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互联网高速发展而生成的网络舆论,在社会舆论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其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和现实冲突也对社会稳定和管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公安机关要在不断做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方式方法,针对当前舆论引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网络舆论监测体系,开辟舆论疏导渠道,强化正向引导效力,注重先期引导,积极促进信息网络安全立法,以健全完善网络引导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发展,正以惊人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舆论生态是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反映,既折射政治社会生态,也塑造政治社会生态。当前,中国网民热衷于通过网络平台和网络渠道讨论公共事务、开展舆论监督、实现政治参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舆论生态格局。  相似文献   

3.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论的特征和引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舆论就是通过互联网表达的社会舆论,具有扩散性、从众性、非理性化、情绪化、泛政治化和组织化等对群体性事件起推动作用的特征。政府应通过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与预警、第一时间发布准确信息、依靠大众传媒作出权威评论,以设置议程、发挥政府网络评论员队伍作用等措施引导和控制网络舆论,积极预防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其背景下舆论影响力的不断扩散,群体性事件也具有了新的平台和契机,呈现出了新的状态——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自身时空的虚拟性,迅速的互动性和强大的集群能力,使得政府必须进一步深化对网络舆论的了解和研究,有效而快速地解决网络群体性事件,保证舆论倾向的正确性,以维持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不断的发展普及,网络舆论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对网络舆论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带来的正面影响的阐述,指出网络已经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平台,但同时也看到了网络舆论的不利影响,指出必须加强和引导公民从法律、管理、技术、道德方面健全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6.
网络为人们表达舆情提供了一个方便而快捷的平台。许多网络舆论事件在互联网上发生、发展,并且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社会媒体主导的网络舆论改变了传统政府与公民对话的机制,政府与社会、公民的关系出现了崭新的变化。网络舆论导致网络扰政、网络暴政问题:网络舆论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形成了一定的消解。网络舆论拓展了一定范围的民意表达。实现网络舆论自由与政府网络舆论管理的平衡,网络舆论治理需要确立对话与协商新机制,辅之必要的管制与引导。  相似文献   

7.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和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日渐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阵地.网络舆论是反映社情民意的公共舆论空间,它扩大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有利于促进网络道德建设和网络文化建设;同时,网络舆论又会引发情绪型网络舆论蔓延、网络假新闻混淆是非、网络舆论"话语权"被少数人垄断等消极的社会效应.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和管理,必须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大做强重点网站及论坛、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快速反应的舆论引导机制、不断提高网民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8.
言论自由是国际人权法和各国宪法所规定的一项基本人权。互联网平台使言论自由获得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与表达渠道,虚拟的共同体成为其特殊载体和存在空间,隐秘性、多向性、迅捷性等成为其明显突出的特点。言论自由在凭借网络实现便利表达之时,过激言论和舆论暴力等现象借助网络空间不断地滋生蔓延,故有必要对网络言论加以法律限制。我国目前的法律对其调控重事后惩治轻事前预防,可操作性较低,应当把言论自由权细化和融入到实体法之中,用更多的实施细则强化对言论自由的监管。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实现并加以强化。网络舆情较其他形态的舆情更为复杂,为管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分析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建立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提出了正确应对网络舆情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0.
舆论是民众对于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舆情则是民众关于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而网络舆论是民众对于公共事务通过信息网络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网络舆情就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政府管理以及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如何加强网络的生态治理,提升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对于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高速发展,多媒体、移动通讯技术快速发展,中国进入网络信息化社会,网络新媒体自然而然应运而生。新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点对社会舆论传播与引导产生重大影响。网络成为舆论事件的放大镜,新媒体广泛、快速的传播特点带给政府舆论引导新的挑战。本文分析网络时代舆论传播特点,以及政府舆论引导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探析互联网背景下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手段和策略选择,从而提升政府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正在日益成为各国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表达意志和个人观点的主要渠道之一。网络舆论存在正效应和负效应。其负效应可能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因此,必须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和控制。舆论控制机制是确保网络舆论不发生变差的一系列制度、规范的总和,大体包含两大工作内容:引导和把关。所谓引导,就是在分散的网络舆论环境中建立权威和信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社会主流意见,从而实现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所谓控制,就是通过技术控制、法律规范和道德约束,消减不和谐音符,进而净化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网民数量的快速增加,网络舆论对社会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司法裁判方面,网络舆论的影响主要有两点:一方面,网络舆论有利于监督司法权力的运行,促进了司法公开和司法公正;另一方面,网络舆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法官的自由裁判,有可能妨碍司法独立,损害司法的公信力。对于各级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来讲,应重视网络民意,自觉接受网络舆论的监督,但不能被网络舆论左右;应通过议程设置、意见领袖和网络发言人等有效途径,对网络舆论加以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其消极影响,促进网络舆论与司法裁判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运用的不断创新,使得网络媒体不断突破传统媒体的既有规则和规范,改变了当今社会的舆论生态,改变了原有的执政环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深入了解和把握互联网媒体的特点和规律,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提高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高校舆论危机事件不断增多,这严峻考验着高校应对能力.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是危机的“灭火器”,又是危机的“催化剂”.因此,在网络社会环境下,面对舆论危机,高校应建立以下五种机制,即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应急联动机制、校园网络监管机制、恢复和重建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学生的互联网参与率不断提高,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获取公共事件资讯的重要渠道。那么,与之相关的网络舆情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构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汇集分析和引导反馈机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高校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舆论与社会舆论的互动日益增强,特别是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出现后,已成为大学生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渠道,网络舆论的发展给学校的稳定带来了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稳定。建立高校网络舆论预警机制,对于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高校网络舆论中出现的问题,增强维护高校稳定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确保高校稳定乃至社会稳定,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在大众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民众可以通过网络参与到很多重大事件的讨论中来,进而形成对该事件的网络舆论,但网络舆论是把双刃剑,其影响力既有正面积极的因素,也有负面的因素,大量的网络舆论也充斥着非理性的声音,使人们失去对事件的正确的判断,本文试图从正面和负面效应这两方面来具体探讨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4月20日至21日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通过互联网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  相似文献   

20.
公安机关与社会层面长期接触,决定了其必然成为网络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网络舆论,公安机关采取的刚性手段由于忽视了网络社会的特殊属性而一度陷入困境。而与刚性管理相对的柔性管理,由于注重与网民有效沟通,追求网民对公安机关网络舆论管理的心理认同,故在公安机关网络舆论管理实践中收到了更好的效果。因此,在网络空间实施柔性管理,应当成为公安机关走出网络舆论管理困境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