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强制拍卖的概念在执行程序中的拍卖,亦称竞卖,是一种古老而又特殊的订立买卖合同的方式,即拍卖人以公开竞争的方法把标的物卖给出价最高者,从而订立买卖合同的一种特殊买卖方式。国家立法将拍卖纳入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措施之后,就使这种拍卖具备了法律的强制力,原...  相似文献   

2.
关于拍卖的法律特征及当事人权责之探讨●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李伟拍卖这种公开竞价的买卖方式,对于保障买卖的公平、公正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规范拍卖行为,维护拍卖秩序,保护拍卖活动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借鉴中外立法经验并考虑我国实际基础上,1996年...  相似文献   

3.
关于法院拍卖若干问题的思考□程凤义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我国民事诉讼法在执行程序强制执行措施中规定了强制拍卖措施,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了强制拍卖的法律地位。199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拍卖法也对法...  相似文献   

4.
邱新华 《山东审判》2006,22(5):84-88
中国的强制拍卖制度,最早出现于1987年,在最高法院颁布的《关于强制变卖被扣押船舶清偿债务的具体规定》中,拍卖首次被作为变卖的一种方式加以规定。1991年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在立法上正式确立了强制拍卖措施,但并未确立强制拍卖优先适用原则。由于没有明确规定以及变卖更容易操  相似文献   

5.
拍卖作为一种特殊的买卖行为在商品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踊跃报价的竞买场面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竞争精神的体现,而拍卖的公平、迅速则是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西方国家拍卖行为到处可见,有关拍卖的立法也较完备。我国由于长期忽视商品经济的发展,拍卖活动极为不发达,有关拍卖方面的立法几乎是空白。随着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拍卖活动将会日益增多,因此,加强拍卖的理论研究,不仅对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我国的拍卖立法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周亚峰 《法制与社会》2010,(28):113-114
网络拍卖因其方便、快捷、便宜等优点时下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网络交易方式,但其产生的纠纷和有关它的法律监管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网络拍卖的身份、拍卖网站的责任等问题入手,对网络拍卖的主体资格、责任的归责原则、法律的适用等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拍卖的立法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以下简称《拍卖法》共有四个条文涉及拍卖标的的瑕疵担保责任及其责任免除,主要内容可概括为:拍卖人、委托人应保证拍卖标的不存在未告知的瑕疵;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①从条文规定本身来看,立法者的立法意图是积极、稳妥的,既照顾到拍卖市场的秩序,也照顾到拍卖行业的实际情况;但从近三年的实践效果来看②,不能不说有未尽如人意之处,特别是其中关于责任免除的规定,含义不清,范围未尽合理。近闻国家国内贸易局正着手制定《拍卖法》实施细…  相似文献   

8.
现代经济生活中,房地产抵押是融资担保的重要方式之一。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权人(债权人)依法可以就抵押房地产实现抵押权,具体方式有协议折价、变卖、拍卖和提起诉讼。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c由于拍卖具有公开。公正、公平的优点,且最容易获得较高交易价金,所以也就最容易被抵押双方接受。1996年7月5日,我国《拍卖法》颁布,它和已有的《担保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现共同构成了对抵押房地产拍卖法律关系的调整规范c一、…  相似文献   

9.
郑欢 《法治纵横》2011,(3):9-10
83家拍卖企业、499场拍卖会、总成交额194.58亿元、成交量同比增长88%……2010年中国收藏拍卖市场以一种令人炫目的方式落下帷幕。喧嚣过后,新的一年,我们还有什么可“藏”的?  相似文献   

10.
司法拍卖制度在中国历经了从法院自行拍卖到法院委托拍卖、从拍卖权力的集中行使到拍卖权力的分离与制衡、从拍卖场所的分散化到拍卖场所的统一化、从现场拍卖到网络拍卖等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司法拍卖的市场化改革成为司法拍卖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经过《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多个司法解释的规范和调整以及司法实践的积极探索,司法委托拍卖制度日趋成熟。但司法拍卖制度仍需通过立法加以完善,并应致力于消除司法拍卖多种模式并存的非统一性格局,由此提升司法拍卖的公平性、效率性以及公众对该项制度的信赖。  相似文献   

11.
王京 《中国司法》2002,(3):53-55
拍卖是拍卖人接受出卖人的委托或根据法律的强制规定,通过公开叫价或者密封递价的方式,将特定财产出售给出价最高且超过底价的竞买人而进行的买卖活动。拍卖须具备3个条件:(1)由中介机构———拍卖人主持:(2)有两个以上的竞买人;(3)围绕价格展开竞争。由于拍卖的形式和内容必须公开,如将一切有关买卖的详情公布,让公众知道,让公众参加,在公众的监督下按公认的标准成交,因此从性质上讲,拍卖是最典型的公卖方式。拍卖公证由拍卖物所在地或拍卖活动举行地的公证处管辖。鉴于拍卖的公卖性质,竞买人为不特定的多数,因此,…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金融系统四大资产公司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向各级法院直接起诉追讨债务的过程后,目前,处置所剩的不良资产已进入商业化处理阶段,即通过拍卖或者其他方式转让债权,其常用的方式是俗称“打包拍卖”或者叫“一揽子拍卖”,由于这种转让债权的方式往往是将数十家企业、较大金额的债务打包转让,而受让者则以低得多的价格竞价买得,因此,  相似文献   

