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艳 《求实》2006,(Z1):180-181
2001年4月28日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是关于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规定,自此,我国的婚姻法正式确立了婚姻无效制度。婚姻无效制度是结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保障结婚条件和程序的执行,保护合法婚姻,预防和制裁违法婚姻。《婚姻法》虽然规定了婚姻无效制度,但还不是很全面,婚姻法学界对此也有很大的争论。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婚姻无效制度作一系统的研究。一、确立婚姻无效制度的法律意义(一)填补了我国婚姻立法的空白。婚姻法要求男女结婚必须符合法定的结婚条件和程序,但…  相似文献   

2.
无效婚姻是指违反《婚姻法》及《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违法婚姻,具体是宣告无效、撤销婚姻和不构成事实婚姻的同居关系。在无效婚姻纠纷案中,无效婚姻纠纷财产分割的法律适用包括:一是不同类型的无效婚姻纠纷财产分割的法律适用异同;二是无效婚姻与合法婚姻财产分割法律适用的异同。要公平、公正解决无效婚姻纠纷的财产分割,必须完善无效婚姻财产分割的立法。  相似文献   

3.
为民 《支部生活》2006,(8):42-43
无效婚姻,是指建立婚姻关系的双方当事人违反《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不履行法定的结婚登记程序而建立的婚姻关系,而这种关系自始就是得不到法律保护的婚姻。  相似文献   

4.
综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婚姻立法,一般都规定了无效婚姻制度,并将其作为结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1950年《婚姻法》和1980年《婚姻法》都未明文规定无效婚姻制度。2001年4月28日公布实施的修正后的婚姻法新增设了这一内容,弥补了我国婚姻法在这方面的缺失,使结婚制度得到了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硚口区位于武汉市西大门,是武汉市七个中心城区之一,辖区共11条街道办事处,130个社区居委会,13个村委会,辖区人口56万余人。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新《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行政,强化内部管理,切实抓好行风建设,热情为婚姻当事人服务,全区婚姻登记率和登记合格率一直保持100%,先后荣获全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省民政厅婚姻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我区婚姻登记处围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登记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整体水平又…  相似文献   

6.
回族传统婚姻规范与我国的《婚姻法》有相通之处,但也有相悖甚至相冲突的地方。解决回族传统婚姻规范中存在的一些陈规陋习,必须对信教群众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严格执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使回族传统婚姻规范逐渐纳入到社会主义法制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7.
<正>我妹妹离婚前曾遭前夫殴打。办完离婚手续后,妹妹认为前夫对其实施家庭暴力,致使身体和精神均遭受巨大伤害,要求前夫赔偿被拒。请问在协议离婚后,还能向前夫主张损害赔偿吗?专家解答:《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由于实施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办  相似文献   

8.
正1980年修改后的《婚姻法》,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这次《婚姻法》的修改,在婚姻观念、分居时间、家庭暴力、无效婚姻、过错方赔偿、夫妻财产归属等方面,给予了新的界定,反映在改革开放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走上正轨,人们对婚姻家庭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对感情的追求成为人们建立婚姻的目标。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婚姻法》再次进行了修正。新修改的《婚姻法》适应了社会的新形势,增加了"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禁止家庭暴力"等条款。加强对"家庭弱势群体"的保护是此次修  相似文献   

9.
肖艳 《求实》2006,(Z3):93-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46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解释一》)等有关规定确定了我国婚姻家庭法中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该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婚姻家庭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有效地保护了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使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时有了更合理的法律依据。但现有法律对该制度的规定存在一定缺陷,使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实务适用中还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就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婚姻法》修正案确立了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夫妻约定财产,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行为的救援,离婚损害赔偿等新制度。探讨这些制度的立法必要性、进步性、具体内容的法理蕴意及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等,将有助于这些新制度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第一个《婚姻法》,确立了以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原则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实现了从旧的封建婚姻制度向社会主义婚姻制度的变革。2003年10月1日实施的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对婚姻登记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公民进入了充分享有婚姻自由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2.
王方 《理论与当代》2003,(10):55-56
备受社会和群众关注的《婚姻登记条例》于200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全国人民婚姻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婚姻登记制度;对于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执政为民,规范婚姻登记工作;对于保护婚姻自由、维护广大群众基本权益,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条例》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对中国内地公民、港澳台同胞和外  相似文献   

13.
正近期,一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新规开始施行。结婚离婚登记增加指纹认证时隔12年再次修订的《婚姻登记工作规范》中增加了结婚登记指纹认证环节,并要求离婚登记有独立场所,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此外,《规范》规定,婚姻登记处不得设在婚纱摄影、婚庆服务、医疗等机构场所内,上述服务机构不得设置在婚姻登记场所内;婚姻登记处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者增加收费项目。民政部将通过执法检查等工作,对婚姻登记机关乱收费、搭车收费等问题严肃处理。  相似文献   

14.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施后,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倡导《婚姻法》。根据资料,1950年起广西即在瑶族地区陆续进行了《婚姻法》的宣传,使瑶族在少数民族中较早地实行了《婚姻法》。在施行过程中,瑶族自身的婚姻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婚姻法》的实行。总的说来,50年代《婚姻法》的倡导促进了瑶族婚姻的变革,并深刻地影响了瑶族的婚姻行为。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主义婚姻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解放初期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了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 ,使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通过的第二部《婚姻法》,它继承了第一部《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在内容上更适应改革开放后的我国婚姻家庭的实际 ;第三阶段是 2 0 0 0年 4月 2 8日通过的《婚姻法》修正案 ,该修正案是在总结 2 0年《婚姻法》的实践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结果 ,必将更好地调整我国的婚姻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16.
微言堂     
正1 31个部委出手,整治婚姻造假近日,包括人民银行、公安部、民政部、工信部、发改委在内的31个国家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对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提出加大对婚姻登记领域严重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文件显示,伪造结婚证、离婚证等证件证明,或者带着伪造证件办理结婚、离婚,将会在应聘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事实婚姻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经婚姻登记就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种违法婚姻。事实婚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全国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特别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和边远山区更具有广泛性,某些地区还有蔓延和发展的趋势,情况令人担忧。这个问题已经对我国的社会安定、《婚姻法》的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和个人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期<婚姻法>颁布后,由于封建婚姻家庭制度的严重阻碍,各种各样的婚姻家庭案件不断涌现,其中尤以广大妇女主动提出的离婚案件为多,并且伴随有大量妇女因婚姻关系而自杀和被杀的不幸案件发生.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及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个大规模的宣传婚姻法和贯彻执行婚姻法的群众运动,切实地改革封建的婚姻习俗,有计划地提倡和建立新的婚姻制度,并加强了运动的试点工作和重点试验工作,严格婚姻登记程序,认真总结和表彰,从而不仅使全国范围内的家庭和婚姻纠纷案件呈显著下降趋势,而且形成了男女平等、民主和睦的社会新风气,为未来新型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修改婚姻法的决定,这是进一步完善婚姻家庭制度的重大立法措施,是保障公民婚姻家庭权益的需要,也是促进婚姻家庭和全社会的安定和文明进步的需要。 一、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婚姻法的意义 婚姻法是民事基本法之一,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婚姻立法具有长期的革命传统、鲜明的社会主义本质和浓厚的民族特色。新《婚姻法》是在1980年《婚姻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建设》2011,(9):60-60
民政部近日发布《婚姻登记机关等级评定标准》,提出婚姻登记机关要保持工作的独立性和严肃性,不得开展任何商业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