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陈森 《中外法学》1979,(5):74-76
一个半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各国法学家和史学家纷纷加以评论并被誉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的《拿破仑法典》中译本,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公开发行.《拿破仑法典》是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胜利之后,为了统一民法典的需要和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的需要而制定的.在法国大革命之前,尽管法国是个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但是它所施行的法律是很不统一的.当时,法国南部为成文法地区,主要施行罗马的《尤斯蒂宁法典》;北部为习惯法地区,主要施行1580年修正的1510年的巴黎习惯及1509年  相似文献   

2.
<正> 封建制度下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由人的社会身份决定的,这种制度必然成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进步的桎梏;财产私有,契约自由是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契约成为确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重要法律形式,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法学家梅因把封建主义向资水主义的转变概括为“从身份到  相似文献   

3.
再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行政法、经济法从不同的方面调整经济关系。要明确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必须将这三个法律部门所调整的对象分别界定。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的。现在的问题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中确定哪部分由经济法调整,哪部分由行政法调整。本文试就此问题再探讨,以求教于同行。一、资本主义经济取得合法地位时起就出现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制度后,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一方面对资本主义经济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另一方面对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行为,用法律手段进行制裁。后一部分内容是资产阶级干预经济的行为。由…  相似文献   

4.
<正> 罗马法系,又称大陆法系,它指的是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在奴隶制罗马法的原则和形式的基础上,以法国拿破仑法典为样板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阶级法律体系。英美法系,不象罗马法系那样热衷于同守罗马法和编纂法典,而是通过法院办案遵循先例的形式,广泛吸取日耳曼法律的习惯,以及罗马法和教会法的原则和思想,逐步  相似文献   

5.
叶秋华 《法学家》2004,20(2):22-30
19世纪初叶,西方民法史上诞生了一位时代"骄子"--<法国民法典>.这部法典不仅是启蒙运动中自然法思想的产儿和法国大革命直接孕育的果实,也是资本主义社会民法的开篇之作,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法国民法典制定的历史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春田  许炜 《法学家》2002,38(6):107-114
1804年颁行的《法国民法典》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成果之一,是民法法系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的一部丰碑性巨著,它既是近代法典化的开端和起点,也是近现代人类社会制度创新的光辉典范。迄今为止,这部伟大的法典已经颁行将近200年了,虽然根据社会现实生活的需要增补了一些内容,但主体部分仍然……  相似文献   

7.
民法是大学法律系、政法院校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也是自学法学者的一门必修课。在当前我国尚没民法典或者说尚没法典式的民法的情况下,如何学好这门课程,可能是初学法学者所关心的一个问题。现在,就怎样自学民法,谈点个人看法,供自学民法的同志们参考。一、认识民法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民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它调整着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一定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民法是我国基本法之一。所谓基本法是它的内容反映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一定领  相似文献   

8.
所有现代欧陆民法法典,不论是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抑或是继承两民法典之法典以及参考两民法典之法典,均设有民法总则之规定。中国最近有制定民法总则的计划,并已提出建议稿,但此前已经有了9个单行之民法法律规范,构建了松散型的民法典体例,而民法总则属于一体型民法典之构成部分,这就需要对以往民法法律规范重新整合。结合中国民法总则草案建议稿,对民法总则应加以规范之内容,以及法律原则、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法人、民事客体、法律事实、民事责任等具体规范加以分析探讨,以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民法总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二次大战后,在西方世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并利用国家机器日益更多地干预经济,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增强垄断组织的经济实力,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谋取最高利润。为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标榜公平、民主、自由,扩大社会福利,搞阶级调和,大力发展各种形式  相似文献   

10.
谢冬慧  雷金火 《法学评论》2005,23(1):150-155
在世界法制史上 ,近代法国的拿破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早年 ,他深受卢梭等著名启蒙思想家法学思想的影响 ,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执政后 ,他高度重视立法工作 ,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等重要法律 ,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在法国社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 ,在管理国家的实践中 ,拿破仑非常注重法律的贯彻执行 ,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为法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民法与经济法之争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中国的改革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法制建设也如此.当时,恰好苏联拉普捷夫的现代经济法学理论被引入中国,很多法学人士认为中国应当按苏联模式强化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提出“经济法”概念,提出国家需制定经济法典或经济法纲要;认为民法属于资产阶级的法律,建议取消民法或者将其贬为个人关系法.  相似文献   

12.
司法解释论析──关于传统司法解释理论的三点思考尹伊君,陈金钊完善法律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法律的立、改、废形式。法制的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法律的运动也是一个宏观与微观的辩证运动过程。立法只是法律运动的宏观形式,这种形式是在已有法典不能与广泛的社会经济关系相...  相似文献   

