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庐愚 《中国残疾人》2014,(10):26-27
“去逸赴艰垄,爱且从容。圆缺弥新特教穹。总是鞠躬又尽瘁,苦乐与共。聚力架飞虹,堑平途通。残枝放花别样红。播种希望再丰收,此乐无穷。”这是安徽省特殊教育中专学校庞春梗老师写的一首词,这首词也正是他倾心特教事业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
为约定采访时间,我与李宏泰先生通过两次电话,电话那端的李先生边说话边发出粗重的喘息声,这叫我十分不安,冒昧地问:“李先生,您这样喘,能接受采访吗?”“没问题,没问题。”李宏泰先生回答得十分痛快。在我采访他时,也许是说起心爱的事业,他确实不那么喘了。踏进“聋门”李宏泰先生这一辈子都在做这样的一个梦:让中国80万个聋哑孩子都能开口说话;都能成为自尊、自强、自食其力的人。从1956年起,李宏泰便为圆这个梦而努力,迄今已44年。44年——人生的三分之二,李宏泰  相似文献   

3.
特教简讯     
北京市 6月1日,北京第一聋校的20名学生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学习机表演赛的颁奖仪式。该校薛娜、左红、黄竑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祁伟等10名学生获优胜奖。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中国中华学习机普及协会、中国残联等单位向该校捐赠4台金奖学习机。(李宏泰)武汉市市第一所特教师资培训中心于3月底在该市第一师范学校正式成立。该中心目前开设有聋童及弱智儿童教育学、心理学、手语、美术、手工及特教教学法等7个专业。(熊国祥)  相似文献   

4.
正裴洪光,众多特教工作者中的平凡一员。在从事特教工作的20多年里,他以满腔热情,执着追求,辛勤耕耘,用爱描绘不平凡的人生轨迹。大爱无声特教学校的教育对象都是视障、听障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贫困,有的家长连自身生活都不能自理,更不要说照顾孩子。为了能让孩子们安心学习,裴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未来的特教老师,十分欣赏世界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一句名言“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是的,每一名特教老师就是一片绿叶,用爱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孕育着残疾孩子的幸福,承载着千百家庭的希望,书写着社会的文明,塑造着人类的未来,践行着特教人崇高而神圣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特教教师,我深感自己肩负的重任,要使聋儿开口说话,就必须用慈母般的爱温暖聋儿的心。从我走进特教领域的那一刻起,就决心把自己满腔的情、真挚的爱,奉献给聋儿康复事业,奉献给心爱的孩子们。”说这话的是新疆奎屯市实验幼儿园聋儿语训中心特教老师范素荣。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市政协今年3月下旬八届二次"加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上,市第一聋哑学校校长、特级教师李宏泰委员提出了净化影视片,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他说,文艺活动要有经济效益,但不能忽略社会效益,特别要考虑到聋哑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各级领导,特别是新闻媒介应该宣传严肃的民族文化。他建议将百部爱国主义优秀影片配上手语,为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精神生活,提高残疾人的道德水准做一点贡献。市委副书记李志坚在大会总结发言时说,李宏泰委员提的建议很好,我回去以后一定要办好这件事。  相似文献   

8.
一、培爱。爱的范畴很大,有爱他人、爱家庭、爱集体、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不管有多少爱,最后爱的落脚点就是爱国。因为有国才有家,有国才有你、我、他。作为教师,应该把教育的立足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上,对他们进行前途、理想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是神圣而伟大的,我们作为教师,今天为之所付出的一切汗水,学生所做出的一切努力,都应以为国效力、为民献身作为基准,将国家的繁荣富强、文明昌盛与个人的努力和幸福、前途与理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高中阶段更要强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要从…  相似文献   

9.
2007年,我从企业调职到学校,成为一名平凡的特教教师,6年的特教生涯,让我看到了生命绽放的美丽。还清晰地记得我第一天走进特教课堂的情景:面对计算机三班的孩子们,我一边点名,一边认识大家。"小谦!""到!"循着声音,我看到一个瘦小的孩子缩在角落里,低着头,默不作声。他五官模糊,头发稀少,双手也因烧伤而变形。当时我心一沉,生出怜悯与揪心,命运为什么对这个孩子那么残酷,他的世界会有多少痛苦!我  相似文献   

