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帅  温铁军 《探索与争鸣》2022,(1):51-62+178
在全球化危机和疫情冲击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试图改变过去对外依存度过高条件下形成的“外储发行+土地吸纳”的货币供给体系,以及由此造成的货币发行对外依赖和国内经济脱实向虚的问题。在国家生态文明战略转型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重要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建议以“两山”新理念来统筹金融与农业两大供给侧改革,探索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让货币“回锚”到生态资源价值化的“三级市场”之中,通过建设生态资源价值化的三级市场和发行“两山债券”相结合,以此吸纳货币,从而将主权货币发行用于主权范围内的“资源货币化+资本化”,进而带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畅通国内大循环。  相似文献   

2.
沛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皇帝——刘邦的故里,位于江苏北部边缘,地处海岱与淮河之间,北依孔府圣地,南临彭祖故园,东枕微山湖万顷碧波,西怀九曲黄河之遗踪——大沙河。近两年来,沛县县委、县政府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立足本地优势,开发汉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事业,走出了一条文化繁荣、经济振兴之路。文化.也是一种资源资源,对一个地区来说,就是财富的代名词。资源有  相似文献   

3.
《中国残疾人》2011,(12):48-49
江苏省沛县残联整合社会资源,在朱寨镇马元村创建了106亩的残疾人创业扶贫基地,成立“沛县爱心互助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和组织广大农村残疾人自主创业。实行“合作社十基地+残疾人”的营运模式,累计吸纳146名残疾人人社,安置38名残疾人就业,培训残疾人282人次,辐射带动200户残疾人脱贫。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沛县残联整合社会资源,在朱寨镇马元村创建了106亩的残疾人创业扶贫基地,成立“沛县爱心互助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和组织广大农村残疾人自主创业。实行“合作社十基地+残疾人”的营运模式,累计吸纳146名残疾人人社,安置38名残疾人就业,培训残疾人282人次,辐射带动200户残疾人脱贫。  相似文献   

5.
沛县地处江苏省最北部,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又是苏北重要的煤电生产基地,县域面积1576平方公里,人口118万,辖15个镇、325个行政村、50个居委会。沛县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创新机制,优化环境,丰富活动,大办实事,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环境优化、居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1999年获“江苏省文明城市”称号,2002年10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县。  相似文献   

6.
李连玉 《群众》2007,(9):18-18
省委加快苏北振兴的战略决策,开启了苏北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航程,也鼓起了苏北县域经济竞相发展的风帆。近年来,我们始终牢记苏北振兴和沿东陇海线开发的使命,艰苦创业比志气、大胆创新比勇气、争先创优比锐气,奋力加快"徐州率先、苏北领先、江  相似文献   

7.
继前一阶段本刊重点宣传了苏南的“张家港精神”、苏中的“扬州规模经济”后,本期刊物向广大读者介绍苏北的“大丰之路”。大丰市虽地处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但近些年来他们在经济发展中坚持因地制宜,围绕两个转变,以市场为导向,以骨干企业为支柱,不断调整和优化结构,走出了一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小康实现指标,在苏北28个县(市)中名列第一。他们的成功之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单元,其发展与否,既关乎区域经济、微观经济的发展,也对宏观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水富县按照省委、市委“建好云南北大门”的战略部署,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发展的新路子。一、水富县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从县域经济的发展来看,充分发挥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是实现水富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水富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与优势水富拥有“三大资源”、“三大优势”。具体来讲,三大资源是指:(1)水利资源。县境内有两条江,即金沙江和横江。金沙江最尾端有一个设计装机容…  相似文献   

9.
现代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区域内的资源整合、联动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效应,会大大减少经济增长的成本,增强区域经济的活力。随着上海“一个龙头、四个中心”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国际产业、资本大举向长三角转移,以及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长三角区域联动发展和经济一体化面临着重大机遇。启东将牢牢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参与区域联动,接轨大上海,融入大上海,实现大发展、大跨越。我们策应跨江开发,全面接轨上海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扩大开放为突破口,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策应跨江开发,整…  相似文献   

