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评说速览     
城乡居民同票同权的历史意义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对地方人大代表的选举,草案也作了类似规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相同,无非城乡,这被人们认为是同票同权。最近几年来,这一问题得到了广  相似文献   

2.
颂词 《法治与社会》2011,(12):29-29
一是依法界定。新修订的选举法规定的“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和“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等法律规定。是界定“基层代表”的最好法律依据。只要是在这些原则下严格按程序进行选举,并确定为选区选民所认可,就可以认定为“基层代表”。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十二条规定:自治州、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 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这是针对我国农村人口较多,城镇人口相对农村来说比例  相似文献   

4.
郝铁川 《法律科学》2004,22(5):12-14
一、缩小人大代表的城乡比例是一个渐进过程我国现行选举法规定了我国人大代表的城乡比例 ,即 :在分配全国人大代表和省级、县级人大代表名额时 ,要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来分析。按此规定 ,农村人口在全国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中的被代表权便只有城市人口的四分之一。例如 ,2 0 0 2年 3月 1 5日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 ,农村按人口每 96万人选代表 1人 ,城市按人口每 2 4万人…  相似文献   

5.
张天蔚 《法庭内外》2009,(12):39-39
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对地方人大代表的选举,草案也作了类似规定。  相似文献   

6.
《地方组织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选举地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主席团提名的候选人数,每一代表与其它代表联名提名的候选人数,均不得超过应选名额。”也就是各提名主体在提名各选项候选人时必须遵循等额提名原则。实践证明按照等额提名的办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村党支部作为一级党组织,在所属选区提名推荐县人大代表候选人未尝不可. 首先,村党支部属于一级党组织,依法依规可以作为“政党”推荐主体.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之规定,党支部虽然属于党的最基层组织架构,但也是一级党组织.依据选举法第二十九条之规定,各级人大代表的推荐主体是“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和“选民或者代表,十人以上联名”.因此,村党支部代表共产党作为“政党”推荐主体,在所属选区推荐县人大代表候选人,合法合规,未尝不可.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流动票箱走进田间”是符合现行选举法第三十四条“各选区应当设立投票站、流动票箱”的法律原则规定的,而且也方便选举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因患有疾病等原因行动不便或者居住分散并且交通不便的选民”(即笔者认为的“法定选民”)能够依法行使对县、乡人大代表直接选举投票的民主选举权利.同时,从现实意义上来讲,“流动票箱走进田间”,亦有利目前县、乡选举委员会根据本地各选区选民分布状况,按照方便选民投票的原则设立投票站,以切实保证本地各选区的每一位选民皆能够依法行使选举权利.  相似文献   

9.
法律解读     
北京:800万选民选代表11月8日,北京市区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日,800万选民参加了投票。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来到西城区中南海选区怀仁堂投票站。胡锦涛在投票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作为北京市西城区的一位选民,刚才参加了投票,履行了宪法赋予的民主权利。”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4条规定:“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第24条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分配到选区,按选区进行选举。选区可以按居住状况划分,也可以按生产单位…  相似文献   

10.
在直接选举人大代表过程中,选民小组是一个重要概念,在酝酿、讨论、协商代表候选人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选举法》第31条第1款规定:“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由各选区选民和各政党、各人民团体提名推荐。选举委员会汇总后,在选举日的十五日以前公布。并由各该选区的选民小组反复酝酿、讨论、协商,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并在选举日的五日前公布。”  相似文献   

11.
新修订的代表法第三条明确代表享有七项权利,其中第三款的表述是“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所谓“各方面工作”,就应该包括国家、政党、人民团体等一切组织或团体的所有事务或工作,代表就其事务或工作提出建议意见是法定权利.代表法第四条明确了代表应尽的七项义务,其中第五款表述是“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第二十条:“代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听取、反映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意见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
根据选举法的规定,代表的选举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二种形式。直接选举的代表由各选区选举产生,间接选举的代表由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代会选举产生。代表法第六条规定,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监督,从中可以看出直接选举的代表受原选区选民监督。间接选举的代表受下一级人代会监督。或者说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代会监督由其选举的上一级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3.
在人大机关工作了17个年头,终于“等到”了代表的“帽子”。就是这么顶不起眼的“帽子”,倒是让我受宠若惊、坐卧不安了。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几许激动,几许自问,几许责任一古脑地涌来。大概是工作环境的缘故,在心底始终以敬仰之心视“代表”伟大而自豪。17年中经历了多少次的县乡换届,每次选区的划分、名额的分配都亲自参与过,深知每一位代表代表的是几千人的利益,是一方百姓的心愿。关于代表法的规定和要求也是耳  相似文献   

14.
根据选举法规定,村党支部无权直接提名推荐人大代表候选人,但是在提名基层人大代表候选人时,所在村的党支部推荐意见应予充分考虑. 村党支部不是法定的提名推荐主体.选举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或者代表,十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法律明确规定推荐代表候选人有两种方式,一是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二是本选区选民十人以上联名推荐.党支部是党员人数比较少的党的一级基层组织,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最基层的政治组织,是党在农村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它既不是经济组织和行政组织,也不是一般的社会群众团体.  相似文献   

15.
算账     
张镇长打电话,要电管站王站长来一下,不到5分钟,王站长就推门进来了.张镇长指着办公桌上一摞群众来信说:“群众反映电管站乱收费.去年民用电表每表收35元,最近搞低压整改,把表从杆上移到墙上,装进白铁盒子里,每表收75元,是吗?”王站长沉思片刻,说:“是。”“县局规定收多少?”“去年那块每表20元,这次40元。”“全镇共有多少块表?”  相似文献   

16.
我们国家实行代议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就是所在选区选举出来的、代表广大选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人大代表”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包含了沉甸甸的责任,对本选区广大人民的责任,切实传达、维护选区群众利益的责任。所以,人大代表由选区人民选出,也就要对选区人民负责。  相似文献   

17.
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这不仅是政法专门机关的任务,而且也是人民群众义不容辞的光荣责任。我国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制度,就是赋予每一个公民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一种合法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不言而  相似文献   

18.
翟峰 《法治与社会》2013,(10):24-25
尽管我国宪法暨全国人大组织法和地方组织法等法律明确规定的是人大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选举单位的监督,而并未把监督各级人大代表的权力赋予同级人大常委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人大常委会为鼓励同级代表依法履职而出台代表履职考评办法就是“混淆了人大常委会与代表的关系”和“监督主体错位”。因为。按相关法律原则规定,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定、完善并施行对同级人大代表的考评制度,是符合相关法律原则规定的。  相似文献   

19.
笔者认为人大常委会可以监督上一级人大代表。理由如下:第一,有法可依。代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代表应当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人民群众对代表履职的意见,回答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对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的询问.接受监督。”  相似文献   

20.
根据选举法,某行政区域的人大代表的名额为该级人大代表名额基数加上按照法定人口数增加的代表数.由于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基数相同,不同地区同一级人大代表的名额最终取决于该行政区域的人口数.但是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增加代表数的"人口数",是指"户籍人口数"还是"常住人口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