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服务国家: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欧洲14个福利国家社会给付结构的分析发现,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福利国家社会服务增长速度加快,现金给付则相对减少,社会服务已成为主要的给付方式之一,"准社会服务国家"开始出现。欧洲社会服务相关政策的变化,确立了"社会投资"为社会政策的新理念。英国和瑞典作为其典型,采取不同改革路径积极促进社会服务的发展。相比较而言,中国社会政策发展的多面向性,更需要社会服务供给全方位的改革。加大社会服务供给的改革路径是:发展社会救助服务,建立贫困家庭救助服务体系;确立社会投资理念,扩大社会服务范围;以社会服务为基础,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中国社会服务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山区进行的"社区综合体制改革",是中国的中小城市改变基层管理结构的一次创新性的尝试。"铜陵模式"以"撤街并居、强化自治、提升服务"为核心,改革进展良好,取得初步成效。当然,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困难与争议。例如,政府的放权、社区服务中心与居民委员会的定位、居民自治的成效等等问题,都影响着改革的进程。解决问题的路径有多种,法学的思考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改革是的过程,要不断的创新和调整,找到适合本地社区改革的方法与体例。  相似文献   

3.
“新公共管理模式”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新公共管理在西方特定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促进了西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满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务要求。但是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社会背景不同,我国的行政管理改革只能借鉴不能照搬西方的"新公共管理"模式。我们应当在充分审视自身国情的基础上,把握中国行政管理改革和西方国家行政管理改革的异同点,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消化和整合西方"新公共管理"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社会》2011,(10):8-10
2011年,这一年的中国改革,恰如雪封千里的大江,静谧冰面之下并不太平静。13亿之众的庞大人口,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社会改革,浩瀚无际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结构性变迁,当今中国面临的社会管理任务变得愈加繁重。一着稍有不慎,极可能激化社会矛盾,进而影响全面改革。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肩负着持续高速发展的沉重担子,已进入第33个年头的中国改革,除了持续推进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还急需找寻一个新的管道——社会改革,从更深处激发国家发展的潜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5.
浅议中国社会福利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我国社会福利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现阶段中国社会福利的发展虽然难以达成西方"福利国家"的"高福利模式",但可以逐步实践一种较为宽泛的中等水平的"小康型"社会福利政策,这需要国家财政投入的适当增加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社会领域逐步与政治和经济领域分离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以及整个社会日益走向分殊化和多样化,社会管理开始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本文综合分析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内涵,探讨了当前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履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研究了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及推进改革的措施和对策,以探索"强政府,大社会"的中国特色社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陶品竹 《人民法治》2018,(12):40-42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在现代社会,转型与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最终都是通过各层级的立法予以有效解决。立法,在本质上是对各种社会利益的协调。立法者,需要具备大智慧、大胸襟与大视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文章围绕"谁主导立法""立什么法"以及"怎样立法"三个角度来探究如何做到真正的"大智立法"。习...  相似文献   

8.
曲文勇  曲嫒娣 《法制与社会》2013,(2):220-221,228
社会的管理作用未能有效的发挥,是导致我国近年来社会管理问题比较突出的主要原因。政府管理一贯政策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坚持"大政府、小社会"的管理理念,哪里有问题"眼睛"转向哪里。通过对外国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实例研究,发现在西方社会中推行这样一种与中国截然相反的思想"小政府、大社会"的法治原则,即让社会管理回归社会。让社会来承担管理职能。将管理"回归"社会是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是社会管理核心理念的直接贯彻与体现。  相似文献   

9.
研究近代中国各种变革的理论范式有两种:"武装斗争的革命范式"和"现代化理论范式".笔者以为,还可以有第三种研究范式,即转型社会理论范式.在转型社会理论范式中,近代三次变革与当今改革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共构性.近代三次变革所表现出来的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脱节、权力资源的匮乏、无理又无节的症垢恰好也是当前改革开放应该极力避免而又极易堕入其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柏巍 《法制与社会》2014,(32):198-199
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实现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法治导向,坚持以科学立法为前提,不断建立、健全有利于改革发展的稳定、有利于民生、民权的法制体系;坚持以有法可依为基础,;坚持以严格执法为关键,牢固树立"一心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积极推动公共权力在法制范围内的有序运行、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稳步推进;始终坚持以公正司法为保障,严格贯彻并执行宪法和法律,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保证司法机关依法行使独立的司法权,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保护,使社会的公平正义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1.
"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重要范畴,亦是《易》学中道德体系的核心要素,既往由于《易传》中君子的大篇幅论述,使得我们对于《周易》中"君子"的审视往往集中在《易传》部分。但这也导致了我们对于《周易》经文之中的"君子"形象有所忽略。然而,《周易》的经文与传文在成书年代上有着较大差距,这直接导致了二者的思想有所不同,具体到"君子"的形象上亦是如此。因而,以《周易》经文之中的君子形象为研究对象,着力探究了"君子"的早期品德与社会责任,同时,借助于对传统"君子"行为道德的分析,对于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与社会管理,亦有极大助力。  相似文献   

