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亚洲的崛起令人刮目相看 近几十年来,亚洲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亚洲各国内部进行的社会和市场变革,亚洲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首先体现在亚洲国家经济的高增长率上。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都先后达到了10%左右。而俄罗斯、东欧国家则在转型期间使经济遭受重创,例如波兰,它的经济要恢复到改革前的水平还需要十多年的时间。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持续的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这种提高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全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中很少出现大的利益受损失的集团。  相似文献   

2.
分析家对亚洲经济前景的预测分歧甚大,乐观者预言亚洲经济的全面复苏将再创“亚洲奇迹”,而悲观者则认为金融危机的阴影并没有从亚洲消失。人们不禁要问:1997年底,一些分析家轻易地断言:亚洲地区在今后若干年将没有任何希望。事实证明他们是错误的。但现在就对亚洲经济强劲增长感到欣慰也可能是为时过早了。东亚经济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就已经显露出复苏的势头,1999年经济强劲的增长更加强了这一判断。但今年以来,对亚洲经济前景的预测则出现了很大分歧。美国斯特拉特福公司的预测令人不安:亚洲并没有从1997年的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  相似文献   

3.
《创造》1995,(1)
中国未来十年将与世界经济接轨大的社会动乱和经济危机不会发生中国将在上界经济格局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这是我国60位知名专家学者对未来十年国内外政治经济大势的预测。此项预测是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日前主持完成的。近95%的专...  相似文献   

4.
过去几十年亚洲国家经贸合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度在不断加深。外交学院的亚洲研究所成立10年来,成绩卓著。世界对亚洲的重视程度,大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亚洲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大,亚洲面临的发展机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好。中国专门从事美国、欧洲、日本的研究机构很多,这是必要的。但毋庸讳言,我们对亚洲的研究是滞后  相似文献   

5.
香港《信报》日前刊发文章,评价中国成功发行全球债券,文章认为:当部分亚洲国家饱受数十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煎熬之际,中国却能够屹立不倒,人民币汇价稳定、经济增长依然可观、经济改革持续进行。中国推出的10年期扬基债券,集资至少5亿美元,是自去年8月俄罗斯让卢布贬值及该国宣布停止偿付债务以来,首个发行国际债券的亚洲国家。投资者似乎认为,中国是日本以外最佳的举债国家;假如南韩、、泰国或其他亚洲邻国现在举债,其惜贷成本势必比中国高。中国坐拥14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实际上没有发债集资的需要。中国这次发债,似乎在显…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经济产生的问题,普遍认为是受美国金融风暴和全球经济危机影响。进而有人认为金融危机是一种传染病,中国是没法躲避性地被传染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了中国经济,这点毫无悬念。但是,如果说金融危机是传染病,我认为有混淆根源的动机。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经济近几年的新变化和新特征,我们判断: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将进入一个新的高风险时期。风险加大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世界经济复杂性的增加,中国加入W TO以及更大程度融入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另一个方面是我们目前并没有形成有效调控经济的体系,宏观调控还较多地依赖于我们在封闭经济体系中习惯使用的行政手段。当然,风险加大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出现经济危机,但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却不可避免地要加大。国家经济安全与经济风险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种开放的经济环境下,保障其基本正常运行的状态,它不仅包括经济短期…  相似文献   

8.
亚洲金融危机对两岸经济影响实质有所不同,最象征性的是人民币不贬而台币贬值四分之一。不同外汇策略来自两岸经济特性之差异,1998年是实证两岸外汇策略与经济特性效应的一年。这一年来,在经济危机中两岸外贸动态的消长,呈现祖国大陆经贸的优势远超过台湾,台湾产业再升级离不开祖国大陆市场,经济出路和前途在祖国大陆,两岸中华经济势必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将本文介绍给读者,谨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社观点。亚洲的崛起是当代的经济大事。要是亚洲最近数十年来的增长能继续下去,亚洲将结束欧洲以及随后其巨大的北美分支对全球两个世纪的控制。欧洲已是过去,美国是现在,而中国主导的亚洲是全球经  相似文献   

10.
2000年3月,德国慕尼黑世界经济研究所对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作了乐观的估计,该所称:“不只是全球经济保持持续繁荣的走势,而且经济复苏的过程加快。”“美国经济有可能再次出现强劲增长势头,增长速度不会放慢”。“所有国家的国内需求非常令人满意,而且这种需求是上升趋势。”不久前,香港渣打银行经济分析表示对中国经济增长看好,他们认为中国已告别了双位数字的膨胀型高增长时代,进入了一个7%至8%的温和高增长时代。这样一个变化意义是正确的和积极的,他们预测,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将至少持续20年。2000年5月,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发表报告认为中国经济改革方向正确,经济增长加快。它称:“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7.5%,比亚洲国家的平均增长率6%高出1.5个百分点。”“明年的增长速度将更快,将达到7.8%。”“中国的良好前景是同亚洲大陆经济的普遍恢复联系在一起的,在经历了几年的经济收缩后,亚洲今年将出现向经济增长的‘彻底转折’”。  相似文献   

