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言法”(hendiadys)是源于古西腊罗马诗歌的一种修辞方法,它由连词and连接两个词性相同的词来表达一个整体概念。在现代英语中,连词and不仅可以连接两个名词,而且还可以连接两个动词、形容词或副词。这种修辞格的运用,使句子形式上平衡对称,韵律上节奏明快,从而增加语言的表现力,起到强调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2.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运用技巧及其语用功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双关语是广告文体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段。通过对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分析,从假借双关、歧解双关、近音双关、仿拟双关、词性双关、词义双关等几个方面探讨双关语在英语广告中的运用技巧,并阐述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广告英语语言新颖、灵活,形式多样,不仅运用别具一格的词汇与句法,而且广泛使用修辞手法来增色广告语言。双关语,一种诙谐幽默但却不失智慧的修辞手法,备受广告商的喜爱。其中,语义双关是双关语中比较典型的一类,它是依据词的多义性生成,词的不同意思逐渐体现,促成语义相关双重语境的形成和“言外之意”的出现。译者需通过对“词义复现”的现象解释,可以实现对语义双关的最佳解读,达到译文与原文的最佳关联。本文就主要分析了语义双关在广告语创作中的作用与翻译,对语义双关在广告语创作中的审美作了辩证。  相似文献   

4.
讯问语言修辞是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活动中,适当地运用修辞方法、手段,增强讯问语言的表达效果,以促使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和行为良性转化,达到审讯目的的一种语言活动。讯问语言修辞是在十分特殊语境中运用的修辞形式。讯问语言中运用修辞手段要遵守选用讯问语言技巧的原则要求,处理好选用修辞手段和遵循讯问活动的法律要求之间的关系。在讯问语言中选择运用好比喻、借代、对比、排比、层递、反复、设问、反问和双关等。  相似文献   

5.
双关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已被广泛的运用到广告语的策划中。本文对双关英汉广告中的运用及其所产生的效果的进行探讨,进一步理解双关在广告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广告无处不在,它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一种手段,可以由语言、画面、声音等构成,其中最关键的是语言。广告英语的词语由于受语言学、心理学、营销学、社会学、美学等诸多学科的影响,与普通英语有着明显的差异。商业广告英语作为英语中的一种特殊变体,以推销商品或服务为目的,在句法、词汇和修辞方面具有其显著的特点。文章就选词特点从十个方面对商业广告英语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比喻在英语谚语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包括隐喻、明喻、转喻、提喻等,是语义修辞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义修辞法在英语谚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英语谚语特征的显著标志。正是这些语义修辞法的大量运用,才大大提高了英语谚语的表达能力,使英语谚语语言简洁、内涵丰富、哲理深邃、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8.
小议英语幽默中的修辞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莉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158-158,162
英语文章中的修辞技巧多种多样,尤其是英语幽默中的修辞技巧。主要有夸张、反语、仿拟、比喻和矛盾修辞等等一些。修辞格的运用使语言内容新颖独特,有效地增强了幽默效果。本文着重分析了这样一些幽默修辞技巧的效果,并加以例子说明。  相似文献   

9.
修辞是说话和写作的一种艺术,在我们的语言实践中,每个人都有意或无意地运用修辞。作为修辞手段之一的排比结构(Parallelism)由于其实用价值较大,在阅读中出现频率极高。若能了解并掌握其规律,并适当地加以运用,定能使我们的语言和文章锦上添花。本文从实用的角度出发,重点阐述了英语中的排比结构及其分类、功能以及与汉语中排比结构的比较和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词汇中有大量的外来词,其中法语单词特别多。这些法语单词在英语语言交际中的修辞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吸收法国文化的精华,填补英语中的不足。2.文化内涵上的抒情,以达到交际修辞所要表达的心态或感情。  相似文献   

