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伪狂犬病 (Pseudorabies ,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 (PRV)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伪狂犬病已在世界上 5 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或暴发流行 ,近几年在我国也有不少集约化养猪场发生本病 ,但在甘肃省还未曾有此报道。 2 0 0 0年 3~ 4月 ,我省有 2个集约化养猪场相继发生了以初生仔猪在 3~ 4日龄突然整窝发生以呕吐、腹泻、出现神经症状和高致死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我们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猪伪狂犬病。1 发病情况A猪场 :该场 1996年 6月投产 ,存栏母猪 3 0 0头。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猪…  相似文献   

2.
家畜伪狂犬病自1946年国内首次报道后,近40年来,相继又有猪、绵羊、山羊、黄牛、水牛、骡、狗、猫、奶牛、鹿等多种动物发病的报告。而我省仅有绵羊发生疑似伪狂犬病的报告(肖格波1965)于1984年3~6月,我省立北县发生耕牛伪狂犬病,作者重点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多种动物人工感染试验,病毒分离培养及电镜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流行病学情况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当前四川省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子特征,2015年从四川省9个市13个猪场采集了13份疑似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发病病例的脑组织,采用PCR鉴定、PK-15细胞分离培养、蚀斑纯化和动物回归试验等方法从脑组织中共分离得到4株PRV,分别命名为PRV-SC-1、PRV-SC-2、PRV-SC-3、PRV-SC-4。通过对gE、g D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分离得到的PRV-SC-3株(G en Bank登录号:KU 605803)与N CBI上公布的中国广东2013年分离株KR051971.1和2015年分离株KT 936476.1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100%),属于同一进化分支,它与2010年公布的比利时分离株F J605132.1的亲缘关系最远(同源性为97.5%);对PRV-SC-3株gE糖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PRV-SC-3的T细胞抗原表位较2012年后国内分离株未发生变化,但其较比利时分离株减少了2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本研究结果为四川省伪狂犬病最新流行动态及病毒变异情况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胞内劳森菌与猪增生性肠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致猪增生性肠炎的胞内劳森菌的病原特征,阐述了该病原在分离培养、诊断方法、防控措施以及我国的流行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组织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禽卡氏杆菌的病原特征,阐述了该病原在分离培养、流行病学、诊断方法、防控措施以及流行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组织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旨在为研究该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9年8月12日我国首次确诊在新疆伊犁地区爆发牛结节性皮肤病,为充分认识和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防止外来疫情扩散蔓延到我国内地,现将该病的世界流行现状、传播特征以及我国的防控对策进行概括介绍,为有效控制、净化和根除该病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频繁,流感的肆虐成为挑战人类共同安全的重要因素。自1997年香港首次发生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人禽之间传染,特别是经过2003年的SARS流行后,许多国家都加强了流感的防控措施。作为高度重视公共安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则把防控流感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国家安全战略》及《国土安全的国家战略》的基础上,美国出台并实施了《流感防控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8.
作为猪的新发传染病,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介导的疾病症候群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鉴于PCV3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且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本文对该病毒的遗传和进化特性、流行特征、检测方法、致病机制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深入研究该病的发...  相似文献   

9.
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许伟琦朱璇孙泉云刘红刘佩红李维功沈莉萍(上海市畜牧兽医站201103)猪的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以新生仔猪的急性死亡及4周龄以上的仔猪表现神经症状为特征。本病最早发生于美国...  相似文献   

10.
目前,禽流感病毒H5亚型新分支(clade2.3.4.4)的毒株如H5N1、H5N2和H5N6等多个血清亚型毒株同时在我国禽群中出现,逐步成为优势流行毒株,地域分布不断扩大,明显增加了与当地其他流行亚型禽流感病毒发生重配的几率,因此,全面掌握clade2.3.4.4分支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当前H5亚型clade2.3.4.4分支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概况展开具体论述,涵盖了谱系介绍、防控现状、为何能成为优势分支、现有疫苗对该分支病毒面临的挑战、病毒对哺乳动物致病力的研究进展及免疫政策该如何应对等方面,为深入了解该分支病毒的流行情况及更好地作出防控应对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广西家犬狂犬病病毒的感染状况 ,采用RT PCR方法对广西 13个市、地区的家犬携带狂犬病病毒情况进行了检测 ,结果阳性检出率达 6 .6 9% (19/ 2 84 ) ,证明广西家犬存在一定程度的带毒  相似文献   

