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亚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成为国际政治格局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地区。“9·11”事件更使中亚地区的形势及其各种利害关系变得错综复杂,特别是随着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增强,围绕地区安全事务主导权及其里海能源之争,美国与俄罗斯和中国在地缘政治中的关系变得更加引人注目。尽管其中出现了一些积极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彼此在战略利益上的根本分歧所导致的竞争格局仍将是影响中亚地区在世界政治中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孙静 《国际展望》2012,(5):40-51,143
中国在中亚的安全利益不仅是中国周边安全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事关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全局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在中亚的安全利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打击"东突"恐怖势力及其相关势力,维护中国西北边疆安全稳定与发展;建立中亚——中国能源运输新通道,消除中国能源安全隐患,推进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同走向富裕,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发展;消除外部势力驻军中亚对中国所造成的军事安全威胁,与中亚国家建立和平友好的军事关系,确保中亚成为中国稳固的战略安全后院。  相似文献   

3.
中亚以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丰富的战略资源以及复杂的民族、宗教关系表现出高度的战略价值,历来都是大国角逐的地方。"9.11"事件后中亚地区的经济和安全环境以及各种利益关系变得极其复杂,三股势力和跨国犯罪活动的猖獗、外国驻军中亚、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大国的角逐都是中亚地区不稳定的因素,使该地区的格局变化莫测,也使中国西部安全环境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说,安全新格局是中亚地区政治、经济新秩序形成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意见与媒体     
美国《华盛顿季刊》2006年夏季号文章:《避免一场新的中亚大角逐》美俄中是中亚安全事务方面最重要的地区外参与国。这三个外部大国具有竞争当地盟友、能源和军事优势的动机,但是在该地  相似文献   

5.
中俄能源博弈中的国家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中俄最近签署的文件能够实施,未来的5~10年俄罗斯将成为中国能源市场上最重要的伙伴之一,俄罗斯将在2011年提供中国20%的进口能源。不过市场分析家们对这些协议能否得到落实表示担忧,担心普京只是以此为诱饵换取更多的贸易优惠,或是在天然气问题上打中国牌来压制欧洲,甚至还有认为俄罗斯至今还在阻挠中国取得中亚能源开采权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中亚安全与安全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焦点问题. 中亚地区的军事安全问题 简言之,中亚地区的安全问题可以分为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所谓传统安全是指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安全.从这个定义出发,中亚地区的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中亚各国为捍卫和维护自身的国家安全利益,制定了一系列战略方针、政策和策略.独立后,中亚五国纷纷组建了自己的本国军队.但由于苏联解体过程过快,中亚五国独立进程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这就决定了中亚五国在组建本国军队方面需要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7.
“9·11”之后印度在中亚的国家利益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印度开始了谋求世界大国地位的外交努力,与中亚各国合作成为其外交的重要方面,关系到它重要的国家利益。本文首先探讨了印度在中亚的安全利益,即挤压巴基斯坦的战略空间,破坏其战略纵深计划,构筑自己的安全屏障;与中亚国家合作反恐,维护印度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参与中亚能源开发,保障印度能源安全。同时还探讨了印度进入中亚地区时所面临的与美、俄、中的中亚战略互动与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6年8月28日,小泉首相开始对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进行访问.其目的:一是着眼于中亚地区占世界4-5%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小泉出访前表示:"我们需要多元化的能源战略,希望同能源丰富的中亚国家建立良好的关系."二是支持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反恐行动.三是援助中亚国家解决经济、社会问题,以扩大日本在该地区的存在和影响,与中、俄展开地缘战略意义上的争夺.因此,日本政府这一"为地区稳定与发展积极参与中亚事务"的外交政策将包括两大重点:获得更多的中亚能源;扩大对中亚的地缘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9.
钟娅 《当代世界》2015,(1):56-59
<正>当前,中亚地区正处于深度变化的周期性战略节点,不稳定、不确定、不可控、不可测因素明显增多。这些不同因素相互叠加、交互作用,使中亚形势发展变化处于一个关键期。作为中国的战略周边,中亚地区正在发生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中国周边的安全与稳定,更对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亚国家独立近30年来,中国的中亚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之间的明显脱节。近年来兴起的比较区域研究或许是提高中亚研究学理水平的有效路径。比较区域研究包括区域内比较、区域间比较、跨区域比较三种比较方式。中亚五国相似的国家发展历程,为开展区域内比较提供了机遇;中亚地区与高加索地区同属一个地区安全复合体且面临相似的地区结构环境,它们是开展地区间比较的理想案例;中亚地区与中东地区均发生过"颜色革命",且这两个地区伊斯兰文化均具有较大的影响,这为跨区域比较提供了条件。采用比较区域研究可拓展中亚研究的研究领域,推进中亚研究与政治学等学科之间的学术对话。  相似文献   

