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质询制度确立于1954年宪法,1982年宪法作了进一步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及全国人大的立法解释等一系列法律不仅对质询制度的立案标准、立案程序以及立案后的处理都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而且扩大了质询范围。然而,到目前为止,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适用该制度的案例仍屈指可数,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更是尚未立过质询案。  相似文献   

2.
人大质询,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一种重要监督活动。质询是人大的一种监督活动;质询权则是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就某一问题依法向本级行政机关及其所属部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提出质询和询问,受质询机关有责任予以答复的权力。我国宪法、监督法等法律对人大质询权作了较为系统的规定,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质询制度。  相似文献   

3.
李伟 《人大研究》2003,(10):17-17
从各地新闻媒体的报道来看 ,各地各级人代会上质询案非常少见 ,这应当引起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因为没有质询案 ,并不表明有关国家机关不存在问题 ,相反 ,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 ,如“三乱”问题、司法腐败等问题 ,却有愈演愈烈之势。笔者认为 ,未出现质询案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进入程序难。据反映 ,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 ,有些代表尽管按照有关要求提出了质询案 ,写明了质询对象、质询的问题和内容 ,但议案审查委员会提交大会主席团会议表决时 ,总是以质询内容不清或者质询的问题不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 ,而被…  相似文献   

4.
浅议我国人大代表质询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人大代表质询权的基本内容我国宪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都对人大代表的质询权作了规定 ,根据这些规定 ,我国人大代表的质询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质询权的行使必须是在人大会议期间 ,而且质询案的提出必须符合法定人数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必须有一个代表团或 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 ;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上须有代表 10人以上联名 ,才可以提出质询案。第二 ,质询对象在中央一级不仅包括国务院及其所属各部委 ,而且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应地…  相似文献   

5.
质询的制度设计质询(questions)制度起源于英国,由请愿权发展而来,是指在国会开会时,国会议员针对内阁的施政方针、施政报告或其他重要事项,向内阁总理或者内阁组成人员提出质问或疑问。1869年,下议院的工作通告首次开列一个新栏目为"Questions",即质询。这也通常被视为下议院建立质询制度的时间。随后,在一些实行议会制的西方国家,质询制度得到广泛实行。我国的质询制度则伴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相似文献   

6.
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监督法,第一次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质询权作出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研究并探讨监督法框架下的质询权,对进一步做好人大监督工作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时代的巨轮驶入201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已经走过60个年头;始于1979年的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委会,也已有35年的历程。宛如一棵植根于沃土的幼苗生长为根深叶茂的大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这种强大的生命力和  相似文献   

8.
<正>一、人大质询应当导入博弈机制我国全国人大和地方组织法、监督法都规定了人大的两种重要监督方式:询问和质询。两者相比,质询更具有刚性。询问是针对代表不清楚之处,更多地保障的是代表的知情权,而质询针对的是被质询对象的不当之处、违法之处,更多地保障的是代表的监督权。质询者与被质询者之间存在博弈。或许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质询案难以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道生 《人大研究》2003,(10):20-20
地方组织法明确规定了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质询权 ,但真正运用的地方很少 ,不少迄今还未运用过。这方面原因很多 ,大体有 :一、有的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 ,对质询的认识不足 ,总以为人大及其常委会采取的审议、视察、执法检查等监督形式是普遍运用和列入议程或计划的 ,质询属可搞可不搞的监督形式。由于对此抱无所谓态度 ,所以对提质询案缺乏主动性 ,致使这一利剑束之高阁。二、质询 ,难免带有尖锐的批评和指责 ,而且直接涉及具体部门和具体人 ,有的拉不开情面 ,有的担心人家接受不了 ,怕影响关系 ,今后难以共事。由于在“不说好 ,…  相似文献   

10.
《人大论坛》2014,(9):52-52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中央到地方全面系统地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1.
《人大论坛》2012,(11):36-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第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由此看来,乡(镇)人代会是否举行预备会议,法律并未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2.
《人大论坛》2014,(7):35-35
实践证明,1954年宪法确立的地方政权体制是不完善的,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政府和法院的领导人员发生变动时,就很难处理。为此,1955年11月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缺额补充问题的决定》,规定:“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省长、自治区主席、  相似文献   

13.
一起自诉案件,却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法院最后判定被告人诽谤罪成立。令人惊讶的是,这一法律常识错误竟然是经过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公安局局长“三长会”慎重研究决定的:更令人惊讶的是,“三长会”竟然在法院开庭审理之前就给被告人定下了罪名!  相似文献   

14.
黄淳 《公民导刊》2008,(8):17-18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无论从法理角度或法律实践角度,人大代表在行使国家权力时,代表职权是平等的,没有“大小”之分。 首先,从法理角度看,没有代表“大小”的区分规定。人大代表是法定职务名称。根据职权法定的原则,人大代表的职权,由宪法和代表法规定。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5.
《楚天主人》2011,(1):10-10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指国家机关,具体讲,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宪法和法律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而后者是指会议,而且它有届次和会次,如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  相似文献   

16.
文川 《辽宁人大》2010,(9):25-25
31年前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58周年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决策:通过关于修正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和修订后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从此,我国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机关中增加了一个让众多国人颇感生疏而又新奇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地方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17.
地方组织法第四十四条第九款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闭会期间 ,可以决定副省长、副市长、副州长、副县长、副区长的个别任免”。全国人大法工委关于“闭会期间”的答复是清楚的 ,即两次会议之间 ;而“个别任免”答复却不够明白 ,使人产生困惑。1988年 7月 18日给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的答复是 :“每次常委会会议都可以决定本级政府副职的个别任免” ;1990年 1月 15日给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的答复是 :“建议一次常委会会议任免的政府副职以一名为宜”。对给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的答复 ,1991年 10月 …  相似文献   

18.
陈程  陈曦 《人大论坛》2014,(8):36-36
1953年1月,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各项政治建设已经提上党的重要议事日程。1953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提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召开由选举产生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中央文史出版社,1991-9第314—315页)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工作,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制定国家的根本大法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相似文献   

19.
张秋文 《人大论坛》2008,(10):43-43
近日,思南县人大常委会举办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考试和竞赛活动,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贵州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开展。  相似文献   

20.
郑荣 《人大论坛》2014,(10):36-37
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和兴衰变化,锤炼出治国理政的好制度,五星红旗在中华大地上飘扬时,人民从此真正行政当家作了主人。今天,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了六十年,六十年山峦跌宕却依旧葱茏,六十载江河滔滔仍丰盈万物,厚德载物的大地无限生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前行中不断完善和健全。一位人大工作者这样说到:“多少牺牲方有今,奴隶始得做主人。人民层层选代表,代表事事为人民。立法选官决大事,强国富民定乾坤。代表大会一院制,切合国情顺民心。”1979年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修改宪法决议和地方组织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这是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健全地方政权体制,加强地方政权建设,进一步发挥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作用的重大措施,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