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理论界和实务界不少人认为冲突规则的适用和外国法证明模式是因果关系的错误观点,本着为我国司法实践正本清源的目的,通过分析将两者混同的可能原因:扩大法院地法的适用和避开证明外国法的困难,进一步指出两者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互为因果的关系,更不可能等同起来。同时,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角度分析了实践中冲突规则应当依职权适用的理由。  相似文献   

2.
宋晓 《法学研究》2010,(5):183-195
程序法视角和程序法原理对于分析冲突规则依职权适用抑或任意性适用的问题虽必不可少,但程序处分主义和辩论主义均不能成为冲突规则任意性适用的基础。在法官依职权适用冲突规则的制度下,必须强化法官对冲突规则以及相关法律适用问题的释明义务,以防发生突袭裁判,并由当事人证明外国法。只有依职权适用而非任意性适用冲突规则,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依据国际私法体系所享有的法律适用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法律适用规则的适用方式直接关涉《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实施的统一性、严肃性和可预测性,关系到我国国际私法和民事诉讼法不同理论和制度之间的有机协调,影响到不同诉讼主体在涉外民商事审判中的地位和利益,宜采用立法调整的模式对法律适用规则的适用方式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在将来《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完善时,应根据争议所涉民事关系性质的不同,分别采用依职权适用和任意性适用方式。  相似文献   

4.
向在胜 《法学家》2012,(3):134-146,179,180
通过对英格兰、德国和法国有关外国法程序地位相关制度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出,一国在程序法层面如何对待外国法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层面的因素,即:一国在历史上形成的对待外国法的社会心理态度,体现一国如何体认外国法性质的国际私法理论,一国在国际私法价值与程序法价值之间的权衡与选择,以及一国有关法院与当事人之间职责分配的民事诉讼体制。上述四个层面的总体情况决定了我国应在坚持法律说的前提下兼顾程序效益。基于这一判断,在外国法适用问题上,我国应采由法官依职权适用外国法而由当事人查明外国法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冲突,是指人民法院在审判行政案件的过程中,发现对同一法律事实或关系,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法律文件作出了不相同的规定,法院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定就会产生不同的裁判结果。法律适用冲突的具体  相似文献   

6.
梅傲 《现代法学》2012,34(4):143-150
"人本相同"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普世价值,但事实上的"人本不同"造成了各国民商事法律规定的冲突。"人本"语境下的冲突法应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发展,以促进全球范围内民商事活动的顺利进行、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存。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人本"思想为价值导向,多采双边冲突规则,坚持内外法律平行,注重冲突法的实质正义,平等保护内外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国际民商事秩序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以版权为核心的跨国民事交往日益频繁,为了解决版权领域的法律冲突,主要有直接调整和间接调整两种方法。但基于现实可行性,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冲突规范的间接调整方法是调整版权法律冲突的主要方法,且应采用分割制处理涉外版权冲突的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排除规则适用中的证明责任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瑞华 《法学》2004,(5):55-62
刑事诉讼中 ,尽管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有权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的申请 ,但有关非法证据的证明责任分配标准不仅在法律和司法解释中缺乏明确的规定 ,而且在司法实践中也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认为 ,检控方在法庭上需要证明的不是刑讯逼供的不成立问题 ,而是侦查人员所提交的庭外讯问被告人笔录———也就是被告人向侦查人员所作的供述笔录———的自愿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保证与物的担保之间的关系历来都是各路法学学者竞相争论的焦点。保证与物的担保并存时,各国的立法模式即有保证人绝对优待主义、保证人相对优待主义、平等主义之分。笔者以比较法之视野分析主要大陆法系国家对保证与物上担保竞存的适用规则之态度,并在梳理我国现行相关规则的基础上,对此问题作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具体之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10.
专利权无效宣告程序中的“依职权审查”的范围在实践中发生了争议,争议的起因是理论上对于专利权无效宣告程序的性质、目的、功能和原则的理解偏差.专利权无效宣告程序是专利审查程序的“补漏”机制,仍然是专利审查行为的组成部分.在法律适用中,对于审查目的和“公共领域”、“审查效率”的考虑优先于“形式中立性”,但是不以损害当事人的程序机会为前提.  相似文献   

