
每当走进我省独有的少数民族畲族聚集地——宁国市云梯畲族乡,心中都有一种特殊的感觉。特别是那年中秋节,我在畲民家作客,畲族姑娘为我端上一碗红红的甜米酒。当看到美丽的脸庞、甜甜的笑容、红红的米酒的时候,“醉酒先醉人”的感觉油然而生。“感情深,一口闷”,几碗下肚,我就昏昏然起来……  相似文献   

11.
傈僳族人口有574856人,云南碧江、福贡、贡山、泸水四县,是傈僳族的主要聚居区。根据服饰的颜色分为黑傈僳、白傈僳、花傈僳。傈僳族男女都有嚼烟与饮酒的习俗。客人来了,要敬送烟丝;男女寻求伴侣要丢烟丝盒为信物。饮“贴面酒”,是傈僳族男女社交场面的一种嬉戏趣闹的方式。保留着温泉“春浴”的风尚。“江沙埋情人”是傈僳族男女求爱最古老的方式之一。“刀杆节”是傈僳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体育节日。畲族人口有630378人,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两省的广大山区。彩带和竹编工艺品最受赞誉。在畲族民间,除通常的嫁女之外,还有男嫁女方的婚俗。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是“凤凰装”。体育项目主要有武术、登山、“打尺寸”、  相似文献   

12.
客家文化与畲族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闽粤交界的广大山区,在客家先民到来之前,本来是百越民族的世居之地。这些百越民族的居民,在传世文献中有着形形色色的名称:山都、木客、蛮獠、莫徭、俚、俚獠、山越、峒蛮、峒民,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统称为百越的土著居民,在后世迁徙、生灭、混化、分合不定,但至迟到南宋时期,此地的土著居民已有畲民之称。客家先民来到此一区域以后,先是与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各百越族土著民错居杂处,南宋后便主要是与畲族人民错居杂处,互相矛盾斗争,互相  相似文献   

13.
婚姻是人生大事,成家是人生一大转换,人类的婚姻文化在不断地变迁。畲族文化是山地文化,较好地保留了原始婚姻文化,但文化内涵已有了根本性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到全国新农村建设全局,更关系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全局。作为全国最大畲族聚居地,闽东畲村的新农村建设情况值得研究。本文试总结新农村建设以来闽东畲村建设所取得的经验与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畲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胡银芳 《党建》2021,(1):56-58
在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村旁,有一条日夜奔腾不息的赤溪河。谁也说不清这条河沿赤溪村流淌了多少年,但河水永远清澈碧绿,无论天气阴晴,都能见到它的粼粼波光,如同明亮的眼眸注视着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1赤溪村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偏远畲族村落。村子有14个自然村,全都散落在太姥山西麓的大山里。  相似文献   

16.
一2006年9月11日,在福建省永安市清水乡清水村228号,我与畲族钟姓老乡走进他家黑暗又满是灰尘的后屋过道,在靠墙堆放木头和麻袋的后面,或挂满农具的墙上,认真地寻找着红军标语,然后一一拍摄。此时我格外兴奋,以至顾不得到处积着的半指厚的灰尘,  相似文献   

17.
正1988年6月,习近平同志调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宁德系闽东革命老区,陆海面积一比三,居住着畲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当时交通闭塞、信息短缺,被称为"黄金海岸的断裂带",2/3为贫困县,属于全国18个连片贫困区之一。此前,宁德干部到省里开会都坐在最后一排,因为宁德经济水平在全省排最末。而在习近平同志任职两年后,全区94%的贫困户基本实现衣食无忧。1990年8月12日,《人民日报》以《宁德越过温饱线》为题,报道了宁德摆脱贫困的奇迹。30年弹指一挥间。党的十九大打响了精准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21,(1)
正在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村旁,有一条日夜奔腾不息的赤溪河。谁也说不清这条河沿赤溪村流淌了多少年,但河水永远清澈碧绿,无论天气阴晴,都能见到它的粼粼波光,如同明亮的眼眸注视着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1赤溪村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偏远畲族村落。村子有14个自然村,全都散落在太姥山西麓的大山里。  相似文献   

19.
回顾革命历程,我怎么也忘不了浙闽边区的几位好畲家。在那艰苦的岁月里,畲族人民对待革命同志亲如一家的情意,为边区和游击队站岗放哨、送粮送信的事迹,以及他们为了保护革命同志不怕家园被烧、不畏受刑牺牲的不屈精神,60多年来一直牵动着我的心。这里我所回忆的是泰顺畲民的几个斗争片断。  相似文献   

20.
闽东之光以畲族文化、革命老区和苏区、闽东人民自强不息脱贫致富的奋斗精神为主要内涵,在高校立德树人实践中具有突出新时代的特征与发展方向、把握新青年的成长与历史方位、明确新使命的责任与价值导向、增强新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时代价值。文章从对接、融入、超越三个阶段入手,就闽东之光融入立德树人实践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