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限责任制度作为公司制的典型特征,在实体经济中的运行效果良好。然而因制度设计的固有缺陷以及投资银行的本质属性,导致有限责任制度与投资银行的结合刺激和加剧了投资银行的道德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仅从金融监管的角度制约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从制度层面予以必要的修正,减轻有限责任制度在虚拟经济中的不适应,从而使投资银行适用有限责任制度的风险得到救济。  相似文献   

2.
引入有限责任合伙(LLP)制度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限责任合伙立法,是专业合伙为规避普通合伙无限连带责任所产生的经营风险的产物.但如今美国绝大多数州立法及英国等国立法都已将有限责任合伙的适用范围扩展到各种营业.在美国的影响下,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制定了有限责任合伙法,并且大多采取的是独立立法的形式.为保护债权人权益,各国立法规定了建立替代性的赔偿资源、限制合伙分派及资产取回等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特殊普通合伙企业固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为代表的专业服务机构的迫切需要,但该制度仍存在明显的缺陷.不过,这些缺陷均可通过合适方案加以补救.  相似文献   

3.
股东有限责任的基本理念在于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有限责任.在现代公司法律制度中,公司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责任能力割断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责任关系,形成了股东与公司之间的责任关系和公司与债权人之间的责任关系.股东有限责任主体关系的变化,必然导致责任内容也随之改变,股东对债权人承担有限责任的理念在公司法律规范中表现为股东对公司承担出资义务的责任,公司对债权人承担独立责任.虽然股东有限责任的对象与内容在基本理念与其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上不一致,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并在现代公司制度中得以和谐体现,使股东有限责任具有了特殊的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4.
自有限责任制度创立以来,关于其利与弊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效率与安全作为公司法的两大价值目标,如何在投资者的利益与债权人的利益之间取舍,如何做到平衡兼顾成为公司法关注的重点.在有限责任制度的框架下,如何在最大程度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同时又不失其鼓励投资的积极性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同时,金融危机也更多地暴露了有限责任制度的逐利...  相似文献   

5.
在有限责任下,股东仅以其投资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下的非自愿债权人面临着特殊的风险,时代发展也为非自愿债权人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可以赋予非自愿债权人破产清偿中的优先权.在特定的案件中,符合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条件时,可以应用揭开公司面纱原则,有条件的公司可以考虑购买责任保险来分散风险.  相似文献   

6.
有限责任制的产生为公司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推动了投资的增长和资本的积累。有限责任制的发明使公司创办人避免了承担无限责任的风险。由于有限责任制的存在 ,债权人难以对以公司名义从事不法行为并获得利益的股东提出赔偿的请求 ,有限责任制就被个人利用来作为欺诈他人、规避法律的工具 ,在某些情形下 ,为保护公司之债权人 ,维护社会秩序 ,法院可揭开公司之面纱 ,排除有限责任的障碍 ,否定股东与公司分别独立之人格 ,令股东直接负责清偿公司债务 ,使股东直接对债权人负责。  相似文献   

7.
有限责任制度曾是法学上的伟大创造。随着历史的发展 ,有限责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关联企业现象凸现之后。本文以关联企业问题作为支撑点 ,分析有限责任的存在价值和固有缺陷 ,并提出应以否定有限责任的基调来规制关联企业成员公司尤其是控制公司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8.
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创设对于世界经济的推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股东有限责任因为股东的“经济人”本性而不可避免地被滥用。学界对于股东有限责任滥用行为多倾向于适用股东有限责任的否认法理。我们对于股东有限责任的缺陷,可以采取制度设计和完善立法等措施加以弥补;对于股东滥用有限责任的行为,可以通过追究股东的侵权责任等手段予以补救,而不宜适用股东有限责任的否认法理。  相似文献   

