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上海支部生活》2011,(7):29-30
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957年,随着“一五”计划各项指标的超额完成,我国的经济社会出现了显著的变化。或许是成绩来得过于顺利,1957年以后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段时期,是党的历史上曾犯过严重错误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一) “文化大革命”被毛泽东视为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毛泽东的阶级观与革命观。这一阶级观、革命观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毛泽东1926年3月发表于“中国青年》第116—117期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在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时作了重大修改。不少在建国初期看来不大合适的论点被删削了。然而,从毛泽东本人后来的言论与行动可以看出,这些被删削了的论点事实上仍然继续潜藏在他的思想深处,而且不断地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作出了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人民政协要进一步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和参政议政水平,必须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面:一、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政协工作,进一步提高政治把握的能力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是人民政协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  相似文献   

4.
王文 《中国妇运》2010,(2):34-36
3、低迷时期:组织瘫痪、功能弱化“文化大革命”时期,妇联组织与新中国一样,经历了发展之后的低迷时期,或称为妇联组织危机时期。当时,有入主张妇联应以社会发展的程度和妇女群众的特殊需要(妇女问题)为依据而发展。也有人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完成了阶级解放,特别是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妇女解放问题已经完全解决,可以不要妇女团体”,  相似文献   

5.
《世纪行》2018,(10)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任务、新要求。人民政协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也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新时代人民政协提出新要求:一、实现强国富民目标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我体会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主要集中在政治性、人民性和制度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这是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原理、结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特点作出的科学论断。深刻认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科学论断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并在实践中正确贯彻其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的知识分子,大致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是建国初期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或当时虽为青年学生,却也经历过建国初期单纯、热烈的革命氛围的长期熏陶而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现在的年龄大约在50——60岁之间。这一代人怀着高度的革命热情与浓厚的理想色彩投身于革命与建设,并经历过反右、社教、“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的洗礼,他们普遍具有很强的党的观念、国家意识与集体精神,并有较强的责任心与艰忍性;但是,一  相似文献   

9.
《协商论坛》2021,(1):2-9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坚持人民政协制度、发展人民政协事业的根和魂. 一年来,省政协坚持政协组织政治属性,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立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确保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观点,根据新时期我国阶级状况的根本变化和统一战线内部结构的变化,阐明了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基本职能以及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重要问题,解决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把党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邓小平对人民政协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它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新时期人民政协事业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一) 关于人民政协的性质人民政协的性质是三句话: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基本属性是  相似文献   

11.
谭韬 《江苏政协》2015,(2):44-46
<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出了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这一重大判断、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这一基本定性、切实落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战略任务三个方面,作出深刻的论述,特别强调,"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要"坚持发挥人民政协在发展协商民主中的重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在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问题上,在党内特别是领导千部中要警惕右,但主要防止“左”。这是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正确分析当前政治思想状况作出的科学结论。正确认  相似文献   

13.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回顾人民政协发展的历程,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人民政协要卓有成效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依靠党的正确领导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一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政协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自觉接受和坚决服从党的领导,积极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政协工作的一个最基本原则。政协的重要问题、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都必须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重要文件都要及时报…  相似文献   

14.
宋育英 《政策》2010,(4):4-8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政协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协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团结和凝聚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根本保证。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强调:“各级政协党组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关于人民政协的方针政策.把党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贯彻到人民政协全部工作中去”.“要重视发挥政协委员中的共产党员和政协机关中的共产党员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合作共事的模范、发扬民主的模范、求真务实的模范、廉洁奉公的模范”。  相似文献   

15.
在统一战线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党的三代领导人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作出了不同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总结。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党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工作重点转移的实际出发,适应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和统一战线内部结构的深刻变化,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为新时期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6.
程玉松 《群众》2015,(2):41-42
<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出了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这一重大判断"、"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这一基本定性"、"切实落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战略任务"三个方面,作出全面系统、深入精辟的论述。讲话特别强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进行专题阐述,就全面发展协商民主作出战略部署,首次提出“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的科学论断,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推动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和工作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人民政协必须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和统一战线组织作用,拓展履职空间,创新履职方式,增强履职实效,努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站在时代前沿,把握世界大势,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与时俱进,在知识分子理论政策方面有许多创新。江总书记在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2001年8月7日接见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时的重要讲话,对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工作作了我们党有史以来最为集中、最为全面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对于我们做好新世纪知识分子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作出了更加科学的界定 “我国的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正确论断,是1956年1月周恩来在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首次提出的,这是我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一个重要突破。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这一正确思想并没有得到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拨乱反正,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论断。邓小平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正确判断,为新时期我们党制定知识分子方针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坚持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科学论断、而且作出了新的发展。江总书...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 ,不仅要求“全党同志要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 ,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而且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 ,对这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新的判断 ,作出了新的阐发。其中 ,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论述 ,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这个问题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以及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都有重要意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伟大的社…  相似文献   

20.
《江苏政协》2023,(7):25-2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人民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界别是人民政协产生、存在与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是人民政协的基本组织单元,是人民政协有别于其他政治组织的结构特征。委员以界别身份编入界别组,政协以界别为单位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能够充分体现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