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高职学生个性发展、人格健全,塑造社会一线操作岗位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模式,没有紧跟女性学生日益增多的形势,普遍缺乏对女大学生这一群体行之有效的教育与辅导。针对这个问题,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淑女学院为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尝试开展基于性别视角的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育人目标的确立、理念的倡导和三位一体的课程设置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高职学生个性发展、人格健全,塑造社会一线操作岗位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模式,没有紧跟女性学生日益增多的形势,普遍缺乏对女大学生这一群体行之有效的教育与辅导。针对这个问题,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淑女学院为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尝试开展基于性别视角的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育人目标的确立、理念的倡导和三位一体的课程设置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浅议影响女大学生发展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大学生群体属于具有较高潜在社会价值的女性阶层,本文主要从社会经济与文化、心理的层面上分析影响女大学生 发展的几种因素。  相似文献   

4.
陈铮  彭杜宏  刘电芝 《探索》2003,(1):123-125
本文以西部高新技术专业的优秀女大学生为访谈对象 ,了解了她们的学业状况和性别设限情况 ,旨在挖掘影响高新技术专业女大学生成材的个人与社会因素。发现 :(1)强烈的专业兴趣、积极的心态、好强的个性、讲究学习方法、勤奋刻苦的习惯、高效自制的作风及学业上的低性别设限是高新技术专业优秀女大学生学业成功的主要原因 ,但在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身体素质上急需提高。 (2)优秀女大学生在学业上性别设限低 ,但在职业生涯设计时有一定的性别设限。本研究的发现对开发西部女性高新技术人才资源 ,实现知识经济时代的男女平等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和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以大众创业、草根创业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浪潮正在全面兴起,一个鼓励创新、崇尚创业的大环境正在逐步形成。时代的感召和环境的优化,孕育了一大批创新团队和创业青年,大学生无疑是其中的主力群体。文章通过对实证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当前高校创新创业实践中大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的现状以及影响大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素质提升、环境优化、生态闭环构建等三个方面提出对策,为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主体性作用研究与指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男女平等就业的法律思考--从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娟 《理论学刊》2006,(4):92-93
我国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男女平等就业问题,但是,现实中女性平等就业权还未能真正实现,男女就业不平等的现象仍较为突出。其中,女大学生———这一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阶层女性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中所遭遇的就业歧视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例证。一、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择业的一大障碍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就业机会的不均等性。通常情况下,在选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中,许多单位明确提出不要女生,存在明显的性别选择倾向。其二是就业竞争的不公平性。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在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对于谋…  相似文献   

7.
"女红军"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特殊的女性群体,是近现代中国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实现了以往女性所无法实现的"社会人"的权与责。那么,"女红军"与中国传统女性的精神气质有何不同?她们的精神风貌究竟如何?本文以"中央苏区女红军"这一特定群体为例,从"社会性别"(1)的视角,揭示她们在苏维埃社会里的群体形象与精神世界,以期揭示"红色娘子"结构性形象中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8.
曾艳芳 《世纪桥》2010,(13):127-128
高校女大学生群体是高校最重要的群体之一,她们的健康成长事关我国高等教育成败。因此,分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并研究其对策,有利于提高女大学生素质,促进女大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如果将地域文学置于现代性语境中,就会发现,与"东北作家群"相对应的还有一个"东北女作家群"。提出"东北女作家群"这一文学史概念,意在以性别差异为基础,运用"女性中心批评"视角重建女性文学传统;以"主体性"的生成与发展为轴心,阐发"东北女作家群"历史主体性、群体性的建构;以一以贯之的"草根情怀"和"底层叙事"的创作定位,概括其鲜明的东北地域特色,从而为地域文学和女性文学研究提供新语境、新维度。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主体性主要指大学生在网络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自主性、选择性和创新性等特性。互联网时代为大学生网络主体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关系性异化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人与网络、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三重关系性异化,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消解大学生网络主体性关系性异化的可能策略有:一是重构培养目标,培养虚实和谐的主体;二是推进课堂变革,加强技术伦理和网络素养教育;三是开展虚拟实践,通过网络进行主体性教育;四是回归现实生活世界,注重线上与线下的统筹。  相似文献   

11.
论发展大学生主体性诚信教育的和谐价值及其文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和谐文化内涵时建构和发展大学生主体性诚信教育的必然性,阐述了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发展大学生主体性诚信教育的和谐价值,提出了发展大学生主体性诚信教育的核心路径、基础路径、关键路径、系统路径、创新路径和应然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作为整个网络群体中最典型、关键的群体,是新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改善教育方法,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积极发挥主体性作用,以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福建省五所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庭性别观念与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父亲的性别观念、母亲的性别观念及父母亲对就业的传统期待等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均有重要影响,但影响的程度和向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4.
张营 《世纪桥》2009,(17):96-97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女大学生的比例逐年提高,女性高等教育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景象。在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女大学生德育上却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关怀教育的缺失。诺丁斯作为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代表,提出了教育目标应该注重通过关怀实践,教育应围绕关怀主题进行。本文结合当代女大学生德育现状,提出把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渗透到女大学生的德育当中,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对高等教育下女大学生德育的培养模式做出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5.
张营 《世纪桥》2009,(18):96-97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女大学生的比例逐年提高,女性高等教育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景象。在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女大学生德育上却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关怀教育的缺失。诺丁斯作为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代表,提出了教育目标应该注重通过关怀实践,教育应围绕关怀主题进行。本文结合当代女大学生德育现状,提出把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渗透到女大学生的德育当中,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对高等教育下女大学生德育的培养模式做出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6.
女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一群,她们受人崇敬,并被人称之为“天之骄女”,然而也正因为是女性,女性这一性别角色带来了她们要在社会竞争中多品尝一些酸、甜、苦、辣,处在变革时期的女大学生们并没有因为她们多掌握了知识就摆脱了困惑和迷惘,对于女大学生这一特定的知识阶层来说,愿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惶相伴,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一、抑郁悲观 对自身价值的困惑,今天的女大学生们已摒弃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尽管社会舆论强调了个人对社会、集体的作用,但女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举措,是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指向。当前大学生生命观的总体状况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必须以心理健康课程和活动为依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大学生体验生命的良好环境;以个性化关怀为支撑,建立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干预机制;以大学生主体性为基础,引导大学生生命观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道德教育主体性模式是根据道德教育和学生道德发展规律,在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围绕大学生道德主体能力的培养而建立的道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体系。大学生道德教育主体性模式构建的结构内容包括围绕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而确立的特定的教育主题、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实施条件、评价机制等,构建的基本形式包括价值引导、实践体验和感悟建构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女汉子"从一个网络热词到一种社会现象,彰显了新一代女性对传统性别主义、性别刻板印象的颠覆。"女汉子"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性别符号,更具有深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背景。它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性别不平等的价值隐喻。本文从"社会作用力-自我建构力"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剖析"女汉子"产生、发展的原因,探寻现象背后存在的社会心态与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性角色的发展是青年期特别重要的一大发展课题,课题的中心正是性角色的同一性。众所周知,女大学生是青年、知识分子和女性三者的统一,女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就包括她们对上述诸种角色的认知、认同和确立。一般说来,她们对于自身青年角色、知识分子角色的认知、认同水平明显高于她们对自身女性角色的认知、认同水平。然而性角色的同一性是构成她们自我同一性的要素。所谓性角色的同一性对女大学生而言,是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