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处鄂东北、大别山南麓的老区县、山区县——红安县,全国闻名,德育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曾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韩先楚、秦基伟等230多位将军。红安因此被人们称为将军县。另外,红安还有许多海内外知名人士。这里还有徐向前亲自题辞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地纪念碑、全国首批命名的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安县革命烈士陵园。  相似文献   

2.
《党史天地》2009,(6):85-86
董必武出生于湖北红安,李先念也出生于湖北红安。1920年董必武在武汉筹建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李先念刚刚辍学。是董必武把马列主义带回红安,所以李先念说:我们这些人帮是他的徒子徒孙。  相似文献   

3.
为了追寻蔡威在鄂豫皖苏区战斗的足迹,我们冒着酷暑来到河南省新县。这是一座美丽的县城.一条河流穿城而过,若大的县城像个大公园,整洁宁静。新县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这里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曾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董必武、李先念、徐向前、刘伯承等曾在这里战斗过。  相似文献   

4.
从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再到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几十年风风雨雨,毛泽东与李先念从相识到相知,为革命奋斗了一生。毛泽东称赞李先念是“不下马的将军”,是“我们的青年英雄”。李先念说:毛主席是我一辈子革命的导师。  相似文献   

5.
李先念“是不下马的将军” “文化大革命”刚爆发时,李先念认为: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在这场革命中,是需要发动群众,对某些脱离群众、当官做老爷的干部进行教育和挽救的;这场运动是分阶段、分步骤、有领导地进行的;有动乱的地方,由中央派工作组去,就会很快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辉田 《党史天地》2008,(12):13-15
刘昌毅。战争年代他与死神打过好几次交道,有着特殊的经历。他是闻名中外的将军县湖北红安223名将军中,既是开国中将,又是一等伤残革命军人的双重功臣。周恩来总理夸他是坎坷多、负伤多、有战功,是个“血淋淋的人”:李先念称他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出色战将。他参加了著名的“中原突围战役”,继肃反幸免遇难后,1933年10月中旬的一天,他冲锋陷阵,身负重伤,由于失血过多,处于休克状态,准备盖棺下葬时,又苏醒,第三次从死神中夺回了生命,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将军。  相似文献   

7.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09,(10):41-45
从“剿匪司令”到“画竹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八军首任军长贺晋年,17岁学打仗,70岁学画竹,一生书写下不少传奇故事。战争年代,贺晋年跟随刘志丹、毛泽东等领导人出生入死。和平年代,邓小平、李先念、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贺晋年创作的“将军竹”上题词留念。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曾称赞李先念,说“李先念是将军不下马的”。李先念打仗是如此,治水又何尝不是如此?自从他在抗日根据地领导军民兴修水利起,就与治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到了晚年,哪怕重病在身,他仍然坚持亲临水利施工现场视察,望着奔腾咆哮的江水,还自言自语:“看了舍不得走啊!工程完工时,只要我不死,还想来一次。”他为新中国的江河治理与开发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党史博采》2005,(12):28-29
如同朱德和董必武在晚年经常在一起一样,陈云和李先念两位老友,到了晚年时,彼此也愿意到一起谈话。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陈云和李先念经常在一起谈心。两个人到一起,心灵上有莫名的快慰,有说不完的话题。可以说,他们晚年时,在感情上有了相互依赖的关系。可惜,1992年上半年,李先念生病了。到了6月份,病情加重,这使陈云心情颇为沉重。陈云当时也已经生病,基本不能走路了,但他十分关心李先念的病情,多次派身边工作人员去看望李先念。6月中旬,李先念病情危重,陈云再次派身边工作人员去看望李先念,问候李先念。但是,身边工作人员慰问李先念的…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的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一名从“寂静战场”上走出来的特殊将军。毛泽东在一次接见外宾时说:“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特务。”1962年李克农病逝,党内军内齐悲。董必武曾赋悼诗:“三十年前事已赊,知君才调擅中华。  相似文献   

11.
1956年(9月—12月) 9月15日至27日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湖北代表董必武、李先念当选为中央委员。9月28日,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董必武、李先念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5月,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王任重增选为中央候补委员,5月25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五中全会增选李先念为书记处书记。  相似文献   

12.
肖聿车 《党史博采》2001,(11):10-12
在战争年代,李先念曾戎马倥偬几十年,为革命胜利建立了卓越功勋,受到毛泽东的多次赞扬,并称他“是不下马的将军”。无论是在长征途中、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中,毛泽东一直很欣赏李先念的军事指挥才能,处处委以重任。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任务多么艰巨,李先念都不负毛泽东的厚望,圆满地完成了使命。在长期  相似文献   

13.
王建柱 《党课》2012,(17):121-122
董必武:从不以党和国家的“元老”自居 董必武在“党内五老”中年龄排第四位。1886年3月5日,董必武出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县,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今年已80岁了。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曾以精湛的摄影技术,为朱德、董必武、叶剑英、李先念等20多位中央首长拍过照。最令我难忘的,是曾经两次为伟大领袖毛主席拍照的幸福情景。  相似文献   

15.
《党史天地》2009,(6):102-104
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叶剑英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时,李先念是中共第八届委员会17位政治局委员中唯一在工作岗位的。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在粉碎“四人帮”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是中共中央的结论、历史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伟俐 《新湘评论》2010,(8):48-49
对于陈云、李先念、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故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关于他们的治家之道,我们又知道多少呢?  相似文献   

17.
伟俐 《学习导报》2010,(8):48-49
对于陈云、李先念、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故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关于他们的治家之道,我们又知道多少呢?  相似文献   

18.
《先锋队》1997,(1)
反“围剿”和长征中失去腿、臂的将军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首次授衔的高级将领中,有9位独臂将军和1位独腿将军。其中,有5位是在反“围剿”和长征中失去腿臂的。这5位血铸的将星,谁都有一段传奇的战斗经历。贺炳炎上将1913年出生于湖南松滋,1929年...  相似文献   

19.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时,李先念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17位政治局委员中唯一在工作岗位的。李先念在粉碎“四人帮”的过程中,和华国锋、叶剑英一样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80年代初.有关方面决定重新修订红四方面军战史。期间.作为红四方面军战史的一位重要亲历者和见证者,李先念谈了一些看法。这些看法对于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修订红四方面军战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在谈到如何正确评价红四方面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问题时.李先念提出了“三要”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