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法律制度属于大陆法系,要将任何一种英美法系的制度加入其中,应续密思考:我们已有的法律体系和制度中是否已有对被引进制度所针对问题的救济方法?我国新起草的合同法草案同时规定了拒绝履行制度、同时抗辩权与不安抗辩权制度。在大陆法系现有的体系框架内,英美法系之预期违约制度所针对的问题完全可以得到适当的救济,没有必要将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作为独立制度引进。  相似文献   

2.
新刑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还需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广州日报》披露,某商业广场有限公司电脑部的一名电脑技术人员李某,无视公司规定,窃取该公司电脑系统的开锁程序,从公司电脑系统主机调出了公司的全部商业信息资料,将公司的数十个软盘的经营秘密以2万元出卖给一家中外合资大型仓储式商场。该大型中外合资仓储式商场获取商业秘密后,迅速把握抢占营销活动主动权,致使某商业广场有限公司蒙受重大经济损失。一、商业秘密的法律特征从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商业秘密法律制度的发展概况看,至本世纪,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亦或英美法系国家,对商业秘密概念的界定有三种方式。其一为概括式…  相似文献   

3.
夏妍 《法制与经济》2009,(2):94-95,97
传统观念认为,英美法系中没有诚实信用原则。但近年来,随着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比较的深入,学者们发现在英国和美国,虽然没有诚实信用原则的一般性规定,但却可以在各种关于合同义务的法律规定和判例之中找到很多有关诚信原则的规定。虽然美国的法律体系源自英国传统,但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欧洲法律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导致英国和美国的诚实信用原则在立法和司法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别。另外,在对英美法系中诚信原则的相关规定做比较研究的同时,也可以为我国进一步完善诚信原则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英美法系处于剧魁的历史转型之中,为了配合从守夜人国家向福利国家转型而导致的国家统治方式发生的变化,现代社会对于司法效率的更高追求等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诉讼程序、法律分类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发生了重大修正,表现出向大陆法系靠近的趋势。与此同时,法律全球化和区域化也促成了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相互融合的历史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试论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宝森  赵鹏 《河北法学》2002,20(Z1):58-60
英美法的预期违约与大陆法的不安抗辩同为保护合同期待权而构建的法律制度,而我国合同法对这两种制度进行了融合,有建立不安抗辩权制度的同时,吸收预期违约制度中的合理因素,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预期违约和不安抗辩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逐渐对程序正义与程序法学开始重视起来,法治就是"正当程序的治理"的观念也得已深入人心。英美法系的陪审制被认为是正当程序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同时它亦是法律制度与民主政治的一个契合点,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论述陪审制所体现的程序民主性,以证明陪审制对于民主政治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一、拉丁法系公证模式和英美法系模式 法律是文化的决定性因素。世界上存在两大法律体系,两大法律体系征服了整个世界,即普通法和成文法。相应地,公证制度也形成了英美法系和拉丁法系两大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不当得利制度和英美法的unjust enrichment制度都具有矫正欠缺法律原因的财产转移与保护财产归属的基本功能,加之在我国没有与英文的法律名词和术语相对应的确切词语,因此很多翻译者都将英美法中的unjust enrichment翻译为"不当得利"。其实这并不合适,事实上,英美法的unjust enrichment与我国的不当得利制度有着很大的不同。本文对两者的区别加以分析,试对不当得利制度有作一个比较法上的考察,同时看清我国不当得利制度的欠缺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吴经熊 《判例与研究》2008,(3):3-5,F0002
在十八世纪中,无论在大陆法或在英美法,亦不拘什么学派,对于法律有一个最通行观念,便是,法律是先案件而存在的。“法律不溯既往”这个格言,共和的原则和法治的基本概念所要求的。倘若先有案件发生,然后临时设定法律,那么,在人民方面未经受了相当的通知,任凭推事们主观的公道观念临时裁判,这不又是专制了吗?这不又放弃法治而重行人治了吗?  相似文献   

10.
高也陶  吕略钧 《证据科学》2002,9(3):163-167
Res Ipsa Loquitur是拉丁文的法律专业术语,在英美法系多用于处理民事纠纷已经有一 百 多年历史,在医疗差错的认定上常被应用。我国司法与医疗卫生工作者对医疗差错的认定 多有争议,分析了解英美法系对Res Ipsa Loquitur应用的历史、案例和有关学说,与我国 的现行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相信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英美法系是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的。随着人们对检索外国法律兴趣的增加,本文试图以最简洁的笔调,以一种代表出版物为依托,就如何查找英国制定法规,力求给出答案。  相似文献   