13.
行政许可法的制度创新与私权潜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许可法是行政法领域的一部重要的“控权法”。行政许可法的立法宗旨和意义不仅在于规范政府治理社会的行政行为,建设有限、理性、负责的政府,更在于扩大市民社会自由、自主的空间。“听证程序”、“拍卖招标”方式发放特许以及“信赖保护”是行政许可法的三大制度创新,其中体现了私法精神,运用了私法方法,展示了私权潜能,同时行政许可法的立法创举也不无缺憾并面临一些实践挑战。  相似文献   

14.
拍卖是一种竞争买卖,我国《拍卖法》第3条规定:“拍卖    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   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26条规定:“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规定交有关单位拍卖或者变卖被查封、扣押的财产。”[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执行规定》)第46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查封、扣押的被执行人财产进行变价时,应当委托拍卖机构进行拍卖。”因此,从拍卖的理论及有关规定中可以看出,拍卖是强制执行程序中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一、抵押物拍卖的实务研究作为实行抵押权的方法之一,我国《担保法》规定了以拍卖方式实行抵押权应由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就抵押物的拍卖问题达成协议。协议不成,抵押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实际上表明了抵押物的拍卖是采取任意拍卖和强制拍卖两种。(一)抵押物任意拍卖的问题研究1.拍卖协议问题。虽然抵押权作为一种对抵押物价值享有支配权、变价权的物权,抵押权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该权利的实行方式作出选择,但是在实践中,抵押物一般由抵押人或第三人占有。抵押物进行拍卖时,需经抵押人协助方能顺利实行。因此,为了保证抵押物的顺利拍卖,法律就明确要求应由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就抵押物的拍卖问题达成协议,这是启动抵押物任意拍卖程序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6.
一、拍卖的概念和特征拍卖是拍卖人在众多竞买人的报价中选择最高者作为成交价而订立买卖合同的一种特殊买卖方式。拍卖一般由拍卖人预先公告拍卖的标的物、日期、地点等,届时由买受人争出高价而作买受的意思表示,即为要约。出卖人从众多竞买人的要约中,选择其出价最高者,以拍板或其他惯用方法作卖定意思表示、即为承诺,买卖合同也即告成立。拍卖与一般买卖方式相比,具有下列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共同抵押的立法界定入手,进而提出了构建我国共同抵押制度的初步设想。认为我国的共同抵押制度,在范围上应与担保法的规定相一致,在种类上应包括单一共同抵押和复合共同抵押;共同抵押权的一般行使规则由抵押合同约定,若抵押合同未有约定,则承认抵押权人有选择权;共同抵押权人实现方式应以拍卖为主,且由抵押权人直接进行拍卖委托  相似文献   

18.
建议增设妨害拍卖罪杨庆堂所谓妨害拍卖罪,是指拍卖主体在拍卖过程中,故意违反拍卖法规,使用威胁、胁迫、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手段实施足以妨害拍卖机关公正拍卖,情节严重的行为。(一)本罪的犯罪主体。即拍卖主体是指参加拍卖的法律关系.并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  相似文献   

19.
刘平 《中国律师》2005,(4):53-55
拍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商品交易方式,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随着《拍卖法》的颁布施行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拍卖在市场经济的作用愈来愈明显,由此而引起的法律纠纷也日益增多。本文所谓的拍卖纠纷,是指拍卖当事人之间或者与拍卖活动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人与拍卖当事人之间因拍卖活动而产生的民事纠纷。一.拍卖当事人及其法律关系拍卖纠纷一般发生在拍卖当事人之间,故界定拍卖当事人在拍卖活动中的地位及其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是正确处理拍卖纠纷的前提。依照《拍卖法》第三章的规定,拍卖当事人包括委托人、拍卖人、竞买人和买…  相似文献   

20.
拍卖的法律特征及拍卖人的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拍卖作为一种能比较公平地进行交易和保护出卖人和买受人利益的特殊买卖方式,近年来已被广泛地运用于某些特定商品的买卖,如商品房买卖、文物买卖及司法机关罚没物品的买卖等。与此同时,因拍卖纠纷而诉至法院的案件也日益增多。法院在审判实践中也碰到不少的法律问题,如拍卖与其他买卖有没有区别?它的法律特征是什么?等等。本文试结合一具体案例,对拍卖的法律特征及拍卖人的义务作一阐述。2000年6月,某拍卖公司举办“2000中国古典家具、艺术品专题拍卖会”,原告作为竞买人参加了拍卖会,领取了拍买公司制作的宣传册和竞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