13.
十七、十八世纪的欧州,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封建社会的腐朽性和反动性日益暴露,封建专制制度束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继续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随着启蒙思想家争取自由、平等、人权斗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刑法科学也随之产生了.自由、平等、人权的思想,在资产阶级的刑法理论中得到充分反映.英国的洛克提出:“谁握有国家的立法权或最高权力,谁就应该以即定的,向全国人民公布周知的,经常有效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来实行统治;”一七八九年法国的《人权宣言》,把自由、平等、人权的原则,用法律形式肯定了下来.《人权宣言》第八条规定:“不依据犯罪行为而制定、颁布并付诸实施的法  相似文献   

14.
<正> 与奉行判例法主义,固守普通法传统的英国法不同,法国法遵循的是制定法主义,以成文法典作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它是在罗马法的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将罗马私法演变为具有资产阶级基本法性质的民法体系,构成其法律制度的基础。而拿破仑法典的问世,则不仅标志着以罗马法为蓝本,以民法典为基础,以宪法为根本法的法国六法体系的最终确立,而且成为大陆法系的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15.
合同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念认为,民法是“将经济关系直接翻译为法律原则”,“民法准则只是以法律形式表现了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如果说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那么,合同法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交易规则,是一部关系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切...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法基本原则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经济法的基本定位探究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赖于对经济法的正确定位。定位经济法的主要难题在于如何认识和处理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尤其是民法和行政法)的关系。纵向观之,在法制发展史上,经济法是适应经济的社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为弥补民法等传统法律部门对社会经济关系调整之“不足”和“失灵”,冲破公、私法的界限,应运而生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经济法与民法是一种“互补”关系。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横向经济关系极为发达;由于国家固守其“夜警”角色而对经济生活采取“不干预”政策,纵向经济关系极其萎缩。不妨把这种横盛纵衰的商品经济称之为平面型的商品经济。这种平面型商品经济要求的主要是保障当事人自由、自主地从事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和法律调整;而主旨功能正合这一要求的民法,遂顺理成章地成为这一时期调整经济关系的几乎唯一大法。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社会化,垄断、外部不经济、信息偏在、公共产品、市场调节的盲目性等问题严重窒息经济活力,并且危及国民经济的  相似文献   

17.
耿林 《比较法研究》2016,(4):179-191
任何法典的制定都必须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法国民法典的演变与发展经验告诉人们,成文化法典的稳定性,与因应时代步伐的法解释理论的发展密不可分,也需要由司法判例伴随左右。同时,成文化法典也必然离不开法律的修改活动,且法典的存续时间越长,修改的幅度也越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正在制定自己的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的演变与发展之路,对我国民法典的制定以及未来民法典的发展将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民法典要立足于确定的法律基本思想、合理的法典框架与结构以及坚实的民法基本理论,此外,也要避免法律规则过于琐碎。只有这样,才既能充分照顾到民法典的稳定性,又能为未来法律发展留下足够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丁相顺 《法学家》2002,(3):109-115,101
在日本近代法律体系成立过程中,最能体现继受法特点的是民法典的编纂.明治早期,日本民法典编纂最初以法国法为范本,聘请法国人参与起草法典.但是,法国人参与起草的、体现自由资本主义精神的旧民法典在提交到国会审议时,遭到了激烈的反对.围绕着法典实施问题,日本朝野上下发生了激烈的论争,这一论争称为"法典论争".法典论争的结果导致了以法国法为主要继受对象的旧民法未来得及实施就归于流产.其后,日本起草民法典的方针转向以德国法为范本,开始重视本土条件,并排斥了外国人参与起草,完全由日本人编纂.日本民法典的成立过程和法典论争是日本法制近代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体现了日本法制近代化的特点和性质,本文拟通过对法典论争的分析考察来透视日本法制近代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民法法典化与完善我国的民商法律崔洪夫民法法典化是成文法国家的民法传统,它是一个国家民事法律完备与否的重要标志。民法法典化从形式上讲,是指将有关的民事法律按照一定的体例编纂成法典,以法典法为民法的主要渊源。从内容上讲,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民事...  相似文献   

20.
陈晋萍  李卫东 《法学评论》2005,23(2):145-151
民国初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变迁以及新的社会关系的出现 ,促使社会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民商事关系 ,民法作为一个新的法律观念和制度开始逐步被社会重视和接受 ;但在另一方面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广大农村和内陆地区传统法律观念依然占主导地位 ,影响了近代民法的发展和传播 ,使得这一时期民法发展带有强烈的过渡时期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