10.
由王江民先生出资设立的“江民特教园丁奖”,2001年至2010年每年颁发一次。经部分省残联与教育厅、教委推荐、评选,由中国残联研究审定,李银环、张钟、赵莲琴、付海鸥、王儒相、张强、陈丕霞、张贵建、潘离、赵吉昌等10名特教老师获得2004年度该奖项。本文主人公张贵建本身也是残疾人,他克服困难、献身特教的事迹,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11.
女人     
一   这件事情在脑子里留了一段时间了,因为信访民警小罗一再地警告我,听可以,但不许报道。我拼命地点头,说自己就是爱听故事,手很懒,不会报道的。小罗听了很放心,决定把故事很细地讲给我听,并且表示,这是他干信访以来遇到的印象最深,也是难度最大的一起案子。   后来我信守诺言,把小罗的“故事”搁下来,放在一边,心想这个故事存放的时间长了,也许能发酵,说不定哪天,就是一篇精彩的通俗小说。再后来 ,有一天我去一位女友的住处玩,女友的男友也是我的朋友,是京城的一位名人,才华自然是横溢的,为此招来身后许多的女孩…  相似文献   

12.
走近大壮     
正演绎《我们不一样》的歌手大壮,他真名叫王轩,北京大兴人,小时候个矮,没少被人欺负,忍气吞声后,他再伺机找表哥帮忙打回来。等上了高中,他的个子一下就蹿上去,甚至超过了班上的同龄人,才得名"大壮"。因为父亲学过武术,大壮也被送去学跆拳道,从小学六年级毕业后一直持续到高中。等高二那年,习武生涯派上用场,他找到一份兼职的工作,在一家跆拳道暑假班做教练,每节课  相似文献   

13.
我以我血荐轩辕———记原全国政协常委、已故著名画家黄胄先生敖颜黄胄,一位从没有时间休息的画家长眠了,留下了大量杰出的作品和一个响亮的名字。人们爱他,因为他是人民的画家,是从生活中走来的画家,更因为他也同样爱着所有的人。1925年3月31日,黄胄诞生在...  相似文献   

14.
从上学第一天起,知道了要爱祖国、爱人民,感到爱是一种宽泛的、崇高的敬意;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了父母、亲人的关心与呵护,感到爱是细腻的、无私的亲情;从王江民董事长手里接过"江民特教园丁奖"证书的那一刹那,我感受到了,有一种爱叫奉献。  相似文献   

15.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 因为年轻,我们曾经以为生活和爱都会按照梦想的样子前进;因为年轻,我们以为只要努力,所有的梦想都会成真,所以毕业的时候,我们都曾在同学的留言本上写下过“梦想成真”的祝愿。 转眼二十年过去,大学毕业也快十年,同学们还都保持着联系,偶尔还聚在一起说说上学时的趣事,只是不论“混”得好的,还是日子过得不太如意的,都没人再提起曾经的梦想。真的不知道,是因为我们已能成熟得分清梦想和现实的距离了,还是对现实物质生活的追求,让我们失去了梦想的能力。生活看上去很精彩,日子也过得挺忙碌,只是静下来的时候,才发现,已很久没对生活心存梦想了。 青春年少的时光啊,对生活、人生和爱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年纪啊。那样的日子,真让人想念…… 二十年后,你的梦想还在吗?  相似文献   

16.
爱自己是本能,爱他人才是境界,才是真正的爱。一个群体,一个社会,倘若没有了这种爱,那么这个群体、这个社会是可怕的,它的前景只会是灭亡而没有发展可言。爱是另一种阳光和空气,于人于社会不可稍微缺失。只有处处充满了爱,人才会幸福,社会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愿人们一手接受爱的同时,也一手播撒爱。——编者  相似文献   

17.
杨红林 《小康》2006,(7):80-81
萧衍吃素礼佛、对人宽容,一心要做一位仁慈的君主,却因为他的滥爱毁掉了江山,也赔上了自己的性命。  相似文献   

18.
刘建明 《政策瞭望》2012,(11):58-58
清人高廷瑤《宦游纪略》中记有这样一则问答:有一次,巡抚钱培山问他:"官如何才为爱百姓?"高廷瑤说:"必有一副爱之之心,必有一副爱之之力,无此心则抚摩噢咻(指关心百姓疾苦),无非沽名市惠(捞取实惠),是假之也,何有于民?有此心而才具精神不足赴所欲为(指躬行实践),亦徒虚此爱耳。故真爱百姓者,以实心行实政,废一不可也。"  相似文献   

19.
“今”     
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他可以宝贵。 为甚么“今”最可宝贵呢?最好借哲人耶曼孙所说的话答这个疑问:“尔若爱千古,尔当爱现在。昨日  相似文献   

20.
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同志,驰骋南北,戎马一生,功勋卓著。每次回想起他,我都心潮起伏,往事如潮涌上眼前: 记得1930年,他从莫斯科回国工作,侨装汽车司机,路过上海,住在我爸爸朱剑凡开设的小酒店里,和党组织接上关系,再转道中央苏区。 那时,我才十五六岁,瞪着一双活泼的眼睛,叫这神秘的青年为劲哥。因为他已成了我的姐夫,我以有这样的姐夫而感到光荣,这短暂的相聚,却是临别依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