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权法》第七十三条及现实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73条规定:"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而法条没有明确哪些是属于个人的情形,在实践中难以界定如何"明示","属于个人"是指属于个人的所有权还是使用权?对属于个人所有或使用的限制亦不明,容易出现纠纷,不利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民事基本法的平民化与民事公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遂全 《中国司法》2006,36(11):59-62
一、问题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以下简称物权法草案)于2005年7月10日全文公布,并向社会征求意见以后,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在讨论的过程中,《新京报》率先以“看得见的物权,看不懂的物权法”为题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立法应该走“平民化道路”,还是走“专业化道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市场化改革对物权 法现实需要的实际出发,运用产权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从物权的经济本质、效率价值、制 度选择、立法和司法的改革、经济与法律的结合诸方面,研讨对物权法进行经济分析的重要 经济和法律意义,并在反思纯粹法学意义上的我国物权法理论和实践的缺陷基础上,提出通 过经济学理论创新我国物权法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颁布的《物权法》第74条规定: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物权法》的这一规定,是否给争论多年的小区车位归属问题暂时划上了句号?通过本文,作者尝试揭开车库位处置问题的面纱。  相似文献   

5.
王国柱 《行政与法》2005,(6):126-127
本文通过对为公共利益进行的房屋拆迁行为的定性分析,结合对保护被拆迁人利益的法理思考,指出保护被拆迁人利益是物权法的职责;同时,本文将对公益拆迁行为的探讨推广至国家征收行为,并对我国物权法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婚姻领域内物权变动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婚姻领域内的物权变动是否适用物权法上的公示原则,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况而分别对待。在夫妻基于法定财产制或约定财产制的适用而取得财产共有权的情形,任何一方均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取得财产共有权,而不需要经过公示。但在涉及第三人利益时,善意第三人可依我国《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获得保护。在夫妻间的物权变动系基于赠与合同等法律行为而发生的情形,则需遵循公示原则并同时适用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居住小区内车库、车位权属问题比较复杂,其所有权归属也不尽相同.即将实行的<物权法>以现有法律、法规作为基础,确定了目前小区车位的归属原则.因此,开发商在<物权法>施行之前的过渡阶段,几乎没有法律空子可钻.所以,小区业主在面对开发商突击抛售车位时,应谨思慎行.  相似文献   

8.
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由开发商享有所有权,开发商可以通过出售、附赠、出租等方式确定车位、车库的权利归属。《物权法》实施之前,对于车位、车库的权利归属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应当推定为业主共有;《物权法》实施后,对于车位、车库的权利归属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应当由开发商所有。占有业主共有的道路、首层架空层、楼顶平台、结建人防工程等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由业主共有。  相似文献   

9.
黄武双 《检察风云》2007,(13):58-59
在我国,居住小区内车库、车位权属问题比较复杂,其所有权归属也不尽相同.即将实行的<物权法>以现有法律、法规作为基础,确定了目前小区车位的归属原则.因此,开发商在<物权法>施行之前的过渡阶段,几乎没有法律空子可钻.所以,小区业主在面对开发商突击抛售车位时,应谨思慎行.……  相似文献   

10.
物权法在中国历经引进、否定、转向、曲折,最终实现复兴,它始终没有改变沿着中华民族的民富国强的这一方向而前进。200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颁布的中国《物权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巩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更深层次的发展、中国人权保护事业的进步以及中国民法法典化的最终实现等方面彰显其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同时,囿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该法在一些内容的厘定上留有时代的烙印,带有时代的特征。中国《物权法》的颁布,预示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人权保护、民法典的制定乃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的启程。中国《物权法》的这一积极效果与历史进步的取向是最主要的。该法中的落后规定或未作规定的事项,可以通过将来制定民法典、修改《物权法》或制定司法解释予以补充、克服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场历经三审、历时三年半的官司,这是一起涉及物权理论的案件。如果本案发生在《物权法》实施后,则当事人保护合法权益的道路会顺畅很多。谨以此文献给已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作者题记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中国正经历着一次空前的城市化进程,无论其规模还是速度,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罕见的.在此过程中,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面临的火灾威胁日益增加.随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化,对历史街区消防规划问题的研究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相关资料分析,对历史街区的火灾原因和消防现状进行了归纳,着重考察了历史街区在诸多方面的不足.而后在城市消防规划的框架体系下,探讨历史街区的消防规划策略,提出可行的技术对策、管理方法和社会措施.  相似文献   