11.
语义别解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借用现成的语言材料,但赋予全新的语义内容.这种使用现成语言材料却开发出新义的修辞现象,在汉英各自的语言实践中可说是千花万朵,异彩纷呈.但相比之下,汉英修辞学者对这一修辞现象的研究却不同程度地落到了实践的后面.在汉语中这一修辞现象称为别解.但笔者管见所及,迄今为止这方面的研究尚未深及词素层、同音同形异义词(perfeer homonyms)及同形异音异义词(homographs).因此本文的研究有进一步深耕细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习语是各民族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是语言的精华;习语的翻泽是一种信息转换的过程,这种转换的过程处处体现了对等原则一内容相等,形式相等,格调相等。但是在翻译习语时,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要达到绝对相等是很难的。正如尤金·奈达在“功能对等”理论里提到的,翻译不应该只寻求两种语言在词、句子或语法方面的埘等,而应从交际和文化的角度寻求对等。本文试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探讨英语习语汉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双关语是一种修辞手段,蕴含的双重含义使它成为英汉互译中的一个难点.但是双关语并非不可译,通过直译(字面意义)、释意(隐含意义)、双关等翻译手段,它的内含和语体色彩可以在译文中得到全部或部分的保留.  相似文献   

14.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较大。汉语以意合法(parataxis)为主,无论词素组成词,词构成词组,词组组成句,联结手段主要不靠语法制约,而靠语义,语义的决定作用较大,语符表层服从于语义深层和语用修辞层的调动,语符的自足性较小。相反,英语以形合法(hypotaxis)为主,语义的决定作用比汉语要小些,语符虽服从于语义、语用的调动,但其自足性较大些。这种差异要求在两种语言转换中必须运用熔铸技巧。熔铸是翻译单位上升的翻译法。从大量英汉翻译实践中得出结论:大量的熔铸是在词组级上完成的。近来词组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的重视,越来越明显的共识是词组在句子中占核心地位。英汉两种语言的词组构成有其共性一面,亦有个性一面,其个性一面要求使用熔铸。词组中词与词的修饰关系会产生内涵意义(connotation),在翻译转换中,这种内涵意义也要求适当运用熔铸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从语言学的特定视角,对中英《南京条约》(1842)和中美《望厦条约》(1844)作共时和历时的研究,比较英中两种文本的语言风格和词汇语义特征,并讨论作为译本的中文文本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下文中我们分别描述两种文本的语言特征。一、英文文本:晚期现代英语《南京条约》和《望厦条约》的英文文本所使用的英语是19世纪中叶的英语,属晚期现代英语(1700—1945)。这个时期的英语,对于当代的读者,尤其是中国读者,不时会出现似是而非的感觉:看上去面熟的词却另有他解,或者句子某一成分有些异样。因此翻译时应注意一个重要因素,即原语的  相似文献   

16.
will与shall;would与should这些词的用法与其他既可用作情态动词 ,又可用作助动词的词语一样 ,是英语学习的难题。will与shall、would与should出现的句子或语境的三种要素 ,即主观意志、客观意志和将来时态。  相似文献   

17.
于辉 《工会论坛》2008,14(5):105-106
语言中隐喻的使用非常普遍。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反映。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传递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英语的词汇反映了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现象和英美人的价值取向。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隐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是语言学习的关键,隐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促进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人的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在文化语言中词汇、句子结构、修辞等方面存在差别,所以英语教学中,要注意文化背景的导入,准确掌握语言词汇的内涵,提高学生跨文化语言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法(第四章) 第一节 语法概说 一、目的要求。掌握语法的概念和语法的性质,了解句子的主要类型和有哪些成分。 二、重点问题。1、语法概念: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是语言结构规律的一种。 2、语法的性质:概括性、稳定性、民族性、系统性。 3、句子的主要类型。(1)从结构上看,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种;(2)从语气上看,可以分为陈述句、  相似文献   

20.
王红霞 《工会论坛》2009,15(1):112-113
语感作为语言学习中的一项终极目标,是最难以把握和提高的语言感性认识。本文从词块的角度讨论了英语语感的培养,论证了词块对培养语感所具有的价值与作用。在语言的教与学过程中,利用词块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