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邬吉成  王凡 《政府法制》2013,(15):28-29
1976年是不幸和灾难的一年,也是转变着历史的一年。这一年,深深印在我脑海里的事可以说是太多太多了。  相似文献   

2.
“嫁给我吧!”李义跪着对张嘉说。的确.经过五年的爱情长跑,李义觉得和张嘉结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因为在这五正里,张嘉为自己付出了太多.可以说,没有张嘉,也就没有现在的李义!  相似文献   

3.
难忘2004’     
《内蒙古检察》2004,(6):1-1
伴随着新的一年黄钟大吕即将响起,2004如椽巨笔也将在历史的长卷中画上一个圆满的年轮。回首2004年,我们有太多的难忘!  相似文献   

4.
吴晓锋 《江淮法治》2010,(11):41-41
“校舍是教育的基本要素,没有一个稳定、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教育的发展就无从谈起。把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实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长期在山区从事教育工作的省十一届人大代表、黟县宏潭小学教师汪来九数十年来见证了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深有感触地说:“在老祠堂和危房里的教学经历让我有了太多的感慨和无奈,随着民生工程的实施,我亲眼目睹了山区中小学教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们在更加美丽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和成长,使我感到莫大的欣慰。”  相似文献   

5.
《法治与社会》2004,(1):53-55
回首2003,有太多发人深省的法治事件让我们思考,有太多触发心灵的法治人物让我们感动。这一年,中国治法进程稳健前进。2003,一部部法律的出台,一场场有输有赢的官司,一个个让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法律名词,在不知不觉中,法律悄悄地走进,并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种进步让我们看到了政府所肩负的重任,让我们感悟到了“执政为民”的精髓。2003,我们还记住了一个又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名字,苏向祥、金奎喜、史久镛……。他们的故事体现了法治进步的步伐,他们的精神融汇了公民的法治理想,他们的名字将铭刻在2003中国法治建设进程的史页上。  相似文献   

6.
2008年,在这大事多、难事多、政策调整大、市场波动大的一年里,百姓们日子过得怎样?回首发现,百姓生活有提高,也有丝丝不如意;  相似文献   

7.
故乡的小巷     
吴梅 《江淮法治》2014,(24):54-54
正我曾在故乡的那条小巷里出生,在那条小巷里长大,小巷中留下我太多太多的回忆。记忆如同一朵成熟的蒲公英,只要稍作触碰,细小的籽粒便四处飞扬,记忆也一同随之飞扬。那次采风去了一个古镇,古镇的条条巷道都是用青石板铺成,平整光洁,曲折迂回。依巷而建的民居古风犹存、高低错落,排列有序,家家户户屋檐下都高挂着写有姓氏的大灯笼,如同一幅幅淡淡的民俗风情画。行走在这样的小巷中,不由得勾引起我对故乡小巷的回忆。我曾在故乡的那条小巷里出生,在那条小巷里长大,小巷中留下我太多太多的回忆。记忆中,小巷里的人特别爱花,家家户户院子里都种着各种各样的  相似文献   

8.
在法庭里见到小涵(化名)时,我眼前一亮,她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虽然肤色有些黑,但五官轮廓清晰错落,眼睛很大。也许因为有太多人在场,她低垂着头,可这依旧掩饰不住她的美丽。  相似文献   

9.
董娟 《天津检察》2009,(5):78-78
1991年,我走进了东郊区人民检察院(1992年3月改为东丽区人民检察院)的大门,开始了我的检察人生。回顾过去的十八年,有着太多令人难忘的记忆。对我来说,这十八年,既有成功的欣慰,也有失意的彷徨。历史就像一面镜子,知古可以观今,继往方能开来,在建国六十周年举国欢庆之际,撷取我在检察工作中的几个“第一次”,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0.
《法人》2021,(1)
2020年的最后几天,寒潮突袭中华大地,人们在瑟瑟寒风中,期盼新年的到来。回首2020,有太多的失意与沮丧令我们心灰意冷,有太多的壮举与感动令我们泪流满面,有太多的人和事令我们铭记,有太多的关怀与惦念令我们无比温暖。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人从保卫武汉开始,打响抗击疫情的伟大战争,最美逆行者的身影鼓舞和激励了无数人。这一年,当世界深陷疫情泥潭,中国积极开始复工复产,在全球经济遭遇重创的阴影下,中国经济是唯一的亮色。  相似文献   