11.
十年前,当邓小平作为我国副总理访问新加坡的时候,李光耀总理就曾说过:"一个拥有近十亿人口的繁荣与和平的国家,对亚洲和全世界来说是一件影响重大的事情.同这样一个中国合作是合乎需要的,实际上是不可抗拒的."一九七六年,李光耀首次访问中国.他在宴会祝酒时就表明了同样的意思:中国是亚洲的一部分,中国的政策对于东南亚形势的演变将是一个重大的因素.他还说,由于民族利益或者意识形态的缘故,新加坡和中国在某些方面会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不应该妨碍两国改善文化、贸易和其他关系.他认为,虽然两国经济和政治制度不同,但两国发展关系的前景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亚洲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每年要出版一本《亚洲与太平洋经济与社会概览》(简称《概览》)的年度报告。该出版物迄今已有59年历史,被认为是旗舰出版物。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亚太乃至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经济视窗     
龙永图否认中国经济走下坡路增长将延长20年6月7日,正在江苏吴江出席“民营企业发展之路”高级经济论坛的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表示,不断增长的内需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等几大动力,将使中国经济增长上升期延长二十年。针对外界评论中国经济走下坡路一说,龙永图认为,全球产业转移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两大趋势表明中国经济没有走下坡路,相反中国经济将在未来二十年保持旺盛的活力,中国经济发展还有二十年的机遇。他说,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现在全球的产业都向中国转移,使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而中国经济的发展也…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造成阿根廷经济危机的原因不在于经济因素,而在于制度和文化因素,后者将阿根廷经济引入路径依赖,并产生一种极强的制约作用。相对而言,中国和阿根廷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如何从阿根廷经济危机中吸取教训,对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提高人民的消费和生活水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短期间增加消费也能增加经济的增长,但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驱动力是投资而不是消费。目前中国舆论一面倒向消费拉动论,"投资"成了一个不好的代名词,甚至被有些网评家认为是中国经济中一切问题的根源,而我是少数还在强调投资重要性的经济学家。这种舆论的形成始于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国内外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储蓄和投资太多、消费不足,由此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威胁到国际经济的稳定,主张中国转为采用消费拉动的增长模式,减少储、投资和外贸盈余。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中国推出了4万亿元的宏观调控措施,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投资。这些投资使中国避免了大规模的失业,在外部环境极端不利的情况下经济迅速恢复增长。但  相似文献   

16.
《人民论坛》2012,(21):12-13
中国科学发展十年成就辉煌,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令人欢欣鼓舞。然而受海外经济危机以及国内市场降温影响,当前中国成长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不少观察家认为,中国已逼近自身成长路径的转折点——高速增长阶段告一段落,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率或在6%至7%的区间内徘徊。破解中国成长障碍,是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绕不开的重大命题。在瞩目成绩的同时,同样不容忽视科学发展障碍。这些障碍既有认识、思想观念上的,也有体制机制上的。哪些障碍最紧  相似文献   

17.
潘启雯 《中国减灾》2013,(4X):42-43
<正>在中国人的记忆中,自1949年以来似乎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最多只有"经济波动"。但"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在《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一书中却认为,当代中国不仅发生过经济危机,而且先后有过8次,这些危机均与国家工业化的阶段性特征密切相关。按温铁军的观察和研究,在当代中国60多年历史中,发生了4次外资引进,每次外资运作的内容和结果都类似——引进国外设备和技术,伴生两次经济危机:第一次,在1950-1960年期间,因前苏联连续投资和单方面骤然中止投资而导致经济先高涨后下滑,造成1960年和1968年先后两次赤字和就业危机;第二次,  相似文献   

18.
一、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一)对中国与亚洲国家或地区贸易的不利影响长期以来,亚洲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市场。据中国海关统计,1997年中国十大贸易伙伴及其双边贸易额分别是:日本608亿美元,香港508亿美元,美国490亿美元,欧盟430亿美元,韩国241亿美元,台湾198亿美元,新加坡88亿美元,俄罗斯61亿美元,澳大利亚53亿美元,印度尼西亚45亿美元。在这十大贸易伙伴中,其中有6个位于亚洲地区。1997年,中国与包括日本、韩国、东盟9国、台湾和香港在内的亚洲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额为1798亿美元,占中国贸易总额的55%。亚洲金…  相似文献   

19.
王天玺 《创造》2014,(3):32-35
正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超越一个又一个世界经济强国令人惊叹,更令人惊叹的是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最强有力的发展引擎,影响着全球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方向。我们在前一章中研究了中国模式的政治体制,现在要研究中国模式的经济体制。前者是上层建筑,后者是经济基础,中国政治体制的强大力量不容置疑,中国经济体制的生机活力也没有人敢于轻视。毕竟,中国近几十年经济发展之快、之好是无与伦比的,不仅在新兴国家中出类拔萃,而且让全世界所有  相似文献   

20.
曾几何时,因帝制独裁、军阀内战、自然灾害而离开中国的大批华人,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如今成为驰骋于国际经济舞台的风云人物,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东南亚:华商执牛耳 中国人大规模移居海外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百年里。列强的入侵,中国的贫困,以及门户开放,西学东渐,吸引了大批中国人跨越重洋,远走他乡。今天,90%以上的海外华人仍然居住在以东南亚为中心的亚洲。随着亚洲经济的迅速增长,华人企业集团正成为这一地区一支推动投资、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强大生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