12.
各国刑法立法模式简况王世洲一、根据法系分,可以分为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立法模式。英美法系刑法的传统立法模式是简单的法律(刑法典或单行刑事法规、经济法规和行政法规中的刑事条款),加上复杂的判例(判例实际上是法律的解释)。在制定了较完备的刑法典之后,判例...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法存在于一个实行着两种政治、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内,三种法系风格兼备,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四地各有独立的法律体系,并在四个法域中分别适用各自的法律。三种法系风格是指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与混合法。澳门法和台湾法属于大陆法系风格,香港法属于英美法系风格,而中国内地法源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三种法律文化,由此形成混合法。  相似文献   

14.
传统观念认为,英美法系中没有诚实信用原则。但近年来,随着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比较的深入,学者们发现在英国和美国,虽然没有诚实信用原则的一般性规定,但却可以在各种关于合同义务的法律规定和判例之中找到很多有关诚信原则的规定。虽然美国的法律体系源自英国传统,但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欧洲法律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导致英国和美国的诚实信用原则在立法和司法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别。另外,在对英美法系中诚信原则的相关规定做比较研究的同时,也可以为我国进一步完善诚信原则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被胁迫作为阻却犯罪成立事由的法律性质在两大法系刑法理论中都有争议。在大陆法系国家,针对其与紧急避险之间存在等同或区分的关系,其法律性质可相应划分为三种类型:为排他型违法阻却事由、排他型责任阻却事由与违法与责任阻却二元化事由。在英美法系国家刑法理论中,被胁迫法律性质一方面传统上被认为属于可宽恕性抗辩事由,而另一方面新的见解既有将其视为正当化抗辩事由,亦有学者认为其属于独立抗辩事由以及特殊标准的可宽恕事由。通过比较分析两大法系关于被胁迫法律性质的上述争议,认为在两大法系中,作为排他性的理论具有绝对化和地方性的弊端,从而应当确立二元化的法律性质理论。  相似文献   

16.
李红伟 《经济与法》2003,(12):133-133
反垄断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一百多年来的成功经验和合理做法。无论英美法系的美国,或大陆法系的日本及英美法、大陆法相渗透的欧盟,都形成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反垄断法律制度。本文仅就美国、日本的反垄断法的特点做一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17.
合同预约若干法律问题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合同大致分为预约与本约两类。预约本身具有合同的拘束力,同时亦决定本约的成立,在合同法上具重要意义。我国合同法对预约未作明确规定,预约在实践中的运用却十分广泛。缔约实务中的意向协议、意向书、协议等,有很多即是预约。拙文拟就预约的有关法律问题,谈一些浅见。一 罗马法没有预约的概念。近代各国民法典也很少对预约作出抽象性的规定,而只是对一些具体合同的预约问题作出规定,如《法国民法典》第 1589条规定的买卖预约、《德国民法典》第 610条规定的消费借贷预约、《瑞士债务法》第 22条规定的预约等。英美法上亦有…  相似文献   

18.
英美法对我国30年来法制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美法与大陆法的划分,仍是一项有益的认识工具。改革开放以来,英美法对我国法制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主要表现在:诉讼程序上增强当事人主义色彩,司法组织上确立普通法院的行政审判权,推动司法判决发挥更大的作用,建立英美法特色的具体法律制度,以及法律职业者培养方式改革等方面。考察和反思英美法的这些影响,能给我们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9.
英美法与大陆法的划分,仍是一项有益的认识工具。改革开放以来,英美法对我国法制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主要表现在:诉讼程序上增强当事人主义色彩,司法组织上确立普通法院的行政审判权,推动司法判决发挥更大的作用,建立英美法特色的具体法律制度,以及法律职业者培养方式改革等方面。考察和反思英美法的这些影响,能给我们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20.
吴燕 《法制与社会》2013,(35):126-127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关系愈渐复杂,诉讼案件所涉法律关系呈现多重交织的状况,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也可能会同时受一个法律行为的影响。不动产登记就属于此类情况。然而,我国行政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不同,其立法原则和程序设计亦存在很大区别,现行法律对于如何审理行政与民事交叉案件缺乏相应的操作规则,从而造成审判实务中的种种困境。本文立足不动产登记纠纷的视角上,以期探求解决此类行民交叉案件的审判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