11.
虽然我担任镇人大代表只有3年的时间,但是这一职务在我内心有着特殊的位置,因为这是群众选出来的,包含着太多的信任与期待。因而,我每年都围绕新农村建设提出议案、建议,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件有关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议案。  相似文献   

12.
时间过得真快,从第一次踏入单位大门到现在已是十六年了。在这十六年里,点滴只是基于白纸黑字之中,我在慢慢消化的同时也在“镜子”面前检验自己,每时每刻都在提醒自己要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公证工作者。“以铜为鉴,可整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而我的这面“镜子”就是——吉林省长白县公证处。  相似文献   

13.
《法庭内外》2010,(11):57-58
法官:我与李某订婚后,我拿出积蓄10万元,把李某父母名下的一套房子装修一新,作为我们的新房。后来,我们领了结婚证。办了结婚宴,在这新房里开始了幸福生活。可惜,幸福并未能持续太久,两年后的今天,两人已是恩断情绝,到了非离婚不可的地步。可李某父母名下的这套房子,我花了10万元的装修款,总该有一份。李某却是铁公鸡,一个子儿也不肯给,那我当然只能用法律来说话了。要么要房,要么要钱?请问法律会支持我吗?  相似文献   

14.
2002年的三月沐浴着明媚的春光,我第五次来到首都参加九届最后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我获得了五次巨大的收获。各届人大代表在小组、大会上的每一次发言都使我感触极深,无论是忧国忧民的反映基层意见,还是批评建议的真知灼见,都使我开阔了视野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一个个立法议案和一次次通过法律的表决,都使我对我国法制建设的美好前景更充满希望。1979年底,23岁的我伴随着当时将要实施的我国第一部《刑法》和《刑诉法》走进了律师队伍。当我在律师队伍行进了23年后的今天,我国的立法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化蛹为蝶     
李鹏 《法律与监督》2008,(10):45-46
2002年,我到检察院上班的第一天,就加班加到晚上十一点过。守着一台卧式机箱的老电脑,按照领导的要求不断地改着一些文字,心里的念头就像显示器里的文字变来变去,我怀疑自己对公务员这三个字抱了过分美好的期待,对现在这份陌生的工作有太多人云亦云的憧憬。  相似文献   

16.
“打了这些年的官司,发现许多部门行政法规和行政行为中有着太多的法律困惑。我正在着手整理这几年的感受和思考,越写感受越多,目前已写了有10多万字了。”2008年1月5日,刘家海对笔者说。  相似文献   

17.
阜新市物资局局长、市物资贸易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延令,已是“知天命”的年龄,可是他硬是不知天命,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人民币20.5万元,港币1.5万元,其结果他的命运是……公家投资搞联营,个人腰包进钱财1992年4月上旬的一天,阜新市物资局局长王延令在办公室接到一个电话后,亲自赶赴宾馆,找到一个姓黄的人,接过那人递过的一个纸包。“这是许老板委托我给你带来的,是什么不知道。”在手指与纸包接触的一刹那,王延令的心里就猜出这包里的“内容”。他还算不失体面,一副平平淡淡的神情将纸包投入拎兜,起身…  相似文献   

18.
文韬 《检察风云》2014,(4):66-68
2013年,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反渎局的周罕明在整理着自己的材料,在反渎局工作了五年之后,周罕明又要回到反贪局工作。回顾这五年,周罕明感慨万千,这里留下了他太多的回忆。  相似文献   

19.
战其 《法制与社会》2011,(14):17-17
2010年3月23日,对于苏州建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建力公司)的总经理陈国庆来说简直是个黄道吉日。“这一天,有一位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工程老板秦兴祥。秦兴祥说他手里的活太多,来不及做,要分一个工程(盖厂房和宿舍楼)给我做。”  相似文献   

20.
杨欣 《天津检察》2009,(1):74-74
花开花落,转眼已是2009年。回首2008,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参加全市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评选,尽管结局并不如意,但至少证明自己曾经努力过,曾经为梦想追逐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