12.
尼帕病毒病及其病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尼帕病毒病在国外的流行状况、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的变异及我国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近年来在其基础病毒学、诊断技术及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病毒蛋白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受体的发现、动物模型、荧光PCR及ELISA诊断技术、抑制NiV感染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狂犬病病毒反向遗传学操作系统进行了综述,论述了狂犬病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的发展状况,并对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在狂犬病病毒致病机理、狂犬病疫苗以及病毒载体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各种病毒拯救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狂犬病病毒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20年1-3月底,越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月至3月初为第一阶段,感染者有限,16例全部治愈,防治效果好;3月6日至3月31日为第二阶段,感染确诊者迅速增加,防控形势严峻;进入4月份是第三阶段,越南在全国采取"社会隔离"措施,并在竭尽所能做好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也积极展开一些抗疫国际合作。从历史经验、政治体制、民族性格和国家实力等综合因素分析,越南疫情不至于发展到失控的局面。此次疫情可能会对中越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和"两廊一圈"发展战略对接、疫情防控合作、传统睦邻友好关系和外交合作等方面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介绍细胞因子在抵抗狂犬病病毒感染的基础上,从狂犬病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机制,狂犬病病毒的5个结构蛋白N、P、M、G、L在狂犬病病毒致病性中的作用以及细胞凋亡在该病毒致病性中的作用等方面综述了狂犬病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旨在为狂犬病的防制和疫苗研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用狂犬病病毒CVS毒株经小鼠脑腔攻击后从发病鼠脑组织中提取总RNA,用带接头的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出了狂犬病病毒核蛋白(N)基因和糖蛋白(G)基因。将N基因和G基因分别克隆入质粒载体pMD18T后,对筛选的含有N基因和G基因的重组质粒进行了全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随后将狂犬病病毒N基因和G基因分别从其各自的克隆载体上双酶切消化,同时亚克隆入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CMV。经卡那霉素抗性和酶切筛选,最终成功构建了含有N基因和G基因的重组穿梭载体pAdTrackCMVNG。  相似文献   

17.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狂犬病病毒抗体水平的方法,用浓缩提纯的狂犬病病毒CVS11株作为胶体金标记抗原,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为检测线上的捕获抗原,制备狂犬病病毒抗体水平检测试纸条。应用该试纸条进行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以稀释后的犬全血或血清作为检测样品,试纸条检测的灵敏度为0.002U/mL,特异性试验证明该试纸条与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病毒、犬腺病毒2型犬科疾病阳性血清没有交叉反应,稳定性试验证明该试纸条在室温下保存的有效期为12个月,检测结果与快速荧光抑制试验的符合率为95.12%。证实该狂犬病病毒抗体免疫金标检测试纸可以方便、快速、灵敏、特异地检测狂犬病病毒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一种狂犬病病毒(RV)感染原代神经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分离培养了新生小鼠脑神经原代细胞,并进行了RV感染试验,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试验检测了神经细胞中的RV及其对被感染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RV可感染分离的原代神经细胞,并可以检测到针对RV的特异性荧光.表明,建立了可培养RV的原代神经细胞的制备方法,并...  相似文献   

19.
从攻击咬伤人并致其死亡的犬脑组织中提取总RNA ,用特异性引物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获得了长度约为 14 2 3bp的核酸片段 ,与预期的片段大小相符 ;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MD 18 T 载体中 ,转化大肠埃希氏菌JM 10 9,筛选氨苄青霉素抗性菌落 ,提取质粒 ,经酶切鉴定、PCR分析及测序 ,证明所克隆的 14 2 3bp片段含有完整的狂犬病病毒N基因 ,与国外参考毒株的序列相比同源性较高 ,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试验表明 ,用RT PCR技术检测狂犬病病毒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适合于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猪生殖障碍性疾病的病因、流行发病特点及其临床表现特征和防治措施。提出了病毒性生殖障碍性疾病是引起猪生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病因的观点,认为传染性疾病是生殖障碍性疾病的最大威胁,随着新病的不断出现,多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增加,细菌性、寄生虫性、营养代谢性和中毒性生殖障碍的危害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