11.
回归民事诉讼法——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再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诉讼法授权法院依职权收集审理案件所需要的证据,为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在民事司法改革过程中,这一权力被极度缩小,使得我国法院依职权收集证据的权力明显小于德国、法国等大陆法系国家。通过发现真实达致实体公正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民事诉讼制度的根本目的,过分限缩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权力妨碍了实体公正的实现,已经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效应。因此需要对以往的改革进行检讨,并通过适当扩大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力,在民事诉讼中建立科学的案件事实发现机制。  相似文献   

12.
保证与物的担保之间的关系历来都是各路法学学者竞相争论的焦点。保证与物的担保并存时,各国的立法模式即有保证人绝对优待主义、保证人相对优待主义、平等主义之分。笔者以比较法之视野分析主要大陆法系国家对保证与物上担保竞存的适用规则之态度,并在梳理我国现行相关规则的基础上,对此问题作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具体之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13.
新<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存在立法性冲突,导致新<律师法>施行后的执法性报复.学术界和实务界对新<律师法>的法律效力见解不一.根据<宪法>、<立法法>等规定,全国人大与其常委会的关系不能成为确定新<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法律位阶关系之根据.全国人大与其常委会不属于<立法法>中的同一机关,但"视为"同一机关具有现实合理性.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对新<律师法>法律效力的答复存在形式上的不妥当性与内容上的不合法性.应通过个案解决的立法技术以及法律适用规则的完善,为新<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性冲突提供解决对策,也为国内法律冲突提供制度化化解路径.  相似文献   

14.
来访者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的一种心理咨询疗法,近年来在中国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回顾了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理论要点,重点讨论了该理论创始人秉承的人性观与中国传统人性观的异同,并探讨了该疗法的个人本位主义倾向与中国人人格特征的契合程度,拟从来访者中心疗法与中国文化背景的适应与冲突来探悉来访者中心疗法在中国发展面临的本土化差异,为该疗法在心理咨询的具体实践中的中国化过程与运用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行政职权来源和范围法定,是行政法的原则。但行政实践表明,契约不同程度地改变着职权法定原则的要求。职权受制于契约权、法定权之外约定权的出现、契约调整法定权的范围,以及契约划分和界定了法定权事项等。行政机关使用契约的合法根据和正当空间,是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从这一基理出发,约定权的合法性规则主要有:符合主管范围,是法定权的具体化,不超越法定权对象,不排斥法定权适用,不限制剥夺救济权,不违反立法禁止性规定,不排斥法定权条件等。  相似文献   

16.
共同抵押权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特殊抵押制度,在现代经济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等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民法典对共同抵押权制度都有明文规定。反观我国,立法未有规定,而相关司法解释又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给共同抵押权的民法适用带来诸多不便。在共同抵押权制度构建之前,需要对现有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解析和整合,归结出相应的民法适用规则,提出合理的司法建议,以支持现阶段的司法实务需要。  相似文献   

17.
刑法适用解释规则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保证刑法适用解释符合立法意图、实现立法目的 ,实现类似案件的类似处理的刑事法治目标 ,刑法适用解释应当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及其制约下的刑法文本的特殊性 ,确立相应的刑法适用解释规则 ,刑法适用解释应遵循同一律、排他律、只含同类、严格解释、正确解释及生活逻辑的规则。  相似文献   

18.
海商法与破产法交叉适用过程中各类实体法律与程序规则冲突暴露,实体法律的冲突表现为船舶物权与破产财产,船舶债权与破产债权两方面;程序规则的冲突表现为海事诉讼专门管辖与破产程序专属管辖,船舶扣押程序与破产自动中止制度,船舶拍卖程序与破产财产变价分配程序三方面。这些冲突影响到实践中破产程序的有序、高效处理。在“充分尊重非破产法规范”“在破产特殊要求情形下改变非破产法规范”等破产法基本原则下进行法律解释,或可成为弥合两法适用冲突的途径,进而通过体系化、系统化整合后对司法实践产生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涉外案件所适用的外国法的查明方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绕外国法的性质和查明方法 ,各国法律制度有所不同 ,外国法既不等同于国内法 ,也非事实 ,在外国法的查明方法上可以采取“职权调查”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