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德雷 《政法学刊》2011,28(3):86-91
垃圾,被称为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回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实效微弱,且显得步履维艰。以此相反,澳大利亚在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方面,则已经形成一套健全的体系,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有序进行。两种不同情景,引入深思。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发现澳大利亚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立法思路和立法创新、垃圾分类法律政策的具体宣传措施以及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处罚等法律实践,都可为前行中的中国城市垃圾分类法律规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中的生活垃圾产出量也越来越大,成为城市污染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北京作为一个大型城市,人口数量多,密度大,生活垃圾的产出量也是逐年递增,政府不得不兴建垃圾处理厂来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但在垃圾处理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现有垃圾处理厂垃圾处理技术落后,日处理垃圾能力不能满足北京市迅速增长的垃圾产出,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率低,垃圾处理厂对周边的大气、土壤、水源的污染,垃圾填埋场容量提前接近饱和等。本文以六里屯垃圾填埋场为例,通过对该厂以及周边小区、村庄的实地调查,发现其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对比国外城市的垃圾管理模式,对北京的生活垃圾管理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所以,城市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近年来,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逐渐受到社会各级的关注与重视,政府部门也对于这个与每个公民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的问题在立法上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是从我国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严峻形势出发,需要更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杜绝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本文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相关法律的分析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政府法制》2014,(35):21-21
给垃圾分类已不是新闻,但像澳大利亚这样全民严格执行垃圾分类的国家,可谓凤毛膦角。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几乎每户有一个专用的垃圾站,里面最少有3个垃圾桶,分别标有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和植物垃圾的字样。市政府为民众免费派发的垃圾分类指导手册中(以下简称手册),会示范一些日常垃圾的正确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5.
石静 《法制与社会》2013,(8):280-281,286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许多生活垃圾也随之产生。面临"垃圾围城"状况的城市,亟需在法律的规制下得到治理,以解决困境。本文从城市生活垃圾的相关概念入手,介绍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立法现状,进而提出了其在立法上的存在问题。最后,对于如何完善,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面对“垃圾围城”和8年时限,杭州市提速生活垃圾分类脚步,部分小区试行垃圾分类实名制,这个牵涉公民隐私权的试点受到质疑,但市政府力挺。  相似文献   

7.
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实际工作中,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都有内在的诉求.从循环经济视角看,我国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呈现结构失衡状态,体现在治理路径末端化、垃圾循环利用形式化、源头减量边缘化和治理机制之间的结构性失衡.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认识、治理重心、治理核心环节资源配置以及治理工具等方面存在偏差.我国要以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新的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机制,需要在治理路径、法律义务主体、减量化行为模式、杠杆规制点和规制工具等方面进行法律调整.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垃圾问题一直困扰我国的城市生活,如何解决垃圾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针对备受争议的"垃圾税"开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认为征收垃圾税是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的根本出路,同时提出了几点对开征垃圾税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经贵州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1年5月1日起施行.今后,随意倾倒、丢弃、堆放、抛撒、遗撒生活垃圾及滴漏污水的,最高罚款50万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日益严峻,如何改善相关管理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议题。构建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模式及理论,将对于实践领域的创新和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论文对发表于1985-2016年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以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过程为线索对学者们的相关观点及理论进行梳理。基于此,论文并指出了现有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例如公共治理视角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等。未来相关研究需要从研究主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从而推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研究及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部农村存在着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农村禽畜养殖污染和乡镇企业排放污染物污染等严重环境问题。本文指出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西部地区的实际,提出了制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制定《农业废物综合利用办法》等措施以完善我国立法,最终达到治理西部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近期,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对推进垃圾分类制度作出了全方位的顶层设计,并将46个城市率先纳入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之列,到2020年年底前,其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将达到35%以上.这标志着,一场向垃圾宣战的环保风暴,正式吹响了号角. 从垃圾围城到垃圾围村,与发展和消费同步激增的垃圾污染,已演变成当下中国极为严峻的环保危机.为了摆脱垃圾处理能力不堪重负的困境,近年来不少地方试图兴建更多的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却频频引发选址地居民的群体性抵制行动,以至垃圾公害进一步升级为权利冲突难以消弥的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以分类综合利用的环保新思维,从源头减轻垃圾污染隐患和处理负荷,实现变废为宝的垃圾资源化,无疑开辟了根治垃圾危机的终极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13.