10.
韩立明 《群众》2017,(13):18-18
运功能节点的独特优势,深入推进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和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建设,提升面向国际、服务长江中上游及长江以北地区发展的资源配置能力,努力成为扬子江城市群构建双向开放新格局的“江海门户”。另一方面,策应长三角城市群和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设,打造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积极融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一核五圈四带”发展布局,抢抓上海大都市圈同城化机遇,构建“三港三城三基地”空间格局,着力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和江苏沿海湾区经济新增长极,打造集“生态屏障、产业腹地、创新之都、文化名城”等功能于一体的上海“北大门”和Ⅱ型大城市,努力成为扬子江城市群与上海协同发展的“咬合器”。  相似文献   

11.
沛县地处江苏北部,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农业生产历史悠久。自秦汉以来,民间就有“丰沛收,养九州”之说。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沛县农业逐步朝着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进入新时代,江苏省委、省政府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和对江苏提出的“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重大指示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先后采取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实施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创新试点、优化调整南北帮扶合作结对关系等创新举措,融合南北优势资源,促进新型共建园区模式在广袤的苏北大地全面开花,为区域协调发展这盘大棋打通经络、开创新局,推动苏北地区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市场一体化的加强,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地纷纷依靠当地的要素禀赋打出自己“的杀手锏”,充分发挥当地区位、资源、人才、文化等各种优势,做“特色”文章,打“特色”品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群,辐射“出特色”产业集聚效应“。特色”已成为做大做强地域经济、实现区域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14.
路翀 《群众》2011,(12):67-67
建设新型城镇,是万石发挥城镇优势、实现跨越新发展的迫切要求。面对诸多制约因素以及周边竞相发展的压力,我们提出“生态立镇、工业强镇、农业富镇、市场兴镇、和谐稳镇”的发展战略,力求把万石打造成“四大功能区统筹发展、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宜兴北部科学发展特色门户镇,争取在全市率先建成幸福镇、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这里的“产业”是指构成国民经济骨架的单个行业或部门。一般说来,产业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如同任何生物体一样,有一个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时间上的表现或所经历的时间长短,我们称之为产业的经济寿命。换言之,所谓产业经济寿命就是产业从产生到衰亡的时间期限。 产业经济寿命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产业的存在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需要的变化、资源的供给状况和它自身的更新能力。说到底,还是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如果某种产业不再为社会经济所需要,或它所依赖的资源近  相似文献   

16.
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最根本的是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谋求更快的发展。发挥苏北后发优势,加快苏北经济发展,是省委、省政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苏北各地面临的艰巨任务。洪泽具有丰富的特色资源、一定的产业基础、广阔的城市建设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区位交通和多方面的扶持政  相似文献   

17.
冯兴振 《群众》2012,(7):49-50
早日实现全面小康,是苏北的重要任务。地处省际边界的沛县,在区位条件不优、交通发展滞后、边界矛盾复杂的情况下,几年时间里实现后发崛起、转型跨越,走在了苏北全面小康的前列。回首奋斗历程,总结发展经验,我们要继续抓好重点环节,加快发展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8.
“总量进苏南、均量进苏中、继续保持苏北领先”,是铜山县新时期发展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牢牢树立工业化是第一方略、工业经济是第一支撑的意识。为此,我们提出了大项目大发展、大集团大支撑、大群体大产业的发展思  相似文献   

19.
马世龙 《今日民族》2013,(12):55-55
一、科学制定旅游文化发展规划。把各类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通过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依托东川“铜、石、江、山、地”旅游资源,努力将“乌蒙牯牛寨”、“泥石流汽车越野赛”、“铜文化博物馆”等打造成国内外知名,  相似文献   

20.
冯俊 《群众》2021,(2):33-34
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新基建”的关键支撑,对稳定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保障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推动化工、钢铁、纺织、机械等优势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为江苏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指引。化工产业具有大耗水、大运量、大进大出的特点,江苏2/3的化工产能集聚在沿江地区。近年来,全省上下大力实施“263”减化、化工企业“四个一批”、“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沿江化工园区和企业整治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着眼“十四五”,我们要进一步破解“化工围江”,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化工产业绿色化、安全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从而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