12.
常怡 《法治研究》2013,74(2):3-10
中国调解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不同历史时期的调解遵循着不同的理念。在传统中国,调解所遵循的理念就是追求社会和谐,但是。这种和谐是建立在回避矛盾、压制纠纷的基础上实现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计划经济时期。调解的理念在于正视矛盾、强调斗争,并在解决纠纷的基础上达到团结。当代中国的调解是对传统制度的继承和发扬.以实现社会管理与追求社会和谐为理念,同时也需树立规则意识、实施权利保护、秉持风险负担观念、实现意思自治原则。在认清调解理念之后。我们需要对当前一些偏离调解理念的行为保持充分的警惕,还需要进一步思考调解与审判的关系.这关系到中国司法改革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罗一龙 《法制与社会》2012,(25):170-172
社区矫正是社会管理创新的表现形式和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刑罚改革发展的趋势,对现有矫正模式进行分析、评估、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对构建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制度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世界,诉讼调解被称之为"东方经验"。在我国,法院诉讼调解制度不仅要与中国的现实需要相符合,还要对司法改革的需求给予满足。当前,我国法院诉讼调解制度还存在较多的缺陷,有待完善,但是依然背负着强大的重任前行。"大调解"的格局符合司法界发展的需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需品,因为在判决的过程中"大调解"的格局起着非常重要的特殊作用。本文将法院民事审判作为研究点,对现阶段我国基层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针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旨在推动司法改革的进程,加快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脚步。  相似文献   

15.
社会管理创新是新时期政法机关"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是党中央从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出发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更是当前检察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检察工作的根本。检察机关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笔者结合基层检察工作实际,对基层检察院如何把握好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作一粗浅探  相似文献   

16.
将立山 《法学家》2006,45(2):33-46
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差距曲线可以近似地解读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曲线",由此推定,中国仍处于社会矛盾的上升阶段,尚未到达矛盾最大值的区域.在未来20年中,中国的转型秩序还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压力与挑战.此后,可能出现社会秩序根本性好转的"绝对拐点".在此期间,通过加强社会治理的措施,有可能创造秩序局部性好转的"相对拐点".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从法律改革与社会治理的关系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政策方案,不同的政策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社会风险与成本.  相似文献   

17.
南云 《法人》2013,(5):95-95
《影子里的中国--即将到来的社会危机》作者:吴敬琏、郑永年、(美)亨利.基辛格等著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定价:39.80元谈经济离不开政治,谈中国离不开世界。《影子里的中国——即将到来的社会危机》是一本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国际学者把脉政治时局和经济轨迹、预测未来危机的著作。本书澄清了当下中国的改革理路,从"中国轨迹"到"危险的邻居",从"即将到来的危机"到"未来中国的陷阱",围绕中国经济发展轨迹、发展陷阱、金融革命、社会核心价  相似文献   

18.
胡道才  羊震 《人民司法》2012,(15):72-75
能动司法是近年来在审判实践中的重要理念创新。当下中国能动司法的出场,有两个主要的社会背景,其一便是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各级人民法院努力加强司法应对,以能动司法的生动实践,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①其二就是伴随着中国法制30多年来的发展以及司法的改革,能动司法逐渐从一  相似文献   

19.
许鑫 《法制与社会》2011,(12):153-154
近代中国面临的严重民族危机,为了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中国社会各阶层通过改革向西方学习,寻求民族进步与发展,但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反对,改革都难逃脱失败的命运。与此相对应,当代中国的社会整体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但是面对不断变化的时代,社会改革依然需要继续深化以谋求更大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总结和吸收中国近代改革运动的经验教训,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改革的全面深化需要法治建设的全面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必然伴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深入进行。改革为法治发展注入了动力、指引了路径,法治又为改革提供了依据和制度保障。要理性认识法治对于改革与发展的贡献与不足。坚决摒弃关于法治的可有可无的"虚无主义"态度,务必认识到只有在一个法治昌明的社会,才有可能做到各项改革事业的全面、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法治底线一旦被突破,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