13.
姚辉  刘生亮  燕林 《法学家》2005,(1):54-59
一、物权法 在物权法的定位及立法模式上,有所谓"物权法"与"财产法"之争及"有体财产法"与"财产基本法"之争.有学者则针对理论界提出的这种"以财产权概念替代物权概念、以财产法的制订替代物权法的制订"的观点进行了检讨,指出我国物权法应当采纳物权而不是财产权的概念,相应地应当制订物权法而非财产法,物权法中也无需设立财产权总则.①有学者虽不主张制订财产法,但提出了在我国未来民法典中设置财产权总则来整合财产权利体系的构想.②学者还对公有制与中国物权立法的关系进行了检讨,指出现代社会财产归属与财产利用普遍分离,公有财产的归属和利用天然分离,现代社会和公有制对建立财产利用权利制度有着同样的需求和任务,两者并无内在冲突.中国物权立法在追求物权法现代化的同时,可以而且应该充分反映公有制的要求,切实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的问题.③学者还指出,在倡导法律全球化的同时不能完全漠视本土化的问题,应将全球化与固有法协调好.在物权法的制订中也应尊重我们固有的民族习惯.  相似文献   

14.
小产权房拷问《物权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小产权房的屡禁不止无疑是现行土地制度下各利益主体进行博弈的必然结果.首先分析围绕小产权房的利益之争,剖析<物权法>的相关规定,试图在<物权法>框架内重塑围绕小产权房的利益分配机制,将小产权房合法化并纳入我国现行住宅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政府拍卖车辆牌照,究其实质拍卖的是公共道路占用权。拍得的车辆牌照,是车辆的通行人为占用一定的公共道路所支付的对价而形成的财产利益,这是一种拟制的财产利益。权利设立中的行政许可体现的是国家意志的作用。权利内容直接表现为车辆的通行人对车辆牌照所承载财产利益的直接支配。《物权法》第117条为用益物权的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上海市政府拍卖车辆牌照的法律依据是《物权法》。对《物权法》不能用传统的物权思维来解读。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5年后,川蜀大地再被撕裂,从震级速报到无人侦察机起飞,芦山震后显示出政府反应快速,但依然有很多地方值得整个社会共同探讨,反思也是一种正能量. 追问一救灾机制"道路为啥又堵了" [现状]汶川地震时,就出现紧急救援黄金期,道路进不去、出不来的情况.很遗憾,5年后,这一幕重演了,4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前往宝兴时也路遇堵车,只能下车徒步. 尽管随后实行了交通管制,非专业车辆不得入内,不少网友认为,这次地震的交通管理和安全管理仍有待加强,合理的救援挺进顺序应该是打通道路的队伍和重型设备先行,但当各种救援力量急于涌入时,地震应急预案应该再精细化些.  相似文献   

17.
董学立 《法学研究》2014,36(6):99-115
我国意定动产担保物权在立法上分类为动产抵押权、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在此基础上,立法又分别规定各类意定动产担保物权的"定义、担保物、担保物权的设定、公示、效力、顺位、实现和消灭"等。意定动产担保物权分类的结构模式易于导致立法者对全局性制度的疏忽或遗漏,在此基础上,对各类意定动产担保物权的分别规定又可诱发制度之间的重复、不协调甚而冲突或矛盾。实证考察可以发现,我国意定动产担保物权法制在以上两个方面均存在重大缺陷,这些缺陷的现实存在佐证了以上学理认知。解决问题的近期措施是加强司法解释工作,以解司法亟需;远期目标则是制定一元的意定动产担保物权法,以替代现有的多元的意定动产担保物权法。以此,我国意定动产担保物权法制得以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刘阅春 《人民司法》2012,(23):71-76
一、问题的提出物权法第七十四条第三款规定了住宅小区的共有车位的范围为"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和其他场地的车位。"此条颁布之后,引发了学界对之的不同阐释。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的车位好理解,但是其他场地却引发了不同的争论。有学者认为:第一,其他场地不应局限于土地,在解释上与"土地"同其意义者,亦在本款所称  相似文献   

19.
“小产权房”实质就是没有产权,当今市场正流行着的“小产权热”,正是我们今天所讨论的问题,其核心是其能否合法化.《物权法》作为基本法律规范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它实现了财产所有权的平等保护.今天我们就尝试在《物权法》的法律框架内讨论“小产权房”能否具有合法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关于征收的讨论主要是从宪法层面展开的,并且集中在公共利益、征收程序和公正补偿几个方面.在物权法视野下,比较物权法征收条款同宪法规定在内容和效力上的差别,区分其与行政法规定在内涵和程序上的分野,论证物权法征收条款在法律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围绕物权法征收条款同相近制度的区别,比较分析德国、法国和美国的征收实践,提出并探讨"对财产权何种程度的干涉构成征收"这一前提性问题.最后,针对近来争论比较激烈的机动车限行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类,并澄清其中一些模糊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