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谈文娟 《人民论坛》2010,(12):138-139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犯罪,而在这些网络犯罪中,大学生属于一个比较敏感的群体。大学生网络犯罪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恶劣影响,同时也是我国人才培养上的一大阻碍,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网络犯罪中的犯罪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体系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治理犯罪问题上必须具有政治的高度和社会的广度。政治的高度意味着犯罪防控不仅仅是刑事司法领域之事,更重要的是社会政策和社会关系的调整;而社会的广度在于犯罪防控不单单是法律之事,还需要我们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展开相关研究,提出一个完整和谐的犯罪预防对策,从而建立整体和谐的犯罪防控体系。这当中,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心理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机网络犯罪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性越来越巨大。网络所特有的普遍性、虚拟性、开放性等特征,使计算机网络犯罪所涉及的大要案多,隐蔽性强,目标多。对于该类犯罪心理因素的分析、了解,是防范、打击此类案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有助于采取正确对策,使计算机网络犯罪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谈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其技术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网络犯罪作为一种高智能型犯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呈现出新态势。文章对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特别是犯罪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计算机网络犯罪类型中几类高发案件进行了技术防范措施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网络犯罪的界定--兼议我国网络犯罪的立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犯罪与计算机犯罪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是一致的.网络犯罪仅指以网络为侵害对象实施的犯罪行为,<刑法>第287条规定的利用计算机实施的诈骗罪、贪污罪、盗窃罪等传统罪名应排除在网络犯罪之外.当前我国关于网络犯罪的立法在以下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网络犯罪立法保护范围过于狭窄;网络犯罪量刑偏低;网络犯罪的主体仅为自然人;网络犯罪的刑罚没有资格刑.  相似文献   

6.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侦查运用中的科学化和法制化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要提高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科学化的程度,关键在于犯罪心理痕迹描绘和测试编题技术的改进.为了提高犯罪情景测试法的准确率,编题人员在掌握测试方法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必须对形成心理痕迹的相关因素、重要环节的心理痕迹描绘、采集相关因素技巧编题等重要问题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正> 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世界以其缤纷的色彩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网络作为一种“立体媒体”,因其极大的信息量及快捷方便的操作,已逐步从大中城市走向城镇,从城镇走向农村,逐步走入普通家庭,走到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上网己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有很大比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我国青少年网民不仅人数众多,而且逐年呈直线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犯罪常用的手段有黑客攻击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利用计算机网络侵财、侵犯知识产权、传播淫秽物品等。技术性与智能性、迅速性与隐蔽性、犯罪“暗数”大、社会危害严重等是计算机犯罪的特点。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缺陷、犯罪方式使罪恶感淡化、计算机犯罪的隐蔽性使犯罪人心存侥幸、立法相对滞后等原因促使计算机犯罪增长。必须完善计算机运用的立法 ,加强法制教育 ,加大依法管理的力度 ,提高安全意识 ,加强技术防范以遏制计算机犯罪  相似文献   

9.
研究犯罪心理必然涉及刑法学、犯罪学和心理学,然而三学科概念的交叉形成研究的困难。犯罪心理研究既要以刑法学“犯罪”概念为起点,又必须引申并扩展,融入犯罪学对犯罪的研究内容,同时,还要增加心理学对犯罪行为与犯罪人的独特研究角度与内容。  相似文献   

10.
浅析犯罪现场重建与犯罪心理画像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现场重建是对犯罪客观过程的整体构建,犯罪心理画像则可视为对犯罪行为人主观精神状态及其个体特征的描述和再现。犯罪现场重建和犯罪心理画像各具优劣,目前不能相互替代,因此在实际侦查过程中必须有机整合,才能准确地刻画犯罪行为特征、动机特征和犯罪者的人身特征,从而为侦查活动服务。犯罪现场重建和犯罪心理画像的整合即为犯罪重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犯罪日益突出,其犯罪的隐蔽性和高智能性有别于其它刑事犯罪,并对传统的犯罪侦查方法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黑客在网络犯罪的犯罪主体中占了很大比重。在打击网络犯罪的工作中,侦查部门应对黑客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在网络犯罪侦查中充分利用黑客资源,使侦查工作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绑架犯罪行为是绑架犯罪行为人在其绑架犯罪心理的支配下实施的。而绑架犯罪心理的形成,又是绑架犯罪行为人所身处的内、外各种因素交互影响与作用的结果。笔者试图依据犯罪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从绑架犯罪心理的内化过程、外化过程、变化过程等三个方面的综合分析中,揭示绑架犯罪心理形成的机理,以求促进对绑架犯罪的防控、侦讯、矫正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兴起,黑客利用新技术进行的网络攻击命中率高、影响范围广,为网络治理带来了新挑战。随着网络渠道的多元化和复杂化,黑客攻击呈现出频次高、覆盖广、链条化等新特点。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采取线上治理和线下联动的方式,有效防范化解黑客对网络空间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不断进步.但是,随着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网络犯罪现象越来越多.近些年来,一些重特大案中均有涉及计算机网络,所以怎样减少或者避免网络犯罪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本文在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概念、主要特征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有效防止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几种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使用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网络犯罪行为也愈演愈烈,打击网络犯罪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犯罪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打击网络犯罪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打击网络犯罪的对策,为公安机关打击网络犯罪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界定网络犯罪这一类罪名,需要探究网络犯罪侵犯了何种法益,这是区别网络犯罪与其他犯罪的关键所在。一个清晰的、明确的、统一的网络犯罪的概念是刑法理论研究及立法和司法解释的重要内容,对于指导司法实践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绑架犯罪行为人的理想、需要、欲望、信念、心态、性格和意识等方面入手,对我国当前绑架犯罪行为人的心理缺陷问题进行了研究,力求促进绑架犯罪的预防、控制、侦讯、矫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   

18.
犯罪心理面部识别技术,是通过对犯罪嫌疑人面部生理特征及生理变化产生的心理规律的研究揭示犯罪心理与面部生理特征及生理变化的关系。犯罪心理面部识别技术是刑事侦查技术的补充,是犯罪心理在侦查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为预防犯罪、揭露犯罪、打击犯罪服务。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犯罪分为两种:一种是计算机相关犯罪(CRC),一种是计算机辅助犯罪(CAC)。计算机相关犯罪表现为以非法程序任害计算机及其内容;这些侵害行为有些是个人行为,有些是群体性行为;绝大多数电脑黑客是年龄在14岁至30岁之间的男性计算机高手。计算机辅助犯罪是以计算机作为犯罪工具,达到其犯罪目的,主要表现在金融欺诈或资金盗用方面;实施者多为机构内部员工;具有隐蔽性,不易发现。英美两国计算机犯罪出现得较早并发展迅速。英国虽出台有关计算机犯罪法律较早,但并不能有效遏制其发展。计算机犯罪在国际上呈蔓延态势。  相似文献   

20.
对黑客必须实行区别对待的刑事政策,惩办与宽大相结合。要给黑客用武之地,将其聪明才智引入正轨,实行“思想教育在前,法律制裁在后”的方针,坚决取缔黑客组织。我国法律规定,黑客对其危害社会的行为,不仅要承担刑事责任或接受刑事处罚,还要追究民事责任。我国惩治黑客立法存在不少缺陷,建议修改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增设盗窃计算机数据罪,将窃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建立个人电子身份登记制度和回溯查因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