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毕洪业 《国际观察》2022,(3):127-156
冷战期间,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美国推动美、苏、中三方形成了所谓“战略三角”。苏联解体后,战略三角也随着两级格局的终结而退出国际政治舞台。21世纪以来,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开始形成新型三角关系。由力量对比、地缘政治及价值观推动的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俄美关系的态势和互动成为影响国际格局演变的最重要变量。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国际关系再次回归地缘政治思维的趋势更加明显。与之相应,中美俄三边关系也在加速调整,基本形成了中俄合作应对美国“双遏制”的态势。本文认为,进入新时代的中美俄关系,不会是“战略三角”,而是“三边互动”。俄乌冲突的背后是俄罗斯与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对抗,其对中美俄三边关系乃至世界秩序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和归纳了2009年以来俄关关系“重启”的原因和成果,梳理了普京在2012年5月重新执政后俄美关系不断恶化的一系列事态及其根源,分析了俄美重新开始在独联体地区进行地缘政治竞争的战略背景以及乌克兰危机及其前景对俄美关系和中俄关三角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6年的俄罗斯外交在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重树了大国形象,显示了大国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力,提升了它在对美关系中的地位.未来的俄罗斯外交将会继续加强它在独联体国家中的影响,大力发展俄欧平等战略伙伴关系,继续拓展俄美关系,开展与其他大国的政治对话与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4.
反恐:审视美俄关系的另一种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耀 《国际观察》2006,(1):69-76
"9·11"事件后反恐成为大国关系的新变量.在"9·11"事件后的最初时期,俄罗斯出于改变自己与美国和西方世界关系冷淡的局面等原因,主动对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进行了积极配合,一度大幅改善了双边关系.然而由于美俄两国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结构性战略利益的冲突,随着反恐战争的进行和美国借反恐之名实施自己的战略图谋进程的日益明显,两国在地缘政治领域的冲突趋于明显化和激烈化,同时两国反恐理念的渐行渐远也最终导致美俄关系在迅速改善后不到一年又迅速冷却,美俄双边关系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继续进行传统地缘政治利益的博弈将依然是两国关系的主线.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历史观察法,对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俄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原因、特点和实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认为美俄关系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基本脉络是,在摧毁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之前,两国关系迅速升温,之后,便由热变冷,渐行渐远.其特点是两国缺乏政治互信,意识形态矛盾凸显,其实质为非敌非友.由于双方已有的矛盾很难化解以及国际体系格局短期内不可能有质的变化,所以美俄关系在可预见的将来,有可能是在现有关系的基础上延续一种对抗型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6.
当代俄美关系运行的特点、规律和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试图根据苏联解体以来俄美关系十余年发展的历史经验,总结出双方关系的特点、运行和演变的规律及其政策制定的基本理念。这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俄美关系及其发展趋势,而且有助于理解苏联解体以来国际政治生活的风云变幻。  相似文献   

7.
乌克兰危机以来,由于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和政治军事遏制,俄美关系陷入长期对抗。俄美对抗的根源在于美国不断削弱俄罗斯对其周边地区的影响力和企图改造俄罗斯政治制度。同时,基于军事安全互动的俄美关系基本结构也使两国难以摆脱安全困境。拜登执政后,美国对俄推行"强力遏制+有限合作"政策,普京政府可能以反制与合作两手策略应对,既避免与美国发生军事冲突,也不会卑躬屈膝地与之和解。未来一段时期内,俄美关系仍将延续对抗状态,难以实现正常化。  相似文献   

8.
俄格冲突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8月发生的俄格军事冲突有着复杂的历史、现实和地缘政治等多种原因,现今深层次因素是俄美在高加索和中亚地带的角力与博弈。冲突及其引起的国际反应表明,俄罗斯已有足够的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实力在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发挥其传统作用。俄格冲突对独联体今后的发展、对俄格双方与北约的关系、对俄欧及俄美关系都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美国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对国际政治、尤其是对大国关系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美俄间新一轮军备竞赛不可避免;东亚地区安全形势将不断恶化;欧美关系趋于复杂化.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5月 ,俄罗斯与美国宣布建立新型的战略框架关系。俄罗斯与北约建立“2 0国机制” ,揭开了俄美关系发展新的一页。新战略框架作为俄美在新形势下对双方关系的一种界定 ,它反映出俄美双方的主要意图和共同利益 ,各有其战略所需。俄美新战略框架关系的建立 ,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同时也具有美进俄退、美攻俄守的态势和核战略优势向美倾斜的趋势。俄美建立新战略关系是双方“求同存异”的现实选择 ,由于利益分歧依旧存在、战略目标不同、相互信任基础不稳固以及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 ,新战略框架关系的发展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当前 ,美国在大国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俄美关系今后如何发展将主要取决于美国的行动。  相似文献   