吕斌 《法人》2014,(6):16-21
正超过10%的垃圾年均增长率,没有合适的土地再建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转的垃圾焚烧厂……"垃圾围城"不只是杭州一个城市的难题,全国2/3的城市都面临着类似危机和垃圾处理困局月初,杭州余杭发生居民反对建设垃圾焚烧厂的行为,再次将垃圾焚烧这个既传统又现代的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垃圾处理是个系统的工程,主流的观点认为,焚烧技术仅是垃圾处理末端的方式之一,在前端的鼓励分类、减量等方面5  相似文献   

14.
正目次一、问题的提出——一个西部村庄的调查问卷分析二、西部农村生活垃圾循环利用问题的成因分析三、完善西部农村生活垃圾循环利用机制的对策建议生活垃圾是对拥有者无用而丢弃的物品或材料,但如果循环利用,其就是无价的宝藏。西部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因未得到循环利用,不仅未发挥其价值,而且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西部农村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解决?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联系的日益紧密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短信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方式。但垃圾短信的出现却给人们带来各种不必要的烦恼,如何解决垃圾短信侵权问题也就成为了现实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笔者试从垃圾短信侵权的主体、客体、侵权责任的承担以及问题的解决等方面来解析有关垃圾短信侵权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朴 《法制与经济》2008,(13):46-47
随着社会联系的日益紧密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短信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方式。但垃圾短信的出现却给人们带来各种不必要的烦恼,如何解决垃圾短信侵权问题也就成为了现实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笔者试从垃圾短信侵权的主体、客体、侵权责任的承担以及问题的解决等方面来解析有关垃圾短信侵权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快速发展,人们在互联网上从事生活和商业等的时间越来越多。同时,许多个人隐私权却暴露在阳光下了,本文将对垃圾电子邮件与个人网络隐私权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识法代言人     
《方圆》2021,(8):78-80
湖北郧西:检察建议促简易垃圾堆场迅速整改2020年5月,湖北省郧西县检察院在履职过程中发现,某乡镇修建在某山洼处的简易垃圾堆场未办用地审批、规划、环境评价等手续,未建设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工程环保配套设施,场内垃圾也未进行无害化处理。据了解,郧西县目前已有七个乡镇建成了垃圾填埋场。按照县政府文件要求,该乡镇未建设标准垃圾填埋场,应将生活垃圾转运至附近乡镇标准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但此乡镇未按照要求转运生活垃圾,而是长期向简易垃圾堆倾倒垃圾。郧西县检察院认为,该乡镇政府的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侵害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遂发出检察建议书要求该乡镇政府依法履行对辖区生活垃圾的治理责任。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与社会》2006,(3):72-72
西安市雁塔区长延堡街道办是一个城乡结合部。当日寸驻地单位基本上都是用农用车清运生活垃圾,沿街门店都是让拉泔水的清运垃圾。而他们将垃圾拉出去后往周围乱倒。造成了生活垃圾的二次搬家和二次污染,给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了杜绝这种混乱现象,长延堡环卫所所长孙宏德同志及时组织全所职工向驻地单位和沿街门店进行宣传和下发通知,实行生活垃圾统一管理,统一清运。并做了大量的工作,承诺随叫随到,信誉第一。以实际行动取得了良好的信誉,用周到的服务得到用户的认可,使环卫所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既是深入推进老旧小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打通厨余垃圾处理“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之举,也是创建绿色社区的必然要求。基于价值共创理论视角和青岛市Z社区的个案研究,老旧小区居民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价值共创逻辑包括社会价值共创、知识价值共创和文化价值共创三个方面,同时因尚未形成稳固的治理共同体、常态化的知识更新机制和系统化的制度体系而面临价值共创的可持续性挑战。提升老旧小区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实践效能,还需加快构建治理共同体、提升绿色活动认同感并强化制度和技术的驱动效应,进而提升老旧小区居民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社会价值共创活力、知识价值共创能力和文化价值共创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