11.
苏联解体后,中亚成为欧亚大陆新的地缘政治中心,各大国和各种国际势力纷纷进入,对该地区事务主导权展开激烈争夺,加上中亚五国内部严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使冷战结束以来的中亚地区安全动荡不定、前景未卜.中俄两国作为中亚最大的邻国,其战略协作对于稳定中亚局势,巩固地区安全,促进地区繁荣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亚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自中亚国家独立以来,中国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谐世界"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亚国家构建起平等信任、相互尊重的战略伙伴关系。在此过程中,中国通过妥善处理边界问题以消除潜在冲突、不断提升战略伙伴关系水平、推动互利双赢的经济与能源合作、向中亚国家提供发展援助、推进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互利合作以及平衡处理在中亚的大国关系等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十年,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走向仍将受到自身国力变化、中亚国家对华态度以及中国与其他大国在中亚地区多重互动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9·11”之后印度在中亚的国家利益追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印度开始了谋求世界大国地位的外交努力,与中亚各国合作成为其外交的重要方面,关系到它重要的国家利益。本文首先探讨了印度在中亚的安全利益,即挤压巴基斯坦的战略空间,破坏其战略纵深计划,构筑自己的安全屏障;与中亚国家合作反恐,维护印度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参与中亚能源开发,保障印度能源安全。同时还探讨了印度进入中亚地区时所面临的与美、俄、中的中亚战略互动与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能源外交的新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能源消费与需求的持续增长,中国提出了多元化能源战略,在能源生产、储备与进口方面有了明确的战略意识。然而近年来,与中国有重大合作项目的某些资源国内部政局动荡,频频爆发政治、治理危机,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并屡屡遭遇国际制裁威胁,  相似文献   

15.
<正>俄罗斯、伊朗两国对"一带一路"在中亚地区的建设均有重要影响。其中,俄罗斯通过建立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建设欧亚经济联盟以及开展双边外交等方式不断增强其在中亚的影响力;伊朗始终将阿富汗作为其向中亚发展的战略支点,并在"伊核协议"达成后通过申请加入上合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合作、促进里海油气开发等方式加强与中亚地区的合作。为更好地在中亚地区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建议中、俄、伊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  相似文献   

16.
曾向红  王子寒 《国际展望》2024,(1):75-96+160
自2021年以来,习近平主席相继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三大全球性倡议。“三大倡议”不仅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重要方案,而且为中国的中亚外交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战略引领。中国同中亚五国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三十多年来,中国的中亚外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当前,中国应以全球发展倡议为引领,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实现共同发展;以全球安全倡议为引领,助力中国与中亚国家实现共同安全;以全球文明倡议为引领,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实现民心相通与文明互鉴,进而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走上更加稳定和友好的发展轨道,并保障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取得更多切实成效。  相似文献   

17.
富有石油、天然气这些战略资源的中亚地区在苏联解体后地缘政治利益凸现,"9·11"事件后各个相关大国在中亚地区的安全利益也凸显出来,俄美加剧了在中亚的争夺.尽管在2005年的争夺中俄罗斯似乎占了上风,但综合实力强大的美国不会轻易退出,它会利用各种策略继续加强在中亚地区的存在,以达到把俄罗斯限制为地区大国的战略目的.在这种背景下,综合国力相对较弱的俄罗斯会采用各种手段来抵制美国在中亚的渗透,而上海合作组织是其可以利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覃爱玲 《南风窗》2013,(20):30-32
中国如何在"丝路经济带"这一全新概念下,在既有的能源对小商品的主要贸易结构中,提升自己在中亚的经济和综合影响力,仍是待解之题。从9月3日至9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和俄罗斯,其间除5日和6日两天出席在圣彼得堡召开的G20峰会外,大量的时间用在中亚多国的行程中,反映出中国对中亚作为一个整体的重视程度。此次成功访问对于中国与中亚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提出的建设"丝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开启了中国对中亚外交的新时期,推动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进入黄金时期。中国的中亚外交与中亚国家现实需要和利益诉求高度契合,因应了中亚区域治理的迫切需求,对中俄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协作起到了促进作用。未来中国的中亚外交仍面临良好机遇,但也不应低估可能出现的挑战和问题。中国应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平台,积极推进与中亚国家关系转型升级,努力把中亚打造成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样板。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20年来,美国的中亚战略灵活多样,已经摸索出一套相对稳定、成熟和确定的手段。基本路径和手段包括:密切政治关系、推进地区多极化均衡;加强经济援助和经济合作,推动建立利伯维尔场经济;加强军事安全合作,合作打击极端势力并威慑其他大国;利用软硬手段结合,择机推进民主体制和自由价值观等。从1995年开始,美国采取了大规模政治、经济和军事“攻势”。“9·11”事件后,美国通过在中亚维持军事存在,一度使中亚国际关系发生了有利于美国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