11.
在地缘政治视角下,北极地区一直是美俄两个大国进行战略博弈的舞台。纵观20世纪,美俄北极关系经历了从冷战时期的剑拔弩张到冷战结束后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转变。21世纪以来,北极地区的快速变化使其战略价值不断提升,美俄两国出于各自的利益考量,都在北极展开了积极的战略部署。乌克兰危机发生之后,陷入"新冷战"格局的美、俄更加重视对北极地区的争夺,两国的北极关系日趋紧张。美俄北极关系不仅是其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影响北极乃至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应予以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2.
2001年九一一事件后,美俄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地缘政治的回归.九一一事件爆发后,俄罗斯一度放弃传统地缘政治观念,与美国进行反恐合作,希望以配合美国反恐战争来换取美俄关系的全面改善.然而,局势的演变使得俄罗斯发现,美国丝毫没有因为俄罗斯的善意而改变自己在地缘上继续挤压、遏制俄罗斯战略空间的政策.地缘政治博弈重新成为美俄关系的主线,而这一点在中亚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俄关系的主要内容仍将是两国传统利益,特别是地缘政治利益的继续博弈.这种矛盾冲突只有到美国认为俄罗斯已没有任何可能重新"恢复帝国",而俄罗斯也甘愿满足做一个欧亚大陆腹地的地区大国这么一个角色时才可能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3.
奥巴马政府重启对俄政策以来,俄美双方在削减战略武器、制裁伊朗以及阿富汗反恐等战略问题上恢复合作。由于俄美两国在战略目标、根本利益和价值观上存在重大分歧,重启后的俄美关系仍充满不确定性。两国内部对重启美俄关系的质疑和反对影响着两国关系未来走势。奥巴马重启美俄关系的政策能走多远,俄美关系能否走出突然缓和之后又迅速恶化的怪圈,攸关全球格局变化趋向。有关俄美关系的要素分析可成为研究中美关系趋势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特朗普执政一年多来,美俄关系不仅未能"解冻",反而进一步跌入"冰点",美国对俄罗斯持续加重制裁,双方"外交战"、"媒体战"和在中东的地缘政治争夺日趋激烈。美俄关系持续恶化既是两国实力对比悬殊、相互认知错位以及互信锐减的结果,也受到各自国内政治因素的强烈影响,折射出美俄矛盾正在加速从外源性向内生性转变。在未来相当长时期,"有限对手"将成为美俄关系的"新常态"。在国际局势深刻调整和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更主动地引领中美俄三边关系的良性互动,避免大国竞争进一步升级,以中美俄三边协作共同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挑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美俄欧三角关系不断调整变化:美俄接近,建立新战略关系;俄欧靠近,发展政治、经济和安全三层次关系;欧美矛盾增加,削弱联盟关系的基础。美国调整对俄欧政策,旨在突出优势,巩固霸主地位;俄罗斯改善对美欧关系,欲争取外交主动和经济发  相似文献   

16.
申林 《亚非纵横》2013,(1):50-56,60,62
冷战后,印度与俄罗斯保持着密切的政治关系,两国高层互访不断。印俄关系发展源于双方没有重大利益冲突并互有重大需求。但印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印美关系的影响,并对中俄关系和中印关系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美国对俄战略析论--依据、目标、框架、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把握苏联解体后美国对俄战略的大致轮廓。文章认为,基于历史联系、俄罗斯在美国全球战略中所处位置、俄在美国塑造“转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第三方”因素的影响等战略依据,美确立了“民主化、西方化、后帝国化”的对俄战略总体目标,并在同俄罗斯的深刻互动中形成了后苏联时代美俄关系的基本框架。伊拉克战争后,随着美俄关系发生新变化,美对俄战略将在“耐心接触、坚定防范、悉心经营”的基本指针下做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8.
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新政府开始调整对俄政策,并得到俄罗斯方面的积极回应,俄美互动出现新的发展态势.布什政府对俄"挤压与削弱"政策受挫、美俄势力此消彼长、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俄美广泛共同利益的存在是促使奥巴马调整对俄政策的主要动因.以奥巴马对俄政策调整为契机,俄美关系未来有望进入一个"合作加强、对抗减少"的"建设性"阶段.  相似文献   

19.
1995年美俄关系基本特点可概括为:矛盾继续加深,斗争持续不止;合作不断发展,相互依存紧密;双方政策务实,分歧暂时缓解。 美俄矛盾深化、斗争持续不断主要原因在于:彼此存在着安全和地缘政治上的深刻矛盾;双方均残存着长期冷战思维所形成的深刻影响;俄运用其核和常规庞大武库、科技、工业潜力及各种长处对美仍有牌可打。 今后美俄在一些重大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有可能继续凸显出来,但双方仍将维持伙伴关系。美俄关系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在于俄国内政局可能出现的较大变化和动荡加剧。  相似文献   

20.
中俄美三角关系出现于20世纪7090年代,至今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时代环境和条件、各国力量对比关系、影响范围和程度等都发生了变化而已。作为当今世界最复杂、最微妙、最重要的三角关系之一,中俄安全、政治关系好于经济关系,中美经济、金融关系好于政治关系。中俄政治互信强于中美。中美经济联系优于俄美。俄美安全关系胜于中美。中俄关系是"准同盟"关系,是大国关系的典范。中美关系是"非敌人"的关系,是大国关系的关键。即中俄高级政治关系好于中美,中美低级政治关系好于中俄。中美关系和中俄关系对于中国来说是最重要的两组大国关系。中国要实行双向、双线同盟战略,即在全面提升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同时,着力推动与美国的战略相向关系。即在高级政治方面,发展与俄的战略协作关系,在低级政治方面,发展与美的互利共赢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