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末民初,实业界和教育界有识之士在江苏各地创办了许多女子职业学校,向学生传授应用性知识,以培养女子技工和女性实业家.但由于全赖个人捐资办学,疏于统一管理,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学校定位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制约了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尽管如此,当时女子职业教育的兴起仍构成了江苏教育近代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改善了女子的生存状态,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江苏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清末新式学堂引入了学年、学期、星期、钟点等一系列西方的时间概念,不但将学生约束在统一的时空之中,还对学生生活进行精细安排与划分,进而培养讲求纪律与效率的现代国民。这种时间管理不仅体现出中国传统生活在西方时间观冲击下被迫接受改造的境遇,也是特定历史情势下学校教育主动构建国民身份的策略。从对清末学堂中的时间管理的分析,可以管窥西方现代性如何与中国的民族国家建设交互作用,从而理解近代中国国民身份的特殊含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开办讲授近代法律的第一个综合性大学是天津的北洋大学,北洋大学头等学堂设"律例学门",初步具备了法律系的基本形态.1906年12月30日成立的北洋法政专门学堂是国内创办最早的法政专门学校之一,曾被指定为全国各省同类学校的表率和样板,1902年9月20日成立的天津警务学堂,是国内讲授中外法律及警察知识最早的警察学校.本文对以上三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学制、课程设置、毕业生情况作了介绍,并对三所学校进行了若干比较.  相似文献   

4.
福州船政局在其发展历程中,从开设厂房到创办学堂,从制造商船军舰到派遣留学生,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的多项第一。福州船政局在中国近代海军史、工业史、教育史、航空史、思想文化史等方面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迹。福州船政事业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效与其自身企业的科技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清末中央政府非常注重学堂德育教育,这可从管学大臣张百熙等所上《学务纲要》、清政府所颁布的大、中、小学堂章程等看出。清末之所以重视德育,与当政者有相当的关系,这其中被称为“当今第一通晓学务之人”的张之洞是个关键人物。此外,日本也产生了相当影响,其表征为学制。在今天看来,不能因应形势,与时俱进,而是抱残守缺,顽固推行已经过时的旧式经史,从而导致无可挽回的失败命运,这是清末学校德育教育留给后人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近代学制的演变看现代职业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壬寅学制颁布,标志着实业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癸卯学制比较详尽地规划了实业教育的初、中、高三级模式。壬子癸丑学制仍然兼重实业教育。商船学校和女子职业学校是以前学制所没有的内容。壬戌学制受职业教育思潮的影响增强了职业教育。壬戌学制加强了职业教育训练,处理了升学和就业的矛盾,适应了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要求。学制的发展变迁对今天的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7.
船政文化丰厚的精神底蕴,泽被我国近代社会,深刻影响和激励着无数国人。通过对船政文化史的研究梳理,我们对船政文化的历史局限性及其研究的结构性困境有了清醒的认识,也更深刻地理解船政文化在新时代创新性转化与发展的必要性。在新时代,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观为指导,发掘、提炼、发展船政文化,并加强环境建设和制度设计来加大船政文化创新性转化力度,促进船政文化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8.
清末新政时期,随着新式学堂数目的增加,整个学界处于躁动状态,清末新式学堂学生“肇事”事件层出不穷。这是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混乱无序的一种表现,也是内忧外患刺激下的必须产物,从中也折射出新旧两种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的思想行为差异与对立。  相似文献   

9.
警察教育是警政建设的重要环节.近代四川警察教育起于清末,先后经历了通省警务学堂、省城巡警教练所、四川高等巡警学堂,虽然在民初及防区制时代,军阀割据导致警政建设停滞,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防区制解体后,以四川警察训练所的成立为标志,四川警察教育得以恢复和发展.为近代四川培养了一批专业的警政人才.  相似文献   

10.
善耆与中国近代警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警政始于清末。善耆是清末著名的警政大员 ,他负责设立工巡局 ,整顿京师警政 ,关注警政教育 ,在中国近代警政建设及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 ,其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河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河北省属骨干大学,是国家。211工程一建设高校,坐落在天津市,在河北省廊坊市设有分校。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1950年改名为河北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目前,学校正在积极进行。211工程一三期建设。  相似文献   

12.
清末北京警务学堂消防队,既是学堂内的警察教育对象,同时又是一支经常参与警务实践的实战队伍,其将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充分体现了警察教育的特殊规律,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13.
船政精英主要来自中国的广东、福建省份,包括了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的各方面人才,可以说,他们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精英;在中国近代三次海疆危机中,以沈葆桢为首的福建船政精英对台湾岛的防卫与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英雄无畏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浙江工商大学的前身是1911年创建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培养商业专门人才的学校之一。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是原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直属的重点高校。1998年,学校的管理体制由原国内贸易部直属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相似文献   

15.
警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份和阶级压迫的重要工具。但它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我国警察始建于清末,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清末建警是清末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开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清朝政治、法律制度也与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相适应,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当时,清王朝虽然仍保持着独立的封建帝国的躯壳,但实质上已经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在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6.
在辛辛那提附近的俄亥俄州有一所名叫大橡树的学校。这个学校的3000名初、高中学生中,有20%的学生参加了职业教育计划。他们除了学习普通的课程,还接受各种技能训练,包括消防安全工作、拔牙和烤饼。那里还开办一些成人职业教育的课程,每年约有6万人报名参加学习,所教科目包括实用护理和摩托车安全保养等。即将从红橡树学校毕业的安演·史密斯有一次告诉我,她就读的这所学校设在辛辛那提以北俄亥俄州的沙伦维尔。当时,安淇每天放学后还要急急赶去打工,她连续干二份工作,都是在服装店,她得意地向我描述她是如何获得其中的一份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清末救亡图存的号召下,女子学校教育广泛兴起,成为塑造新一代"女国民"的重要场所。女学堂要求学生摈弃缠足、华丽服饰和妆扮等传统女性身体美学特质,实现"去性别化"的身体改造。但是,女学生的身体仍被排斥在社会公共空间之外,意味着这种改造只是女性被纳入民族国家建设的一种手段,并未为女性带来相应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清末宪政运动是中国近代宪政史的开端.中国百年宪政构建的过程是西方宪政思想不断本土化和基督新教文化被逐步认同的过程,儒教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百年中国宪政的构建颇多挫折,但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是:本土情结与文化抵抗.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师范教育或学校组织产生于清末,且自西方舶来。青岛作为清末民初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城市,其师范教育形成发展遵循了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规律,青岛七区五市现有师范学校多与那时的师范教育一脉相承,因此,研究清末民初青岛地区的师范教育对了解和发展青岛地区的师范学校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60年代,它是世界工业革命的产物,其特征是以学校教育的形式培养生产所需要的各类人才.随着20世纪40年代后期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成熟,企业开始直接参与职业教育,其结果使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制度得以发展,诞生了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联合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并且开创了以企业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