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党风     
《天津支部生活》2010,(2):39-39
今年要着力解决预防腐败中民众反映强烈问题 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屈万祥近日说,2010年,国家预防腐败局要按照中央的部署,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以防止权力滥用、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通过扎实推进改革和制度创新,着力解决预防腐败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迫切问题和预防腐败方面的普遍眭问题,在有效预防上下功夫,推动预防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
观点     
《廉政瞭望》2012,(8):10-10
预防腐败三难题待解 反腐专家任建明指出,我国预防腐败工作有三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预防腐败顶层制度的设计和突破。如权力结构科学配置、权力监督体制改革、法治建设等等都亟待突破。二是提高预防机构的权威性。国家预防腐败局系统应该成为预防腐败的思想库,可在法律、政策中明确其权威性及预防对象执行预防对策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3.
政治领域的腐败最突出的是公共权力的滥用。要做好预防腐败的工作,首先必须抓好对权力的监控一是要用制度定界,规范决策权。二是要用制度堵漏,规范财经权。三是要用制度把关,规范用人权。四是要用制度防乱,规范审批权。政治领域的腐败最突出的是公共权力的滥用。要做好预防腐败  相似文献   

4.
要有效预防腐败,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必须对权力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和制约,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反腐倡廉监督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5.
惩治和预防是反腐倡廉的两个重要机制。要在坚持严惩腐败的同时,更加重视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把工作的基本着眼点放在预防腐败上,不断创新预防腐败工作的思路,深化预防腐败工作的内容,拓宽预防腐败工作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徐学阳 《奋斗》2009,(1):24-25
党的十七大把反腐倡廉工作提升到了反腐倡廉建设的高度,提出“三个更加注重”的要求,指明了反对和预防腐败的方向。我们结合实际,以教育、制度、监督、载体和考核为重点,建立预防腐败长效机制,着力搭建思想道德、权力约束、行为监管、工作推进和责任落实五个平台,积极推进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重在治本,是党中央加大和深化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对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探索反腐倡廉工作思路、对策和方法,努力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腐败离不开权力,以权谋私是一切腐败的实质与核心,要推进源头治腐就必须以权力运作三要素为重点,从掌权者、权力运行机制和权力监督三方面入手,将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措施贯穿于权力运作全过程,有效防止公共权力异化为腐败工具。源头治腐首先要解决权力掌握在什么人手里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江泽…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监督和管理制度,努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斗争实践的科学总结,它指明了反腐败斗争的根本方向。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工作,不失时机地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具有客观必然性腐败,通常指的是公共权力的腐败。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初期相类似…  相似文献   

9.
反腐倡廉应强化三个方面的工作荆自力腐败的本质是权力变质,即公共权力失去公正,蜕变为个人谋私利的工具。要防止和反对腐败,关键是要对权力主体进行反腐倡廉的教育,用制度、纪律、法律约束权力主体,防止权力被滥用。为了使反腐败斗争切实取得成效,应强化三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腐败归根结底是因为公共权力的异化,要反腐就必须治权。在中国政治生态背景下,要治权就意味着必须要认真考虑执政党的执政规律,科学配置权力,对公共权力实行制约与监督,从权力运作的规律出发,建立预防腐败产生和对腐败行为进行惩罚的体制机制,即制度设计。但在进行具体制度设计时必须克服重实体轻程序、重原则轻细节、重制度轻机制和重规范轻约束等倾向。  相似文献   

11.
灵石县纪委蒋生旺撰文指出,权力腐败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它制造分配不公,剌激不正当竞争,严重污染社会风气。同时,也激化了社会矛盾,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对现代化事业的信心,造成对党对政府的怀疑、不满和离心离德。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遏制权力腐败已成为当务之急。一、加大治本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对待权力腐败首先要狠抓治标,努力遏制其蔓延势头。在治标的同时,还必须加大治本力度。首先要加大教育力度,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思想深处…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09,(5):6-7
当前,特别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重点加强对项目决策权、资金调度权、财务处置权、人员使用权等方面的监督制约,确保领导干部真正置身于一个不敢、不想、不能腐败的制度环境之中。有效预防腐败,  相似文献   

13.
"一把手"的腐败主要来自权力腐败,从权力运行角度来预防"一把手"腐败是防止腐败发生的治本之措。因此,只有提高权力运行机制的科学化水平,有效协调、控制、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形成从权力授受行为的规范,到权力行使行为的分解,再到权力执行结果的控制这一系列权力制约环节,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纠正"一把手"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11,(10):56-57
李永忠唐壮在8月4日的《社会科学报》上撰文指出:对孳生腐败最根本的预防,不是思想预防、技术预防,而是制度预防,特别是选好了权力结构类型。就把对腐败的预防问题深度地解决了。权力结构的类型转换并不困难,建议从县一级开始、从基层做起。  相似文献   

15.
所谓行政权力腐败,是指一些单位和个人,超越行政权力运行的范围,不受约束地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其核心是权钱交易。当前要有效地防止和减少腐败的发生,就必须从源头上遏制行政权力腐败。   一、立法规范行政权力   从源头上遏制行政权力腐败,关键是要立法规范行政权力,使行政权力的行使和监督都有法可依。   首先,要立法界定各级行政机关的权力运行范围,规范其权力运作程序,有效防止越权和滥用权力。目前有两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一是行政审批,二是红头文件。有的地方、部门,因越权和滥用权力导致…  相似文献   

16.
卢先福 《探索》2011,(4):31-33
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腐败,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但由于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在短时期内难以消除,加上体制、机制、制度完善要有一个过程,现阶段反腐败呈现成效明显与问题突出并存的复杂局面,反腐倡廉建设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现阶段,要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通过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深化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这三个途径不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腐败是指掌握公共权力者在利己主义的动机和目的支配下,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背离公共权力的授权目标,违反公共权力的使用规范,牺牲公共利益来谋取少数人利益的行为。从根本上说,是公共权力的泛化、异化导致了腐败的产生。因此。治理腐败的关键在于有效的防止公共权力的泛化、异化。就我国而言,应从廉政教育、薪酬制度·、监督机制、法制建设等四方面着手,从而使公共权力拥有者不想、不必、不能、不敢通过公共权力泛化去腐败,最终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8.
腐败行为的产生离不开腐败机会的出现,故可以通过消除腐败机会,使腐败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首先,要对可能产生腐败的机会进行研究。作为从事大量房地产开发工作的成都市统建办,由于工程项目多、涉及金额大且往来频繁,不少干部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如果权力不依法行使,不受制约,就可能产生腐败。  相似文献   

19.
腐败是人类社会的恶性肿瘤,腐败的存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腐败根源于人性的不完善和制度缺失、制度漏洞。治理腐败必须着眼于制度建设,要完善腐败预防制度、权力监督制度和惩罚腐败制度。  相似文献   

20.
任言 《前线》2004,(12)
建立和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党的一件大事,各国家机关都负有责任。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履行法定职能特别是立法和监督,对从国家体制上规范和督促权力依法正确行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适应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不断完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家权力机关应进一步发挥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作用。一、人大在预防和惩治腐败中作用定位:立法与监督人大在预防和惩治腐败方面的作用主要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