9.
有限责任制度作为一项体现公司法对股东利益进行特殊保护的规则,并非属于强制性规范,而是一项典型的赋权式规范,股东出于其真实的意思表示而自愿承担无限责任的行为不应受到否定性评价;在各国公司法上,针对有限责任发展出的悖反规则,尽管在个案上可以获得否定股东有限责任的结果,但这些规则并非要颠覆有限责任作为公司制度基石的作用,而是为了更好的发挥这一制度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股东有限责任排除适用与公司法人格否认,是最易为人们所混淆的法律概念。在诸多国内外的有关公司法人格否认理论的文章中,股东有限责任排除适用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常常被混同,股东有限责任的排除适用通常被纳入公司法人格否认的范畴,甚至将二者等同。然而,在笔者看来,正如股东有限责任与公司法人格尽管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二者是不同的法律概念一样,股东有限责任排除适用与公司法人格否认亦尽管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二者毕竟有实质的不同,将二者混淆甚至等同将导致理论和实践的混乱。本文通过相关案例对股东有限责任排除适用与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关系进行辨析,之后归纳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有限责任理论不利于雇员工资的保护。股东对雇员工资承担无限责任具有充分的法理基础,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这里的"股东"指的是持股数量足以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产生一定影响的股东。应对股东责任的最高限额以及雇员行使权利的时间与方式予以明确。强化股东责任不会影响投资、参股、股份转让等行为,不会影响公司潜在的被收购机会,但同时,不能把对雇员的工资责任由股东任意扩大到董事。  相似文献   

12.
公司人格本质及其人格否认制度在法学理论界及司法实践中有过种种讨论,但并没有完全形成共识。本文在考察西方学者公司人格理论的基础上,将公司人格本质理解为经济价值、自然形态和社会规范的错综物。虽然现代公司人格理论与实践都承认股东的有限责任,但是各国法律也肯定,在特定的条件下,可对公司独立人格进行否认,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3.
对美国“有限责任有限合伙”的法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限责任有限合伙起源于美国,它以有限合伙为基础,但所有合伙人仅承担有限责任,是一种较为新颖的非公司型企业.目前,调整LLLP的法律规范并不完备,但其在实现企业集中经营和为合伙人提供特别保护等方面,具有普通的有限合伙和公司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以美国法中有关LLLP的定义、内涵、价值等资料为基础,就其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与不足之处,进行系统评析,同时结合我国实际,阐述了介绍、关注有限责任有限合伙的发展对我国法律实践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股东有限责任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兼与孟勤国、张素华先生商榷》一文,既建基于没有读懂其批驳的原文,在推理过程、提出的论点、论据方面也存在不足。股东有限责任与公司法人人格无因果关系,公司独立责任也不是股东有限责任的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公司股东有限责任的实质是股东履行完依据公司法所规定的各项义务后,所获得的一项对公司债权人的权利.对公司法所规定的与公司股东有限责任之权利相关联的各项义务的违反,亦即公司股东有限责任权利的滥用,是导致否认股东有限责任之权利的缘由.在股东、公司、公司债权人基本法律关系主体之外,公司董事经理不具有被提升为对公司债权人直接责任主体的法律需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我国现行立法框架之外,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思考了他物抵押中抵押人抗辩权存在的必要性,分析了抗辩权行使的条件及后果,着重阐述了抗辩权行使的实质条件即抗辩事由,试图阐明抵押人抗辩权是维护抵押人合法权益以及实现法律分配正义作用的重要权利设计,并建议未来的立法考虑之。  相似文献   

17.
船舶建造周期长、耗资巨大,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因此,在船舶建造过程中,无论对于船厂还是船东而言,融资是一个关键性环节。以建造中船舶进行抵押贷款是目前国际造船业流行的融资手段,但是由于建造中船舶自身的特殊性、船舶建造合同的烦琐性以及我国相关立法不够健全,建造中船舶归属不甚明确,建造中船舶抵押人界定不够清晰,阻碍了我国建造中船舶抵押制度的发展,不利于船舶建造融资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8.
一般所称的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 ,将该财产作为特定数额债权的担保。债务人通过提供一般抵押担保从而获得债权人的贷款 ,这是现实信贷中所采用的一种基本模式。然而 ,对于存在长期业务往来的借贷双方而言 ,采用一般抵押担保造成了工作程序的大量重复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效率。最高额抵押制度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大规模、连续地融通资金和商品交易需要而创立的一种新的抵押制度 ,体现了担保制度由保全功能向融资功能发展的趋势 ,其对于促进融资和持续交易的发生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各国立法、学说和判例普遍承认 ,…  相似文献   

19.
最高额抵押权是一种特殊的抵押权,为现今多数国家民法,如德国、日本、瑞士等国民法所承认。我国的《担保法》亦对最高额抵押权作了规定。由于最高额抵押权在我国是一项新的法律制度,而《担保法》的规定又十分简单,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最高额抵押突破了一般抵押每次发生的债权分别设定担保的传统模式,促进了交易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功能。文章从各国对最高额抵押的法律规定出发,循序渐进地分析论证了最高额抵押的价值与个性,所担保债权的范围、变更及限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最高额抵押立法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